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道也能演绎大文明
小楼道也能演绎大文明——关注公共文明细节之九
发布日期:09-09-23
在城市的小区里,很多住户有可能住对门却互不相识,缺乏一定的沟通与交流。但他们并不缺乏认识的渠道,楼道里的一举一动都是信息的传递。楼道里的文明与否就像你的一张“名片”,虽然对方可能不曾见过你,但却已经认识了你。
楼道不文明,
让人对你敬而远之
楼梯过道是方便住户通行的公用空间,但部分市民竟把过道当成了自家的一部分,将家里不用的物件堆放在过道处,影响通行。记者在弥陀寺巷一幢居民楼楼道里看到,墙角堆放着铁桶、长短不一的木板、旧沙发、坏自行车等杂物,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楼梯拐角变得更加狭窄。一位经过的大爷气愤地说,过道都成垃圾堆了,跟那户人家说了无数次,但还是老样子,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去找他们了。
在江滨新村一幢居民楼三楼过道处,记者突然听到一阵响彻楼道的笑声,回头一看,一名中年妇女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嗑着瓜子走了上来,瓜子壳随手乱扔,一路毫无顾忌。附近居民称,在楼道里乱扔垃圾的人很讨厌,完全没有公共意识,而且每天一出门就看到脏兮兮的楼道,一天心情都不好。
在楼道里家门口摆放垃圾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很多高楼层的市民怕麻烦,将垃圾囤积在门口,等多了一起扔下去。殊不知垃圾散发出的恶臭、流出的脏水已经影响到了来来往往的住户,邻居们都得掩鼻而过。
市民周女士则反映,有些住户会在自家门前铺设地砖,但却只铺了门口一小块,导致楼道间路面高低不平,每到夜晚没有门灯照明时,上下楼梯的居民很容易跌倒。
楼道是“我”家,
亲密赛金宝
当然,市民中也不乏文明之士,他们将楼道装点得更和谐、更适宜。
“记得我住在老房子的时候,每当我在夜色中回家,楼道中始终有一盏灯一直亮着,心底总有一份感动——这是一楼李奶奶家的门灯!”市民殷女士款款深情道。
“我也曾感动过:每年春节前夕,我们楼道里,就有人家在电子大门上贴‘福’字,在过道上贴上喜庆的‘金童玉女’祝福图。”一市民说。
“是啊是啊,今年夏天,我经常看到204室的爷爷在楼道中点蚊香灭蚊子。”家住花山湾的王先生讲述道,有一天,他回家走上楼道,突然发觉有点不一样,仔细一看,原来是楼道里满眼的“牛皮癣”没有了,再一了解,原来是四楼邻居在家装时,顺便将楼道也刷新了。”
市民童先生也感慨地说,在他曾居住的老屋子楼上,就有一位老爷爷坚持每天扫楼梯、抹扶手,“如今爷爷已驾鹤西去多年,可是邻居们还是时常想起他,想起他的好。”见习记者 王爱敏 记者 林玲
记者感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干净整洁的楼道让人耳目一新、心情舒畅;而脏乱污浊的楼道让人心生厌恶、眉头紧锁。要剔除楼道内各类不文明现象,需要每位居民增强公德意识,做到不随手扔垃圾、不乱堆杂物、不大声喧哗,同时居民应尽自己所能为楼道环境的改善添砖加瓦。创造一个良好的楼道环境,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大家,谁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小区中。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楼道也成为“我”的家,让自己的“名片”赏心悦目。
责任编辑:于蕾
(原标题:镇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