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往事勾沉

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过程

2014-03-14 16:00 小君

摘要:也就是说,中国出兵朝鲜才最后奠定了中苏同盟建立的这个真实的基础。

我最近刚写了一本书,《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1945—1959)》,今天讲的这个题目,主要就是这本书前两章的内容。为什么叫“无奈的选择”,其实我也想了很久。我研究中苏关系有十七八年,关于中苏同盟的起源,有一个总结,主要就是讲中苏同盟的建立:事实上,本来毛泽东和斯大林都没有选择对方,是随着1945年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国内国共两党的关系、国际上美苏的关系相互影响、不断变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共和苏共才走上了联盟的道路。此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或者一些历史人物的思想,主要依据的是中国和苏联双方的档案文献。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如果没有档案文献,一般来说这个题目是不能做的,因为历史就存在于档案文献之中。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利用的史料,比如当事人的口述历史也可以做,还有一些当时的新闻或者照片、电影等等,也都是可以利用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档案。比如,现在朝鲜那么紧张,天天电视上演,报纸上登,但是谁说得清楚呢,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就是猜呗,可能猜对了,也可能猜错了。这就不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就是档案到了解密期,一般是二十五年到三十年,档案可以解密了,然后你才能把这个事情背后的运作过程复原出来,怎么设计的、怎么讨论的,这就叫历史研究。所以我今天讲的中苏同盟建立的过程,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描述这段发生在六七十年前的事情。这里也有一部分是推测,这点我想大家或许也能理解,涉及动机的时候,档案文献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有的可以,比如美国的决策、西方的决策,因为它们的决策程序规定了必须记录在案,包括谁提了什么意见,为什么这样提。比如美国为什么要参与朝鲜战争,中情局、国防部、国务院,都有自己的意见,然后表述出来,再经过国家安全委员会辩论,最后总统拍板,这个过程非常清楚,所以美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动机很清楚。但是苏联、中国的参战动机就不清楚了。第一,很可能就没有记录。据我所知,有几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根本不记录,当时为了保密,一个字没有。有的有记录,但现在不让你看,没解密呢,所以有些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就只能推测决策的动机。当然,这个推测本身没有对与不对,只是合不合理。

以上是我想事先解释一下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便于大家听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哪些是档案当中所记,我只不过把它总结、抽象出来了;也有一些是我根据这些史实做的推断,比如斯大林为什么发动朝鲜战争,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参与朝鲜战争,这些都是推测,每个人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推测,那就需要检验一下它是不是合理。所谓合理,第一就是要合乎逻辑,合乎整个历史发展的逻辑;第二要合乎我们已知的史实,如果有任何出入,就说明你这个推断可能是有问题的、不太合理的。

最初斯大林并不想跟中国共产党保持紧密关系

从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以后,从组织关系上讲,中国共产党就已经脱离了共产国际、跟共产国际没有关系了,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间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但是这六七年中苏同盟建立的过程,非常曲折。首先一点就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并不想跟中国共产党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甚至认为中国共产党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就是一帮农民,是民族主义分子,这是斯大林当时基本的概念,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走的道路跟苏联的道路完全不一样。那么为什么到了1943年斯大林突然解散了共产国际?这是和苏联战后斯大林要搞的外交政策有关系的,因为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欧洲战场的局势开始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折——这个时候苏联和西方都开始考虑战后国际格局的安排问题。苏联斯大林主要考虑的就是战后要和西方、特别是美国合作。跟美国合作就有一个前提:苏联就不能搞世界革命了,因为世界革命就是要挖帝国主义的老根,就是要埋葬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怎么跟人家合作?所以斯大林突然下令,就是在1943年5月解散了第三国际,我们也叫共产国际。共产国际解散的时候,连季米特洛夫都非常吃惊,斯大林事先没有跟他讲,也没有开会商量。为什么这么急,主要是因为当时丘吉尔要去华盛顿,跟美国商量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这也涉及共产党国家、苏联是否值得信任的问题,因为丘吉尔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如果在战争当中过早地帮助苏联,让它把实力保存下来,战争一结束,它就会来对付我们,对付西方国家,所以最好是让苏联和德国在战争当中都消耗掉。因此,就在丘吉尔马上要去华盛顿的时候,斯大林突然宣布解散共产国际。

在1943年11月,美国要求苏联参与太平洋战争,就是二战中美国跟日本之间的战役,在历史上叫太平洋战争。这场战争就涉及在中国东北的一百万日本关东军。当时美国人希望苏联人出面解决掉这批日本人,因为美国人估计,如果他们跟日本人打,大概要牺牲一百万人,这个代价太大了,所以希望苏联能出面。于是斯大林就提出来,我们打日本没问题,但是我们能得到什么呢?罗斯福说你可以提条件,不过当时斯大林没提,说现在还早。一直到了1944年下半年,苏联才逐步地把他们的想法告诉美国人,最后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搞了一个关于远东的秘密协定,这个远东的秘密协定就反映了苏联战后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基本战略要求和战略利益。

