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从我做起,全民共创文明城 从我做起

创建文明城,我们个个尽全力!

2010-05-31 17:04 来源:京江晚报 于蕾

编者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事关镇江未来发展,事关全市百姓民生。

  可能不少市民在面对一些不文明现象时,都会发出自己的感叹,但换作自己时,往往就不太当回事了。其实作为城市运行的参与者,每个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处做起,为城市文明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她”的出现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市民生活带来新面貌,最终受惠的还普通市民。

  全民共创文明城,重在人人参与。创建,期待你我献出绵薄之力!


 

用歌声倡导文明新风 采访对象:社会群体组织者 记者现场采访志愿者。 纪晨 摄

  68岁的周贵祥是“青春快乐鸟”的组织者之一,也是该民间歌咏队的手风琴伴奏者。成立已六个年头的“青春快乐鸟”,集聚着百余名歌咏爱好者。“只要你喜爱唱歌,不管你自身条件如何,我们都欢迎加入!”队员们都知道进入这里并无门槛。

  周贵祥说:“我们是一个自娱自乐的群体,歌声能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共同的爱好加上经常活动,也使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谁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谁家里遇到困难,到了这里都有可能化解掉。我觉得这样的群体多了,打麻将的人肯定就少了,家长里短的纠纷也就少了产生的土壤。大家的精神面貌好了,开心的事,可爱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城市就会越来越文明。我想,我们把青春快乐鸟这支队伍带好,并不断壮大,也是为创建作贡献啊!”时英


市民文明,城市才能文明 采访对象:大学生志愿者

  昨天京口区的启动仪式开始之前,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离广场数百米的地方,将一些烟盒、纸巾等垃圾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塑料袋中。

  面对“突然出现”的记者,这位同学有点腼腆,起初不愿意透露姓名,只说这是举手之劳而已,不值一提。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这位同学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叫刘一飞,是江苏大学的学生。看着手中的塑料袋,刘一飞说,“今天来得早了点,正巧看到广场附近有些垃圾,我便收集了一下,这些都只是举手之劳,我想换了其他人也一定会这样做的。”

  对于创文明城这个活动,刘一飞觉得非常有意义:“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注意一些文明细节,我觉得只有市民文明,城市才能文明。其实每个人生活在城市中,城市环境好,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张翼


 

农民进城与市民共文明 采访对象:街道工作者

  七里甸街道下属的12个村和社区有众多迁来的农民,他们对于创建文明城市有着自己的理解。四摆渡社区居民曾国法说:“举行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扫清门前雪’,做好自己的事,不给政府添麻烦。”

  七里甸街道宣传委员徐文军表示,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每个社区居民自觉遵守文明规则并坚持下去。他说,我们现在的文明程度与周边一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最明显的就是交通文明上的小细节,如乱穿马路、闯红灯等,“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宣传活动,能够使文明成为公民内在的一种素质,真正能够使文明深入人心。”

  王爱敏


 

白衣天使成互助志愿者 采访对象:卫生系统工作者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白衣天使也传递文明。润州区卫生局副书记周志红表示,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大潮中,卫生系统需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进行“志愿者在医院”与文明就医的宣传,“让文明从我们的窗口流向每个镇江市民”。

  针对市民反映卫生系统内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专业水平仍有待提升的问题,周志红表示:“现在市民小病都进社区了,社区里可能技术水平比不上大医院,但是在服务上绝对可以超越,这是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将要着力打造的环节。”王爱敏


以身作则支持第二故乡 采访对象:驻镇部队官兵

  倪守俊是驻镇73056部队的营长,来自外地的他早已把镇江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参与“全民共创文明城”的启动仪式更是令他感到了作为新镇江人的责任感,“驻地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看到镇江开始大张旗鼓地创建文明城市,我觉得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我们营的士兵都愿意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先进性与积极性,市民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我们一定义不容辞。”

  倪守俊还表示,就目前而言,整个城市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尚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态势,一些地区的环境问题需要创建过程中进行改善。

  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学员队队长杨德山,昨天率领100多名镇江船艇学院志愿者参与启动仪式。杨德山说,自从他来到镇江,他感到镇江一直在开展各类创建工作。他说,在部队“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这是培养军人素质最基本的要求。文明创建工作,也是培养市民素质的基础。镇江船艇学院是省文明单位,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不但要以身作则,更要全力支持第二故乡。王爱敏


女性是家庭文明的基础 采访对象:女性市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女性是家庭文明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市四院护士赵正清如是说。

  赵正清说,现在很多女性都是单位的骨干,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自己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女性是家庭稳定的核心,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和主导着家庭成员的情感行为,特别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完整、健康的家庭有利于一个人的全面成长,如果千千万万个家庭给社会传递了健康的情绪、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就会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做个好母亲、好妻子,也是对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时英


发挥好种子的作用 采访对象:市民督察员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主会场上,有一支志愿者队伍特别引人注目,其他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而在这支队伍中,中老年人占大多数。这就是成立一年多,已开展了近百次督查行动的市民督察员队伍。

  66岁的王忠东退休前是润州区人大干部,去年首批报名成了市民督察员。一年来的督查行动,使王忠东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王忠东说:“以前我也参加过突击迎检,不过我发现,现在创建和过去已大不一样了。过去搞突击迎检有可能‘过关’,而从去年开始,中央文明委决定,每年对创建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测评成绩各占20%,第三年复查成绩占60%,总成绩作为评选和复查的重要依据。若不把工作做在平时,没等到迎检,可能就已失去了竞争资格。去年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我们就是在街头随机找市民填表调查,而且测评的种类非常多,做不了假,做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由市民来评说。”

  “市民督察员就是文明的种子,我们要发挥好种子的作用,做好劝导、宣传工作,做好市民自我教育工作,要在市民中开好花,多结果。”首届大爱之星、已70岁的市民督察员怀民抢着说。

  “我作为交通协管员,每天都在道路上和市民面对面接触,每天都在宣传文明出行、文明行车。其实若大家都能遵守交通法规,那我们出行就会更安全、更便捷、更舒畅。文明创建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51岁的市民督察员王欣强说。

  “我们看了李岚清同志的《读报有感》,深受感动,他老人家身在北京还如此关心家乡的文明创建,我们身在镇江,没有理由不加入到创建工作中。试想,若镇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就说明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已得到解决,我们的生活环境已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37岁的市民督察员王俊说。

  时英

责任编辑:于蕾

(原标题:京江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