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茅山风景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15亿元,景区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功能显著升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
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建党90周年 系列报道

茅山:浓墨华彩 绘出跨越发展新天地

2011-06-28 00:03 来源:镇江日报 费菲

摘要:

  “十一五”期间,茅山风景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15亿元,景区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功能显著升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茅山风景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15亿元,景区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功能显著升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景区先后荣获国际最佳休闲养生基地、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世博体验之旅精品线路、“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服务质量奖”、“江苏省首批自驾游基地示范点”、“江苏省景区旅游项目建设优秀奖”、“江苏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已通过省旅游局评审。

 

 

 

 

 

  树立精品意识  大手笔打造茅山旅游品牌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8年以来,句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茅山作为全市经济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景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凸显旅游资源优势,以精品意识统领景区建设全局,努力把茅山打造成全国精品旅游景区。

  坚持以茅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南部旅游板块——“五大板块”城市发展理念,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景政合一”职能。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道教旅游圣地、全国一流旅游名镇和全国养生生态旅游新城”总体目标,以国家5A级旅游区创建为抓手,掀起旅游大开发热潮。茅山旅游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扩大,景区面貌焕然巨变,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增长。

  制定了加快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茅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强化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精心打造融宗教文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努力将茅山风景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闻名、长三角著名的综合型旅游度假胜地,正在积极创建“全国首批养生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争取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凸显资源优势  纵深度挖掘茅山文化内涵

  景区不断整合旅游资源,改善旅游产品单一结构,凸显道教养生文化优势,不断深入其内涵,把茅山道教古建筑、符箓、崇尚的颜色等道文化元素向旅游要素全面渗透。采用的大理石与防腐木结合、道文化与国际标准融合制作的标牌标识,在国内旅游界为创新之作。、景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神奇的道教养生文化等优势资源已享誉国际市场,景区正逐步成为全国养生典范。景区还将养生文化、茶文化融入到喜客泉和华阳洞等景点中,建设了“原生态道教养生书屋”、“品茶论道馆”,进一步弘扬景区多元旅游文化。同时,景区充分发挥茅山休闲养生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规划打造国际级休闲养生基地,建设多种具有茅山特色的配套旅游项目:投资3亿元,聘请了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为茅山量身定制莲塘九曲景区,规划建设中国道教演艺中心暨中国道教论坛、养生温泉、养生会所、养生精品商业街,打造中国道教养生体验区;投资1.5亿元,建设楚王涧景区、崇禧万寿宫、周易研究中心以及红庙村片区改造,打造中国道教养生谷;复建景区二茅峰德祐观、三茅峰仁祐观,打造江南最大道教建筑群。

  茅山旅游的跨越发展,促进了景区旅游产业链产销,促进门票经济向多元化产销过渡,提升旅游经济综合带动力,为本地社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带动餐饮业、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共同发展,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景区形成了10000亩丁庄葡萄基地、10000亩苗木基地、1000亩金银花基地、3000亩茶叶基地、500亩水蜜桃基地、茅山天贵老鹅基地。墓东水库水产鱼、老方葡萄、水蜜桃、茶叶、桑葚等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证书。茅山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景区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带动了后白、白兔、天王等周边乡镇农业种植规模,旅游产业带动规模效应明显。

 

  夯实基础  规范管理  促进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景区以5A标准完善景区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造老景区,建设新景点,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投入,历史性地改变了茅山旅游环境,先后建成了长18公里的句茅旅游专线、连接茅山湖与二、三茅峰景区的句曲中路、二三茅峰盘山大道等多条旅游公路,构建了进入景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景区开展了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集镇区域,投入1.5亿元,整体搬迁了核心景区内的红庙自然村,拆迁与整理辖区内部分村庄,建设了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好运居、金葫山庄、新家园三个安置小区,改善了景区环境;投入2.5亿元,完成了景区大茅路、二茅路、太极路、东进路、句曲中路、句曲南路以及景区盘山公路等共50多公里路段的建设与配套工程,完成宫观外墙、沿街立面等建筑物墙体改造2.5万平方米;投入1.5亿元,建设完成了国内一流的游客服务中心、占地25000平方米的大型生态停车场、道教文化广场、八卦广场和总入口休闲广场;投入3000万元的精品商业街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建设中;投入4000万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土墩墓博物馆已完工;投入2000万元的景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景区资源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得到全面提升。核心景区,投入5000万元,完成了“非常道”登山步道、九霄宫、喜客泉等景点综合配套和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了核心景区6公里盘山公路加固与防护设施完善工程,统一整改和建设了九霄宫、元符宫等9个景点入口集散地和景区14座公厕;投入1000万元,按国际标准,统一规范设置了景区导览图、景物介绍、交通指示等各类标识牌,增设了景区内游客公共休息设施、观景设施20余处,投放分类型垃圾箱300余个和各类安全警示牌100余块;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20辆新型旅游观光车,提高了景区交通运载能力。

  实施数字化景区工程。以数字化再造服务流程设计制作完成景区票务管理软件,实行电子化门票,规范景区票务流程;制作中、英、日、韩文的数字化景区门户网站,开通了电子商务,提供网上订票、购买旅游纪念品、预订住宿、餐饮等服务,建立起与游客互动的信息和虚拟游览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和谐景区,推进旅游管理标准化。景区引入国际先进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成功导入设计了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能力和运营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成的生态湿地公园,日处理能力200吨,污水收集管网5.5公里。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把精品服务理念深入到旅游服务第一线,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