第一就是控制日本海,控制日本海主要就是要收回千岛群岛、南库页岛,也叫撒哈拉群岛、南撒哈拉群岛,这两个地方是1904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时候被日本夺去的,现在苏联要收回,收回这两个岛,就可以控制日本海和保护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第二,就是外蒙古,一定要让外蒙古独立,因为外蒙古紧挨着就是西伯利亚,是苏联甚至欧洲到亚洲这个连接的一条生命线,如果外蒙古还保留在中国的手里,那么对苏联的威胁非常大,这个边境线太长了,而且正好在它的腹部,所以苏联要求外蒙古独立。第三,最重要就是东北,苏联要求长期占用旅顺港和大连港,旅顺是个军港,大连是个商业港口,都是长年不冻的港口,条件非常好。还要占用中国长春铁路,就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战后合并叫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路。这样,苏联有了中长路和旅顺口、大连港,就能得到一个到太平洋的出海口,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人在经营俄国发展的时候,主要就是三个出海口:一个是波罗的海,波罗的海往西北,出波罗的海以后跟大西洋连接;再一个就是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然后到地中海;再一个就是中国,通过中国的辽东半岛然后到太平洋。这三条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苏联在远东地区,或者说在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战略要求。

雅尔塔会议确定了苏联这个要求,当然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日本问题,苏联对日本的这个要求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因为日本是一个战败国,但中国是一个战胜国,也是同盟国成员之一,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没有得到什么利益,领土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反而出让了主权,这要怎么跟中国人讲呢?所以斯大林要求美国:第一,先不能跟中国人讲这个事,他说你跟中国人一讲第二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人最不会保密了;第二,他说你美国也帮助我去说服蒋介石接受这个,中国要是不接受,他也很难实现他的这个目标。所以,战争结束,就是欧战结束大概两个月,到6月底的时候,苏联开始跟中国人谈这个中苏同盟条约。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跟苏联曾经反复交换过意见,斯大林一直讲,说你们要劝蒋介石,我只跟国民政府打交道,我绝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共产党。到了中苏条约谈判的时候,果然就谈不下去。蒋介石当然不干了,谁愿意当这个千古罪人,将来历史上得留一笔,谁签的这个?像宋子文开始是代表中国去的,到中间不是回来了,中间因为波茨坦开会休会,斯大林就走了,到德国去了,然后宋子文就回来了,回来后他就不去了,干脆把外交部长都辞了不干,他不愿意去签那个字。后来换了个王世杰,傻乎乎地去了。

在第二轮谈判的时候就出了个新情况,就是美国扔了原子弹在日本, 8月6日一扔原子弹以后,这个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因为原来斯大林讲的是如果中国人不签这个条约的话我就不出兵,我看谁来收拾这个关东军—他要拿一把。结果美国一扔原子弹,这个斯大林就着急了,万一日本要投降了就不需要苏联出兵了,如果苏联不出兵,他所有的要求都很难实现,当然日本是没问题了,他能收回来,但是关于东北和蒙古的问题怎么办呢?他就没有借口跟中国人张嘴说这个事,所以8月8日斯大林就突然下令,立刻出动,苏联红军一百五十万人分三个方向攻击日本关东军。原子弹一扔,苏联一出兵,日本就顶不住了,这时候斯大林就有点着急了,要是日本突然投降了,中国就不会跟他签这个条约,中国不跟他签这个条约,他占领东北是问题不大,已经去了一百五十多万人,但是他这样做就没有合法性了,长此以往下去怎么办?其实蒋介石也有点着急,因为苏联出兵已是既成事实,万一斯大林要赖在这儿不走怎么办?双方都有点担心,所以这个时候谈判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斯大林提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让蒋介石非常顺当地就接受了这个条约。

