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妈妈”伴我成长
“社会妈妈”伴我成长 傅莲
市妇联和京江晚报共同打造的“社会妈妈”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现已有近500名个人、家庭和团体组织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1700多人(次)贫困学童受到资助和关爱。今年是该活动开展的第5个年头,市妇联和京江晚报通过开展感恩爱、传播爱和延续爱等系列爱的活动,沟通孩子和资助人之间的感情、展示受助儿童的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状态,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儿童享受“社会妈妈”的关爱。
感恩爱——给“社会妈妈”写封信,感谢“社会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与“社会妈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加深双方的了解。今年4、5月份,主办单位先后两次邀请 “社会妈妈”到受资助孩子相对集中的两所学校与孩子见面,了解孩子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京江晚报》将“社会妈妈”与孩子的感人故事作了整版专题报道。“母亲节”前夕,很多受助孩子给帮助自己的“社会妈妈”写信,感谢他们无私关爱和帮助。《京江晚报》以两个整版篇幅刊出了孩子们的感恩信。
传播爱——广泛宣传“社会妈妈”中的感人事迹,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面。5年多来,“社会妈妈”活动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及省、市电台、电视台等先后有近300次对我市的“社会妈妈”帮困助学活动进行了报道。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的京江晚报,5年来,共计118次对活动的开展及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和宣传。
延续爱——集聚社会力量,给我市的流动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图书”,让他们享受同等的阅读快乐。5月8日,市妇联《捐建“爱心书屋”,造福流动留守儿童》的倡议一发出,社会反响热烈,市政府办公室、镇江博世图书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会妈妈”共同捐资,建起10所爱心书屋,捐赠给我市流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社区等场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也接收了一批投亲靠友来到镇江就读的四川孩子。为了让他们在镇江同样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市妇联和京江晚报再次联手,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联谊活动, “社会妈妈”和孩子们一对一结对、一对一交流、一对一疏导,让四川来的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 (傅莲)
责任编辑:张驰川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