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看文明
公交站台看文明——关注公共文明细节之十三
发布日期:09-11-05
家住火车站附近的王老退休后一直有坐公交车去图书馆看书的习惯,近日,他来到报社,将退休多年来乘公交车时发现的一些细节问题转告记者,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问题一 公交站台过短
“有时候三四辆车一起来,站台又短,在下面走很危险。”早晚高峰期时,驶入站台的公交车密度大,经常连着开来三四辆公交车,而由于站台过短,很多人要走下站台,在站台与公交车间的缝隙中穿行,场面很混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站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中山桥的公交站台是公交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站点之一,很多线路公交车在这里停靠,但这里的站台却不足15米。一到上下班高峰期,站台上便站满了人,许多乘客在站台上找不到立足之处,只能站到两边的车道上等车,身边还不时有来来往往的车辆驶过。乘客要一边看着公交车进站,一边留意身边川流的车辆,等公交车俨然成了一个“技术活”。
“一些人流量大、公交车多的站台可以考虑适当延长与加宽。”王老建议,“站台最好能延长到足够3辆公交车同时停靠,并且可以适当扩宽,足够乘客在站台上穿行,避免多数人站在机动车道上等车的情况。”
问题二 部分站台座位缺失
现在人们敬老爱老,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都会主动让座;但如果等车的站台上没有座位,即使有心让座,也只能是无奈。“站台没座位,站累了没地方坐,只能蹲着。”王老称,他每天都要等公交车,一些站台没座位,让他觉得很不方便。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区部分站台存在座位缺失或者没有座位的状况,学府路上左右两侧的站台大多没有座位,只有部分“大站”设置了一两个座位,但也是杯水车薪,一些年岁较大、腿脚不便的乘客站立得十分困难,不少人蹲着或者倚在广告栏上。
问题一 空白广告栏有碍观瞻
王老等车时有看广告栏的习惯,以排解等车的乏味,不过一些站台上的广告栏却是空的,这让王老觉得“不太美观”。王老觉得,既然广告栏没有租出去,空在那里,倒不如登些公益广告,既补上了空,也起到了公益作用,一举两得。
记者在中山东路上转了一圈后发现,部分站台两个广告栏空了一个,老远便能看到一大片白色。特别是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时,
一大片白色的广告栏让人感觉十分突兀。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觉得广告栏里空了放些公益广告是不错的选择,“市区公益广告太少了”。
记者感言:小小的站台体现大文明,这种文明不仅仅是通过市民的举手投足体现,还应通过市政单位对细节的用心设置体现,“细节彰显文明”需要我们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正如王老这样的有心人,在生活的点滴中留心细节、发现细节,为社会公共事业建言建策。见习记者 王爱敏
责任编辑:于蕾
(原标题:镇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