第一个条件就是如果你签订这个条约,我就只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我承认蒋介石你是中国唯一的领袖,苏联绝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这点当然蒋介石很高兴了,因为在蒋看来,什么俄国人、日本人,都不是心腹之患,心腹之患是共产党,要他命的是共产党。所以这第一条就正中他下怀。第二条也很厉害,斯大林讲,说如果你要签这条约,新疆问题我就给你摆平了。当时新疆什么事情呢?就是1944年11月7日,苏联策动新疆的少数民族暴动,然后打垮了政府军,到1945年8月的时候,民族军已经马上要拿下迪化了——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人家“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也成立了,“国徽”也挂出来了,“国旗”也出来了,整个北疆其实已经“独立”出去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如果通过这个条约能把新疆局面稳定下来,能把新疆收回来,对于中国来讲当然也是一个幸事了。因为外蒙古不管怎么讲是一匹死马,实际上当时已经“独立”了,只是名义上主权还在中国,所以从1921年起,可以说中国就失去了对外蒙古实际的控制,外蒙古都在苏联的控制下。第三条也很重要,就是如果中国签了这个条约,苏军三个月以后撤军,否则,就不知道什么日子撤兵了。这三个条件都很诱人,在蒋介石看来,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况且他自己也很着急。就这样,《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签订了,这个条约一签订,也就确保了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因为是跟国民政府签订的这个条约,所以苏联必须要保持跟蒋介石的友好关系,否则,谁来保证苏联的利益呢?所以在这个时候,共产党并不重要,共产党不但不能保证这个利益的实现,反而可能会起反作用,破坏苏联的战略意图。

毛泽东曾对美国寄予极大希望,认为美国是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我们看看毛泽东的选择。其实毛泽东也没有选择苏联,没有选择斯大林。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毛泽东,三呼万岁,终于自由了,原来都在苏联的领导下,让干什么干什么,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中共中央做出了决定,最后苏联一道指令你必须改。比如说,西安事变就是这样,中共支持张学良扣押了蒋介石,本来的主张是要公审,蒋介石是共产党的宿敌,结果《真理报》大篇文章地讲张学良是大汉奸,中共怎么能跟大汉奸合作,是破坏统一战线嘛,最后弄得没办法,只能跟蒋介石谈判,后来把张学良也给害了。皖南事变也是,蒋介石设计消灭了新四军主力,叶挺他们也被俘了。毛泽东听说以后非常愤怒,召集政治局会议,说一定要大举反攻,不惜跟顽固派撕破脸,一是要公开批判蒋介石,再一个是军事上要全面反击顽固派。政治局做了决定以后,苏联驻中国大使彼得罗夫紧急召见周恩来和叶剑英,说:谁让你们这么干的?你们还要不要统一战线了,还要不要抗日了?不能这样,这个不合适,回去要改。毛泽东不得不又开会,说同志们,咱们这个决议错了,咱们得改。为什么?苏联不同意。所以1943年共产国际一解散,毛非常高兴。

到1944年的时候,当时在延安地区,中共八路军就开始跟美国人发生密切联系。美国派了一个军官团到延安访问,前前后后小一年,从1944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春天,谈了很多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跟美国人,现在美国把这些记录都解密了。中国是不是烧了,不知道,听说延安撤退的时候都给烧了,反正中文的记录我没有看到。但是美国有,因为美国人每次谈完了都有电报发回国务院,后来,所有的谈话记录都解密了。从这些谈话里可以看出来,毛泽东当时对美国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他跟美国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就这句话,让美国人印象非常深,马上打电报回去说毛泽东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共产党并不重要,中国人才重要,所以中国共产党真的就是民族主义分子。在西方的概念当中,共产主义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是两个概念,因为共产主义分子是不要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是要求世界革命,搞世界大同,要消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而民族主义分子是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出发的,所以是可以跟西方合作的,是可以谈判的,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英文里面,把国民党就叫民族主义分子,共产党叫共产主义分子。美国人理解毛泽东的话是想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分子,所以我们是可以合作的。

后来,毛的讲话就越来越明确,他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现在搞的所有政策没有一样是美国企业家不能接受的,我们的根本目的和美国总统林肯一样,那就是解放黑奴。美国人一听,是啊,没有什么区别嘛,而且毛还讲,美国不但经济发达,政治也很先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来能够帮助中国的只有美国。美国这批人,主要是当时在华的外交官,很多年轻的像谢伟思、戴维斯这些人,他们都是传教士的儿子,从小在中国长大,对中国的国情也比较了解,他们比较倾向共产党,包括当时美国的驻华大使高斯也是对共产党印象不错。这些军官团的军官来了以后,看到延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官兵一致,艰苦朴素,等等,他们写的报告都非常好。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可能是中国一支比较有生气的新生的政治力量,将来是可以跟国民党竞选的,这样子就能实现美国人的价值观,即在中国实现两党制,把共产党扶起来,共产党、国民党两党轮换制。这是当时,至少在华的这一批美国人大概有的一种倾向。所以,越到后来我看毛泽东和周恩来就越兴奋,甚至谈到1945年1月要去华盛顿访问。周恩来还说,我们希望美国能够在延安建个领事馆——这样办签证就方便了嘛。

