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文明镜头,折射生活理念
“这样做,真好!”
文明理念很抽象,表现却很具体。当我们抱怨少数不文明言行时,身边一些不为人关注的小细节,恰如丝丝秋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文明大氛围。近日,记者在市区街头随机记录了一些场景,看似平淡,又颇具健康的生活理念。
镜头一
买菜“袋客”“篮婆”多起来
时间:8月27日上午7:30;地点:王家巷菜场;人物:市民王女士
市民王女士如同往常一样,拎着一个菜篮子和一个大布袋出门了。“给我来一斤空心菜。再来几个番茄。”见来了熟客,菜贩小刘伸向塑料袋的手缩了回来,麻利地称好蔬菜直接放进了王女士的布袋里。“带了布袋子、篮子的顾客现在越来越多了,我省了买塑料袋的钱,顾客也少花钱。”
买好蔬菜,王女士又开始购买荤菜。她将买好的猪腰子、鲫鱼都放在菜篮子里。“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塑料袋,几百年都不一定能分解掉(科学的说法是降解)。所以现在除非是买虾这样的鲜货,我一般都不要摊贩给的塑料袋。我用篮子装荤菜,用袋子装蔬菜,荤素分开,每天都清洗篮子和袋子,环保又卫生,蛮好!”
记者感言:在菜场站了20分钟,见到超过20人用布袋子和竹篮子。很显然,“袋客”“篮婆”多了,文明的意识就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镜头二
志愿者的“路灯说”
时间:8月27日下午3点;地点:梦溪路、中山东路路口;人物:志愿者小胡
“这位老先生,请不要逆向行驶!”已是满头大汗的小胡正在劝导一位骑着电动车的老先生。作为交通志愿者,小胡早上七点就来到了自己的“管段”,引导机动车文明停放、行人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劝阻非机动车不要逆向行驶,忙得不亦乐乎。女性爱美的天性让她事先搽了防晒霜,一天下来,她感觉自己还是被晒黑了,但她一点也不后悔,“现在镇江市都在创建文明城市,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其实需要我们每个人来参与。一个志愿者,就好比一盏路灯,路灯多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自然就更亮堂。”
记者感言:像路灯一样伫立街头的志愿者,最能体会文明习惯养成不易。他的“另类感慨”也愈发深刻,对周围人的说服力、感染力也更强。
镜头三
“淡定患者”的眼神
时间:8月27日上午9点;地点:一人医门诊大楼;人物:患者李先生
李先生曾因车祸股骨骨折,手术加装内固定支架,但最近感觉腿部隐痛,且越来越重。他排队挂到专家号,见到了他的主刀医生、骨科主任袁即山博士。“现在做内固定手术的骨折患者很多,不适感也并不鲜见。”袁主任给李先生分析了导致疼痛的几种可能的原因,并分别给出解决办法,“不过,我以前也说过,手术后受伤部位的功能肯定不如‘原装’的……”整个过程中,李先生平静地看着袁主任的脸。事后他对记者说:“我相信他,不然我也不会让他给我开刀。但医生不是神仙,只要实事求是,尽力就行了。”
当天上午,一人医门诊楼和急救中心一直都有许多人问诊。多数情况下,面对病人的询问,医生护士都会多说几句,语气平和。“关键在交流,如果我们感觉到患者的信任,那份沉重的责任感就会让我们更敬业。”送走李先生,袁主任感慨地说:“其实,愿意和我们交流的患者、家属是绝大多数,只要多点耐心,多点理解,双方的关系会更近。”
记者感言:医患纠纷源于缺乏信任感,互不信任怎能治好病?生命和健康无价,让医生和患者还有患者家属心平气和地沟通、配合,医患关系回归文明本色,善莫大焉。
(姜萍 钱华明)
责任编辑:蔡婕妤
(原标题: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