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要闻

润江路:铺就“又好又快”典范之路

2012-06-07 16:40 来源:京江晚报 原晶晶

 一边是项目计划从年内贯通调整为年前竣工,工期骤然趋紧;一边是工程的质量标准不变,争创省优的目标依然。堪称近年城市道路工程中“大块头”的润江路,正在突破“慢工出细活”的思维窠臼,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的“好与快”。

 作为市区20项年内竣工的城建重点工程之一,备受瞩目的大项目,润江路建设过程中的“好与快”,无疑为“对标找差,创先争优”背景下的镇江发展,铺就了一条双重意义的又好又快之路。

 “工期没问题,质量没话说”

 6月2日下午3时许,润江路工地上,挖土机、渣土车等工程机械正忙碌地作业。在巨大的轰鸣声中,48岁的何雨圣和一名工友拖着水泵,准备为路边一处刚开挖的深沟排水。

 “这是为了下埋雨水管道的沟,有3米多深。”负责雨污水工程施工的何雨圣告诉记者,他们30多名工友4月底进场,现在雨水井、污水井基本已砌好,管道铺设也到了最后关头。

 在工地的另一头,同样一支雨污水工程队伍正以同样的进度施工。“两队同时施工,可以保证工期。”

 “年底前竣工应该没有问题,工程质量更是没话说。”相比对于工期的推测,何雨圣对润江路的工程质量,显然有着几分笃定。

 何雨圣们紧张施工的同时,就在工地不远处的项目指挥部中,润江路建设工程的项目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的工程例会开得有几分“火药味”。润江路一期摊铺“水稳”(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在即,施工方根据经验主张先分段摊铺,后摊铺路段第一层完工后,即可在先摊铺路段上摊铺第二层,每层“水稳”的施工间隔时间可达4小时以上。“一般道路只铺两层‘水稳’,润江路铺了三层,我们这样铺既能保证质量,也不致使时间拖得太长。”

 而项目方则认为应该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规范,全路段摊铺好第一层后,确保间隔3天以上再摊铺第二层。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商定次日邀请道路工程方面的“教授级专家”,现场勘查决定。

 全力铺就“又好又快”之路

 在更多的时候,润江路建设的工期和质量,能够同步确保、辩证统一。在项目方、施工方等众多建设者的眼中,这是一条要践行当下镇江大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理念的典型之路。

 据市干道办主任邓峰介绍,润江路的原定建设计划是“年内实现全线贯通”,但是按照市委常委会议的决议精神,这一“近几年来体量最大的城市道路工程”,作为城建重点工程之一,要在年底前全面建成。

 润江路的工期调整与我市当前的“对标找差,创先争优”氛围有关。对比标杆,差距明显,在赶超压力下,包括润江路工程在内的诸多大项目,和全市的发展态势一样尤显“时不我待”。也正是因此,这一标杆性的工程,寄寓着市干道办“精致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品化工程”的建设新理念。

 在邓峰看来,“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氛围,同样也是润江路又好又快建设的重要有利条件。“润江路带着‘争优’目标开工建设,确保‘金山杯’,争创‘扬子杯’(省内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面对单体量大、地质条件差、工期紧等不利因素,多亏了地方政府在拆迁征地等方面的支持。而地方能快速拆迁,显然得益于全市上下‘对标找差’的浓厚氛围。”

 又好又快建设,更多地还体现在建设各方的科学组织、精细实施和全力以赴上。为确保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推进,项目方组织所有管理力量、监督力量、检测力量驻场办公。施工方则上足“人机料”,划段多作业面施工。同时成立了“QC”(品质控制)小组,事前技术交底,事中控制,及时检测,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我现在上了60多台机械设备,同样的工程量正常只需要20多台。”润江路一期项目经理杨周鑫说。

 “从施工角度看,质量和工期其实相辅相成。质量好,不返工,就是工期的最大保证。”杨周鑫的话为润江路的又好又快建设,作了又一个注脚。(记者 梁和峰)

责任编辑:原晶晶

(原标题:京江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