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故居行:瞻仰赵声
踏进这个青砖黑瓦的院落,夏日的骄阳投射进来,留下了极明亮的色块。这是赵声的故居(现为赵声纪念馆),为其太祖父所建,坐北朝南,前后四进,2007年刚修缮一新,为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
赵声,字伯先,生于1881年,死于1911年,刚30岁,人们纪念他近百年了,而且还会永远地纪念下去。他是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的主要成员,他与黄兴等革命志士一起领导了第一次、第二次广州起义,为拯救民族危亡,建立共和,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站在赵声纪念馆“天香阁”上,我想,出生书香门第的赵声,一定饱读了《论语》《楚辞》《春秋》等,其父母也对他应试中举抱着万千期待。少年时的赵声,胸中一定怀有远大的志向。儿时的赵声不仅识礼明道,而且常去向高僧习武学艺。年少时,他在一次庙会上挥拳痛殴一调戏良妇的恶棍;14岁时,凭一身武功,率人入狱砸械,救出被官府冤屈的一贫苦乡民,被村民称为“义侠少年”。他17岁时考中秀才,乡民到赵家庆贺,他笑道:“大丈夫当为拯救国民的灾难而效力献身,区区秀才何足言也!”
蒿草之下,或有香兰;茅茨之内,或有将相。18岁的赵声,背倚广阔田野,但早把那双清澈的眼睛投向了家乡外面的世界。那时,所谓的“洋务运动”,所谓的“同治中兴”,都成了绝影,国势日渐颓废,危机四伏,千疮百孔,清朝已病入膏肓。做人当做奇男子,大丈夫立世当干一番大事业。他毅然迈出家门,游历江淮,体察民情;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军事;东渡日本,考察军政,开始了革命实践活动。
1904年,赵声在两江师范以教书为名,进行革命活动,这时他写的《保国歌》,言简意赅,铿锵有力,迅速传唱全国:“……不为奴隶为国民,此是尚武真精神,野蛮政府共推倒,大陆有主归华人!”它代表了当时革命党人的铮铮宣言,是一篇声讨清王朝的战斗檄文。
1910年6月,孙中山电函赵声、黄兴等人去日本会面。这是孙中山与赵声的第一次握手与拥抱,这是赵声与黄兴结为革命战友的起始。这次见面,也是中国革命力量又一次的汇合共聚。当年6月底,中国同盟会总部由东京迁往香港,孙中山为外部总长,赵声为内部总长。同盟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10年11月,赵声赴南洋槟榔岛,出席孙中山主持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集中同盟会的精英,以赵声为代表的新军为主力,与清政府在广州举行破釜沉舟的大决战,由赵声与黄兴负责具体策划部署,由孙中山负责海外筹款及购置枪械。
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想到,当时参与广州起义的同盟会会员,大多是家境殷实,留过学的文弱书生。他们在推翻腐朽清王朝的这一共同目标下,放下笔,拿起枪,虽经起义失败而不惧,凭着一腔激情和忠诚,共同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赵声作为具体的组织者,在1911年4月27日又发动了广州起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大批年轻的志士奋勇参战,这次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72位烈士像夸父追日、像精卫填海,留下了英名。这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中一次规模和影响巨大的起义。赵声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加之长时间的劳累积疾,回到香港就病倒了,4月20日溘然离世。赵声是位屡败屡战的英雄,是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硬汉子,为了美好理想的实现,他不惧失败,顽强战斗,充分体现了真英雄的浩然气概。
我想起了项羽兵败乌江,李清照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是英雄,赵声也是英雄,因为英雄的品质是光明磊落,英雄的斗志是不屈不挠,英雄的胸中是浩然正气,英雄的结局是马革裹尸而不悔。
一腔热血千行泪,苍茫血海怒翻花。辛亥革命终于胜利了,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始了国家共和的新前途和新命运的曙光。
在赵声纪念馆里瞻仰英雄的短暂生平,我感慨一个从江南农村走出的少年书生,成为了一个铁血男儿,成为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坚。他击楫中流,纵横中国,风流千古。这是时代的幸运,这是古城镇江的幸运。
赵声的遗体安葬在镇江南郊风景秀丽的竹林寺一侧;镇江西区云台山还有一个伯先公园,由宋园中心的赵声铜像,一身戎装,双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挺胸正视前方,庆龄题名,那儿林木葱郁,峰峦嵯峨。公英武伟岸。站在赵声故居不禁反思自问:在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竞争中,我们是否还有那般英雄气概,那般万丈豪情,那种不灭的精神。
责任编辑:陈洁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