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鲜花、健康送给“社会妈妈”
本报总编辑孙肖苏(右)看望年龄最长的“社会妈妈”刘洁如
走访资格最老的“社会妈妈”陈明东、张云仙夫妇
资助学生最多的“社会妈妈”刘薇接受慰问
将鲜花、健康送给“社会妈妈” 通讯员 张碧云 记者 时英 图/文雯
新闻提示
“社会妈妈”为了帮助结对的孩子,除了付出资助款,还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感情。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妈妈”这个光荣的行列,使更多的贫困孩子得到帮助,前天,市妇联主席武白苹、副主席树世萍,本报总编辑孙肖苏以及受助学生代表,带着鲜花和“胡老三”义助的蜂产品,走访慰问了几位特别的“社会妈妈”。
2003年3月,镇江市妇联和本报联合推出了“社会妈妈”帮困助学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在古城掀起了帮困助学热潮。四年多来,“社会妈妈”专用基金账户共收到40多万元善款,有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200多个家庭及个人加入了“社会妈妈”行列,全市70多所中小学的贫困儿童1500多人次与“社会妈妈”结对。今年初,镇江市“社会妈妈”帮困助学活动荣获江苏省文明办表彰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
“社会妈妈”来自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他们身份不同,贫富不一,年龄更是有很大差异,但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爱心都是那么真诚。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受资助的孩子及家长,感动着广大市民,让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社会妈妈”的行列当中。
年龄最长的——
刘洁如
前天早晨,我们首站来到家住大西路三善巷的刘洁如老奶奶家。93岁的刘奶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她激动地接过受助学生代表献上的鲜花和蜂产品,孩子们还给刘奶奶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刘奶奶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她刚正不阿,一生历经坎坷,但仍笑对人生。她子女十分孝敬,晚年生活幸福。她热心公益,经常给弱势人群捐款。2004年,刘奶奶托人向福利院捐款时,得知“社会妈妈”活动的消息,立即报名参加,她当时资助的是一名丹徒农村名叫陈炎的初中学生,当时孩子的父亲病危,不久就去世了,刘奶奶从此成为我市年龄最长的“社会妈妈”。她十分关心陈炎,不时请人把孩子领到自己的家中嘘寒问暖,还叮嘱自己的儿女们:“如果这个孩子需要的话,你们也要伸出援手。”
陈炎初中毕业后,刘奶奶又资助了一位名叫张迪的小学女生,张迪今年10岁,从小失去母爱,父亲经常在外打工。
资格最老的——
陈明东
张云仙
我们来到第三干休所时,陈明东和老伴张云仙正在忙着摘自己种的豇豆。陈明东老人80多岁了,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并光荣负伤的二等乙级残疾军人,他听力不好,别人和他面对面说话也要大声,夫人张云仙就成了他“健全的耳朵”。
二老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儿童,他们多次来到妇联,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2004年上半年,夫妇俩资助了丹徒的一名初中学生王鑫,他们对孩子非常尽心,王鑫也经常上门看望二老,向他们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仅仅在2006年上半年,陈老夫妇就给王鑫同学资助了上职业高中的学杂费2200元。陈老做事特别热心,特别认真,也特别执着,为了确认他们所资助的款子是否能及时如数发放到孩子的手里,他还请干休所的政委、所长陪他到三山、宝堰等地看望孩子,了解情况。去年5月,二老又来到市妇联要求为贫困儿童做点事情,工作人员十分感动,但也希望老人能在关心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更多地关心自己,但他们还是坚持要做点实事,正巧看到桌子上句容高中潘明秀同学因为父亲生病生活难以为继的求助信,老人二话没说抄下地址并立刻上邮局给潘明秀汇了800元生活费。2006年6月,他们又资助了润州区的小学生张晖和句容的小学生方静;2007年年初,老两口又在圆梦行动中资助了镇江大港中学的魏贝、朱羚两名高中学生,并且继续为潘明秀同学捐赠了800元生活费。
