你会急救吗?
你会急救吗?
若市民遇意外事故,需现场施救,又该如何实施自救或互救呢?据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进行急救时,应尽量利用旁观者、志愿者协助工作。首先确保现场的环境安全;其次是疏散其他的旁观者,确保伤者的隐私受到尊重,并让伤者有足够的清新空气;再就是打求助电话,传递急救用品等。在采访中,市民急救学校的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几种简单的急救办法。
骨折现场: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在空隙处放软垫,妥善固定。如上肢受伤,用绷带把伤肢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也可以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包扎,固定伤肢。
交通事故的现场:
急救的重点是防止脊椎错位和脊髓损伤。交通事故中,由于碰撞等原因,及易发生颈椎、腰椎骨折或错位。在救治伤员时,首先是在原地放好颈托或进行颈部腰部的固定,以防止脊椎活动,避免损伤脊髓或加重已有的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经现场初步急救后,运送伤员最好采用救护车,伤员采用平卧位,在车上置伤员时,应头部朝车尾,足部朝车头,以免因加速影响伤员的血流。
火灾现场:
迅速熄灭身体上的火焰,可就近卧倒在地上,旁人用湿毛毯、衣物等覆盖包裹压灭火焰;冷水冲洗,浇灭火焰降低温度,尽快脱去燃烧的衣物;从烟火中逃生,应注意防护口鼻,俯身行走和匍匐行走逃生,防止烟气熏和中毒;楼下着火,楼上人应关闭通向走廊和阳台的门窗,在室内和阳台上待援,切忌跳楼和往外跑;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逃生时切忌乘电梯;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应保持镇静,切忌慌乱,有组织地按秩序从多个安全出口按上述逃生原则尽快疏散逃生,但要防止拥挤、踩踏伤人。
溺水现场:
急救员要注意自身安全,如不懂得急救,不可强行下水,应留在岸上,尝试抛下救生圈或竹竿、绳等将溺水者拉回岸上。急救中,应使溺水者头部朝下,以免水流入气道。如果遇到溺水者没有呼吸,即使在水中也要开始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若遇溺水者清醒,可给予热的饮料,随即快速送往医院。
搬运现场:
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伤员,先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固定、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才能搬运。除非有生命危险,而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都应当等救护人员先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重点是观察呼吸、神志等,注意保暖,但不要将头部包太严,以免影响呼吸。一旦在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停止、抽搐,应停止搬运,急救处理。 面对突然而至的意外事故,掌握一定的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事故现场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以达保障生命、预防意外的目的。
120电话号码是免费急救电话,在发生意外事件,有人身伤害时,尽快拨120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当发生火灾、治安事件、交通事故时,还须拨火警119、治安报警110、交通事故报警122。
在什么情况下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呢?记者向市急救中心的相关人士了解到:
(1)心跳、呼吸骤停者。请求急救的同时,在现场要不停地施行心肺复苏术,等待救护车到达,以减少死亡率。
(2)意识不清者,如出现昏迷和各种休克。
(3)心血管病急症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等。
(4)呼吸系统急症。如大咯血、哮喘发作、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5)消化系统急症。如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肝昏迷等。
(6)神经系统急症。如中风、癫痫发作等。
(7)高热、头痛伴有剧烈呕吐,各种急性外伤、急性中毒、各种骨折或疑有骨折者。
(8)发生交通事故等生命意外伤害时。
发生了突发伤害,有些人急着先给家人打电话,这其实是很不正确的。第一时间应该拨打“120”以争取时间。正确拨打“120”是急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该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呢?
(1)任何地方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不需要拨区号)后,要清楚、准确地讲明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以及救护车进入的方向、位置,特别是夜间,以便急救人员可迅速、准确地到达现场。
(2)告知病员的目前主要病情,如有否神志不清、气急、肢体瘫痪等症状,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到达后对症抢救。
(3)讲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留下联系点电话号码,以便救护人员随时通过电话联络。
(4)呼救后,如有可能应让家人或邻居到救护车必经路口或住宅大门口等候,特别是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方,有利救护车及时赶到。把就医所需的医保卡、病历卡等准备好,并将楼梯或走道等处影响搬运病员的杂物等暂时搬走,为抢救争取时间。
(5)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不能消极坐等救护车,应该立即采取一些现场急救措施。
(何菁)
责任编辑:于蕾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