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欣
宋亚欣简介:
宋亚欣,江苏武进人,1925年出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长期顽强与敌周旋,1945年,担任句容县武工队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1947年任宜、溧、广区工委书记和武工队负责人。
解放后,先后担任苏南区党委纪律检查处处长、丹阳县委书记、常州市委组织部长、 武进县委书记、镇江地委副书记、江苏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90年离休后,组建、主持以关爱青少年为己任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现任中国新四军镇江研究会会长、市关工委名誉主任。纪晨配图
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年仅16岁的宋亚欣却在这一年的8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年纪如此之轻,以至于近30年后,文革时期造反派在批判他的时候,一口咬定他是彻头彻尾的假党员。忆到此处,坐在记者对面的宋老呵呵一笑,仿佛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往事,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
“七七事变”后,宋亚欣的舅父舅母分别被日军所害,从此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刻骨仇恨的种子。待到1939年新四军进驻武进组织发动战地服务团时,宋亚欣立即报名参加,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偷偷爬到杆子上切断电线,经常干这事情。”
经过两年锤炼,1941年5月宋亚欣进入干训班。那一年大半国土沦陷,正是抗战最最艰难的时刻。经人介绍打报告后,宋亚欣成为候补党员,3个月后转为正式党员。干训班的学习经历加深了他对党的认识,也坚定了他一生跟党走的决心,“那个年代我们是拿着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参加革命的!入党,首先要过生死关,党员就是要以身作则,给群众做表率。”
几十年后的文革时期,宋老遭受冲击和批斗,由于入党时年纪小,被戴上了假党员的帽子,紧接着被造反派拉去从山下往山上挑水,一趟接一趟,以至于下肢静脉曲张,肌肉组织坏死。遭遇如此摧残,宋老依然信念不改,“从入党那天起我就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员就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走过来的。”
事实确实如此,日本清乡时,党组织转为地下活动,宋亚欣承担起秘密联络员的角色,每次与接头人碰头都是单线联系。信息交流完以后,再商定下一次的见面地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地下党组织暴露。正是依靠这样的地下信使,各个地下党组织才能情报互通,得以正常开展对敌斗争。
比这更危险的则是抗战后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交锋,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丝毫不夸张。一次乱战中,宋亚欣的左腿被子弹打穿,顿时血流如注。在一名武工队员的搀扶下,他拖着受伤的大腿,走了十多里路,来到一位老大爷家。为了止住流血,老大爷在家里找了两块银洋(据说,银可以防感染)一前一后盖住伤口,又用布扎紧。后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宋亚欣被转移到一个小村子里。他请一位老中医治疗。这位老中医看了他的伤口后说,幸好子弹是从大腿动脉血管边上穿过,不然的话,早就没救了。至今宋亚欣的大腿前后还留着两个铜钱大的伤疤……
一份最新的《参考消息》摊开在桌子上,旁边摆着一副老花眼镜。尽管已是86岁高龄,但这并不妨碍宋老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的关心。一些公开场合还是能够见到宋老蹒跚的身影……晚年的宋老依然发着光散着热,活得充实而自足,“作为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始终坚守四句话、十六个字不变:理想永存、思想常新、严于律己、有所作为。”(记者 陈志奎)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