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往事勾沉

揭秘苏中七战七捷

2011-07-26 19:12 来源:京江晚报 宋君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苏中战役中,华中野战军以3万多人对付国民党军12万余人,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辉煌纪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声威,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一月四战全胜 挫敌锐气

  首战宣家堡和泰兴的战斗中,在进攻和打援的兵力部署上,粟裕动用了15个团,达25000人,在1946年7月13日到14日的两天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打乱了敌人的进攻部署,挫败了敌人的锐气。宣泰战斗结束后,汤恩伯调动宁沪线的国民党军过江增援,会同南通、扬州、泰州之敌,总兵力12万人。大肆进攻苏中腹地。针对敌人的进犯,从7月17日到22日,粟裕集中优势兵力,在如皋地区狠狠打击敌人。此役共歼灭四十九师的师部,二十六旅全部,俘敌6000余人,缴获各种口径的炮200余门,轻重机枪500余挺,长短枪4000余支。粟裕进占如皋不久后就迅速撤出,北退至海安,以便分散敌人兵力,掌握主动。敌人占领如皋后,集中7个旅的兵力,以锥形攻势于7月30日向海安进犯。华中野战军两个团保卫海安,连续狙击四昼夜,于8月3日主动撤离海安,毙伤敌3000余人。华中野战军放弃海安后,敌军认为解放军全面撤退了,因此大肆分兵,企图攫取如皋、海安整个地区,割断这一地区与东台、兴化的联系,并对泰州、海安一线以南地区进行“清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图谋,粟裕决心攻占李堡等据点。战斗于8月10日打响,至11日下午结束,前后不到20个小时,共俘虏和毙伤敌8000余人。

  华中野战军在一个月内连续四次作战,歼敌三万余人,打破了蒋介石三个星期解决苏中问题的美梦,使苏中战局出现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

  钻进敌人肚子 腰斩敌军

  这时苏中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已经不多,难以继续全面进攻,不得不调整部署,采取东守南通至海安的公路干线,西攻邵伯、高邮,正面加强海安至泰州以南占领区的“清剿”和防御。南通、如皋一线兵力比较薄弱,是其暴露的侧翼。

  粟裕预想避开正面,攻其侧翼,在南通、如皋之间打开缺口,必将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基地,打乱敌之部署,造成歼敌良机,歼敌于运动中。

  8月19日,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获悉蒋介石8月25日将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粟裕、谭震林决定立即南下作战。从丁堰、林梓打开战役缺口,以黄桥为进攻方向,插到敌人侧后作战,给敌人以措手不及。

  这个侧后,是国民党军队在其占领区构筑的东西百余里、南北数十里的封锁圈。它南临长江天险,其他三面是许多据点构成的封锁线。黄桥位于封锁圈的中心。

  以三万多主力部队插到敌人封锁圈中作战,这是巧用奇兵,也是一步险棋。粟裕说:“这个行动好比孙行者打牛魔王的办法,钻进敌人肚子里去打,带有危险性。”他敢于走这步棋,是因为战区中有广大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

  这个战区原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人民群众经过多年斗争的锻炼与考验,又刚刚进行了土地改革,参加和支援自卫战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暂时沦入敌手,但一刻也没有停止斗争,他们在不断地袭扰敌人,千方百计地援助新四军。

  华中野战军三万多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如鱼得水,行动自如。夜间行军,军民都司空见惯。国民党军队被蒙在鼓里,茫然不知。

  8月20日,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发出攻击丁堰、林梓的作战命令。21日夜间发起战斗,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主力部队,一齐向蒋军一字长蛇阵的腰部砍去。

  华中野战军突然发起攻击,敌人仓皇应战。经过一昼夜激战,一、六两师全歼了丁堰、林梓之敌。五旅乘胜扩大战果,攻占了丁堰以北的东陈镇。此战,歼敌3500多人,生俘2000多人,解救出许多被捕地方干部、民兵和土改积极分子,打开了突入敌后向西作战的大门,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作战,缴获了大批军火物资,包括美式十轮卡车、机枪、卡宾枪以及堆满几间房子的标有“USA”字样的手铐脚镣。

       攻黄救邵打援 一举三得

  国民党守将李默庵判断华中野战军将要进攻如皋城,急令黄桥守军增援。同时令黄百韬率整编第二十五师进攻邵伯。这时北线国民党军已占领淮北睢宁,正准备向淮安进犯。李默庵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如皋东南,如要增援邵伯,从北面绕过他的封锁圈,需要不少时间。在这段时间,他就可以拿下邵伯,沿运河北上,配合北线部队进逼两淮。

  粟裕洞悉其奸计,便出其不意,计上心来:攻黄救邵打援,一举三得。粟裕认为,蒋军如果攻占邵伯,将会威胁苏中两翼和两淮,邵伯势在必救。如何救法,要出奇制胜。东线敌人连吃五个败仗,已心有余悸。他留下第七纵队,在海安、姜堰之间发动钳制性攻势。西线,他要已在当地的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部队五个团坚守邵伯,阻止敌军北进。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和特务团按原计划向封锁区中心挺进,进攻黄桥、泰州,来个“攻魏救赵”的战法,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灭之,并解除邵伯之围。

  8月23日晚,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和特务团一齐向敌占区开进。部队刚刚穿过如黄路,突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原来截获了敌人情报:李默庵判断我军将攻如皋,急令黄桥守军九十九旅增援。九十九旅怕在运动中受袭击,迟迟不敢轻进,反而要求如皋守军接应。计算时间,两路敌军恰好与我撞个满怀。

  送上门的猎物,如何不打!黄桥守军九十九旅刚进至黄桥东北之分界,就与第六师部队遭遇,并被团团围住,展开激战。这时,李默庵才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急令如皋守军一八七旅和七十九旅一个团、九十九旅一个营增援。结果,在加力、谢家甸之间地域被第一师、第五旅包围。一夜激战,分界和加力两地都未能解决敌人。这时西线邵伯激战正酣,粟裕认为,我军主力如果在如黄路上被拖住,邵伯一旦失守,战局将发生不利的变化。要歼灭当面之敌,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他当机立断,立即调整部署,堵住敌人后路,同时割断东西两路敌军联系,迅速转用兵力,造成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各个歼灭分界、加力之敌。

  驻守黄桥镇的国民党军五个连此时已孤立无援,成为华中野战军此次作战中最后一个歼击目标。粟裕命令第五旅乘胜扩大战果,夺取黄桥。第五旅一夜急进到达指定位置,将黄桥团团围困。在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敌人突围无望,于8月31日全部缴械投降。

  这一仗打得痛快淋漓,歼蒋军两个半旅1.7万余人,创造解放战争开始以来一次作战歼敌数字的新纪录。

  在如黄路战斗进行过程中,粟裕还密切关注邵伯保卫战的态势。

  敌人这次攻邵兵分三路,以战斗力较强的第四十旅进攻乔墅,迂回邵伯,在飞机、炮艇配合下,向邵伯、乔墅、丁沟三地猛烈攻击。8月26日黄昏,黄百韬得悉九十九旅在如黄路上被歼,他的侧后受到严重威胁,如此下去凶多吉少,难免被歼,只得草草收兵,撤回扬州。邵伯保卫战胜利结束。

  本文摘自《开国第一将粟裕》

责任编辑:宋君

(原标题:京江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