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往事勾沉

蔡翘:不朽功勋耀苍穹

2012-08-06 16:32 宋君

摘要:去年10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宣布“蔡翘星”命名公报,蔡翘一生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远伴随着这颗星星闪耀在茫茫宇宙。

 

  1990年,我国生理学的奠基人蔡翘院士逝世,至今已有20余年。去年10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宣布“蔡翘星”命名公报,蔡翘一生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远伴随着这颗星星闪耀在茫茫宇宙。

  蔡翘在其自述中曾这样写道:无论什么事业,要想获得一定成就,就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他认为,奋斗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上的艰苦奋斗,一种是针对事业(如科研及教学中)本身问题的艰苦奋斗。

  1922年,蔡翘只身一人开始在美国进行科研工作,后于1925年回国。为了振兴中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决定到复旦大学执教。他率先倡导以中文编写生理学教材,用华语讲课,并创办生理实验室便于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冯德培、童第周、徐丰彦、朱鹤年、蒋天鹤和沈霁春都是他的学生。当时除一些教会大学外,我国自办的大学中很少开设实验生物学课程。蔡翘身边人手极少,设备几乎等于零。就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筹措经费,添置显微镜等必需仪器,开展生物学、生理学等教学和实验,建立了生物学科。    

  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全面地发展我国的生理科学,1930年蔡翘再度出国,先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等著名实验室进修,并走遍这两个国家的其他著名生理实验室参观学习。

  回国后,蔡翘来到成都,和他共事的还有朱壬葆、周金黄、匡达人、蔡纪静等人。由于大家精神振奋,勤奋努力,工作颇见成效,一时间吸引了各方人才,比较年轻的后来大都成为国内的知名教授。当时童第周、郑集等人均参加过他举办的学术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蔡翘转入部队系统工作。当时,师资力量普遍缺乏,蔡翘受中央卫生部委托,举办了两期生理师资训练班,每期从医学院调来应届毕业生10人,训练一年半结业。培养的这20名毕业生,就像一批种子,撒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蔡翘始终记得建国初期中央卫生部副部长兼总后卫生部部长贺诚告诉他的话:由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空军和海军,希望他能在航空航海医学及劳动生理方面开个头。虽然蔡翘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只要祖国需要,他觉得就有义务去学习、去钻研。从1951年起,蔡翘在航空医学方面作了一些初步试验,后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又作了进一步探索。虽然是从头搞起,但进展比较快。

  每当蔡翘准备提出新的课题时,他除了要求研究人员组织力量查阅文献外,自己总是学习在先。在考虑航空医学向宇宙医学范畴扩展时,他撰写了“从大气下层飞行跃进到宇宙飞行所面临的医学问题”及“宇宙医学问题”等文章。又如“疲劳问题”、“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以及“自主神经反应型问题”等著作都是发表在新课题开展之前和经过一段工作需进行总结提高之时。蔡翘在审阅论文时,态度认真,逐字逐句加以推敲修改,除特殊情况,从来不过夜,在他90岁的时候,一只眼睛因白内障手术不理想而几乎失明,他就用另一只患青光眼的眼睛借助放大镜坚持审稿。

  1980年,他为一位研究生确定了一个有关神经元可塑性方面的研究课题,但事后他发现国外已有人对这个题目作过详尽的论述,便又重新确定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选题。这位研究生很不理解,蔡翘便对他说: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是证明别人的结论,那是没有价值的。科学上的贡献在于你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做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后来这位研究生接受了新的选题,并在蔡翘的指导下,做出了成绩。蔡翘实事求是,刚正不阿,敢于在逆境中力陈直言,从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以及他勤奋好学,始终如一的科学作风为后人称为“一代师表”。以至耄耋之年仍能敏锐地掌握当代生理科学发展趋势。他生活很有规律,从小到老一贯坚持锻炼身体,年逾九十仍能坚持学习和科研工作。

  蔡翘,我国著名生理学家。1897年10月11日生于广东揭阳,1990年7月29日卒于北京。1925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网

责任编辑:宋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