前天,魏贝、朱羚特地跟随慰问者登门看望了陈爷爷、张奶奶。二老高兴地告诉他们,自己的孙女今年考上了大学,他们希望魏贝、朱羚也能圆上大学梦,早日成才,改变家庭的困境,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这是一位坚决不肯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前天,在他自己创办的厂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着的他。这位先生2004年初加入了“社会妈妈”帮困助学行列,资助了丹徒的朱玲、魏媛两名小学生。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身体大面积烧伤,家庭十分困难,他主动要求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提供给那个家庭,表示将尽可能给那个孩子提供帮助。在他成为“社会妈妈”后不久,他从部队转业,自主创业开办了一个制造厂,创业的艰辛和业务的繁忙,丝毫没有削弱他帮助困难学生的热情,他不但向自己生意上的好朋友们推介“社会妈妈”活动,将他们吸引到这个活动中来,还一次性捐赠了11000多元,又帮助了两位学生,其中,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贫困学子徐丹丹,父亲2002年下岗,她刚刚考取大学时父亲突然病逝,母亲也早就下岗还要自己交纳两金;另外一名句容的高中学生家庭也非常贫困。这位先生表示,待他今后事业发展起来,还要帮助更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刘薇女士从上海来到镇江经商,几年工作下来,她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古城,只要亲朋自远方来,她都会不厌其烦地宣传介绍镇江。2003年3月,她成为首批“社会妈妈”,而且一帮就是9个孩子。2003年7月,刘薇女士和孩子们结对后的第一个暑假,她邀请结对的所有孩子来到镇江市区,为他们举办欢迎会,赠送给他们文具,还组织企业文艺团为孩子们演出,邀请当年的中考状元、也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同学为孩子们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今年,她资助的这批孩子大部分已经初中毕业,她又从报到市妇联的贫困儿童名单中选取了一批继续当“社会妈妈”。
抗击非典期间,她向红十字会捐赠了10000元钱;2005年春节前,刘薇还向我市100名贫困母亲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远红外保暖内衣和保暖帽。2005年3月,她荣获省妇联表彰的实施春蕾计划先进个人。
解红艳女士也是首批报名参加“社会妈妈”活动的,她真正成为“社会妈妈”是在提出申请之后的两个多月,一是因为当时希望资助孩子的爱心人士太多,推荐和审核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来她希望资助一名6年级左右,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学习成绩好一点,纯朴一点的男孩,这么一选就是几个月。所谓相逢是缘分,她与失去母爱的赵竹芯结对后,他们之间的故事就一直感动着我们:她经常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嘘寒问暖,添置新衣,改善伙食,补充书籍文具;赵竹芯现已成了解家一员,过年时,赵竹芯会和解红艳儿子一样,收到长辈们送的压岁钱。
前天,在世业洲的赵竹芯家,我们看到了一大群可爱的绿壳蛋鸡和一大片桃树、李树、桔子树。赵竹芯的父亲告诉我们,为了帮助他摆脱贫困,2006年,解红艳和丈夫送来了200棵果树苗,可由于自己不懂管理,树苗死掉一部分,存活下来的果树今年已经挂果了。赵父说,解红艳和丈夫已经帮他规划了,今年在他和哥哥家的十亩地里再种些果树;今年解红艳又给他家送来了200只绿壳蛋鸡,生怕他没有饲养经验,解红艳的丈夫特地给鸡苗打好了防疫针,知道他家没有钱买饲料、搭鸡舍,解红艳又主动掏出2000元,解红艳的丈夫得空就来看望果树和小鸡的生长情况,每次来都会留点钱或作些指导。解红艳说: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仅仅帮助孩子上学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帮助他们劳动致富。而赵竹芯同学也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解妈妈一家给他的无私帮助,他铭记在心,并懂得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来回报:他努力学习,今年提前考入了大港中学;他经常向解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他赢得了解妈妈一大家子人的喜爱。
刘洁如、陈明东、张云仙、刘薇、解红艳,还有那位坚决不肯透露姓名的先生,他们代表着“社会妈妈”的群体形象,几百位热心肠的“社会妈妈”,用他们无私的爱为贫困孩子和贫困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社会妈妈”们又在忙着为自己结对的孩子准备学费和文具用品了。我们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社会妈妈”们致敬!
责任编辑:张驰川
(原标题: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