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宗阁
文宗阁之名甚奇!在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中,唯文宗阁的“宗”字不带水旁,有别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曾经引起了许多人的遐想,他们在解释“京都内外七阁,惟文宗阁题名不用水旁”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一些镇江人认为:文宗阁的“宗”字原本有水旁,当为“淙”,之所以省略水旁,是乾隆皇帝别出心裁,为了喻示文宗阁所处的地貌独特,金山四面环水的缘故。而远在杭州的清代学者张崟认为:“案四库七阁名字匀取水旁,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意,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他在《文澜阁四库全书浅说》中阐述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其实“文宗”的用心并非如此,它表述的不是面上的形似,而是隐在深处的寓意。文宗阁的“宗”字既非省略水旁,也不是“江河朝宗于海”之意。因为文宗阁的兴建与贮《四库全书》没有直接关系,虽然文宗阁兴建时,乾隆皇帝已经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但当时乾隆并没有将此书藏于镇江金山寺的打算。清代丹徒教谕周伯义在《金山志》中说: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曾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于金山行宫。为了保存好此书,两淮盐政专门拨款在行宫的左侧建藏书阁。阁完工后,督造该工程的盐运使呈请乾隆皇帝赐名,乾隆皇帝非常高兴,题名曰“文宗”。可见文宗阁历史上是因贮藏《古今图书集成》而定名,它最初赐藏的并不是《四库全书》。
至于“文宗”的真实含义,乾隆皇帝写过《题文宗阁》诗加以说明,诗云:“皇祖图书集大成,区分五百廿函盛。空前绝后菁华焕,内圣外王模楷呈。秀耀江山称此地,文宗今古贮层甍。略观大意那知要,知要仍惟在力行。”诗中的“文宗”显然是对祖宗传书的“尊崇”之意。《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巨型类书,全书10000卷,分6编,32典,6109部,内容涵盖极广,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巨书从康熙皇帝时开始编纂,到雍正皇帝时完成,跨了两个朝代,是乾隆祖上的“业绩”。故乾隆诗中书前尊曰“皇祖”,书誉“集大成”,不惜用空前绝后之精华,内圣外王之楷模来赞美这部巨书,以示他对祖宗传书的尊崇。后来乾隆打算将《四库全书》藏于金山文宗阁时,又在《再题文宗阁》诗中强调,“集成拔萃石渠首,颁贮思公天下云,”重申了对祖宗传书的尊崇。
文宗阁是藏书和读书的好地方。它坐北朝南,有门楼三间与阁相对,两侧有廊楼各十间,将阁联成四合院形式。清人沈恩孚称其阁:“下瞰长波,土侵碧落,阁中文气与烟云相辉映,盖不独见圣朝嘉惠士林之意,山水亦为之生色焉。”阁外月色临窗,树影轻摇中流现;阁中墨香四溢,手批卷册抄书勤。尤其是收藏《四库全书》后,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阁中采取了允许读书人就近阅读和借出抄录等措施,成了读书人阅读官府图书的场所,在促进典籍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宗阁存世了74年,它阅历了时光的淘洗,传播了文化的火种,是金山的点睛之笔,是镇江的荣光。当年大学者汪中在阁中校书,前后十载,“乐不思蜀”,相伴瑶版玉韬,千箱万帙,在阁内的精法楼中写下了10多万字的校勘札记。据说他还写成了《文宗阁杂记》3卷,陈述了他许多独到的见解,非常有学术价值。汪中去世后,镇江人士将他入祀金山,纪念他为文宗阁作出的贡献。
文宗阁毁于一炬,成了读书人的隐痛,复建之声不绝。最早有江苏学政溥玉岑提议重建;后来王先谦视学江苏,又提出“拟修复镇江文宗阁钞藏”;到王仁堪任镇江知府,又订了修复文宗阁之计,可惜都没有成功。于是吴寄尘在云台山建“绍宗国学藏书楼”,以表绍继规复文宗阁之意。如今盛世,新的文宗阁屹立金山湖畔,久久割裂的文脉又连上了,镇江人那种兴奋的心情自然是难以言表。
责任编辑:费菲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