但是,所有这些报告到了白宫都被束之高阁了,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的右倾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特别是在议会,反共势力比较强大,他们怎么看这个中国共产党还是不顺眼,再加上国民党“院外集团”在那里游说,所以美国国内就对在华的这批外交官反而有了很不好的印象。当时史迪威跟蒋介石矛盾冲突也很大,史迪威是中国战区的参谋长,但是他跟蒋介石的意见经常发生冲突,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认为美国租借的物资到中国后你蒋介石不能光给你的部队,八路军也得给,八路军也是国军,也是抗日的部队。这一点蒋介石就不干了,说美国的租借物资到中国就归我管,别人没权过问,我想给谁就给谁,两人就为此争执起来了。当然还有滇缅作战指挥等等一些冲突。结果后来罗斯福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他只能依从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当时威胁说要辞职了,说你这么干我就辞职了,你自己来吧,你看中国你怎么折腾。那当然美国人也不敢,所以派了特使赫尔利来,赫尔利是比较反共的,比较右倾的,他来了以后不久,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辞职,几个年轻的外交官也给撤回国了,有的最后被逮捕,送上法庭,搞了一个《美亚》杂志间谍案,说他们是共产党间谍,给判了刑。

到了1945年的春天的时候,毛泽东开始对美国人失望了,觉得美国人不行,说了半天,好话说尽,什么事也没干,所以“七大”的时候,我们看那个总结报告,毛泽东又回过头来说,同志们,其实苏联也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苏联还真没拿他当朋友,因为我刚才讲了,苏联在战后基本战略利益的保证,必须得通过国民政府才能实现,在他们看来,共产党就只会捣乱,日本一投降就出了件事。8月15日日本突然宣布投降,当时国民党的军队都在湘西、云南、四川,整个华北平原、华东地区不是沦陷区就是游击区,离得最近的就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所以当时毛泽东特别兴奋,连下六道命令,命令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向大中城市进军,马上在当地接受日军投降,立刻占领上海、南京,让新四军包围上海,然后这边鼓动上海工人起义,里应外合拿下上海。同时让粟裕赶快进军南京,地下党也已说服周佛海投降,然后拿下南京。只要上海、南京一拿下,半个中国就是共产党的,然后再跟国民党谈判。共产党甚至任命了上海市市长、南京市市长,还有江南五省省长。所以蒋介石就着急了,在山上看着,就是下不去,他的军队运不过去嘛,所以只能采取缓兵之计,给毛泽东写信:润之兄,中国的未来就在你我之间,请你上山咱们谈谈。美国人也写信,魏德迈,后来替换史迪威的将军,也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没搭理他们,命令八路军、新四军赶快采取行动。这个时候,8月20日左右,斯大林来了封信,说:不行,你所有的命令马上撤销,立刻到重庆去,跟蒋介石谈判,建立联合政府,你要以合法的手续、合法的手段来参加政府,不要搞武装斗争,因为你搞武装斗争,中国就内战,中国一打内战就完了,中华民族就要灭亡了。

所以8月23日,政治局讨论了一天,怎么办?最后还是屈服了,苏联的意见,那当然得听。实际上共产党在接收的时候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蒋介石命令所有日军只能向国军投降,不能让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另外又跟周佛海、汪伪的军队勾勾搭搭,就是采取军事手段也不是那么顺利。再加上斯大林这个电报,最后毛泽东没办法,就撤销了原来的命令,放弃了大中城市,小城、小城镇能占则占,不能占就算了,主要还是在农村待着。毛泽东这边去了重庆,然后刘少奇开始重新设计抢占东北,因为东北是个好地方,背靠苏联、朝鲜,另一边是蒙古,是建立革命根据地最好的地方,所以决定就抢占东北,关内就缩小,建立点根据地就算了。但是在东北,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苏联军队是1945年8月份进入,一直到1946年的5月撤出,在这几个月的过程当中,苏联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实现其战略构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里有一条就是苏军三个月之后撤军,撤军后把主权交给国民政府。所以从苏联来讲,不敢明目张胆地把沈阳、长春等等一些大城市交给中共,因为他们不是政府的军队。苏联在整个东北还有很多问题要跟国民党、国民政府处理,比如苏联要求东北第三国不许来,不许参与东北的投资,什么都不行。而且苏联投资,股份要占到百分之五十一,这些当时是蒋经国去谈的,谈得非常艰苦,从这些能够看出,苏联人在需要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启动一下共产党、八路军,不需要的时候就把他们轰走。所以你看,关于东北内战时候的很多回忆录,对此他们什么说法都有,有的说苏联对我们多好,我们到了苏联以后,他们把仓库打开,服装、枪支、弹药任你拿。有没有这事?有。但是也有到了东北就被缴械了,苏联就给缴了械,而且东北局到了沈阳以后,被苏联司令给轰出来了,说你要是不走,拿坦克把你赶出去。为什么?你共产党不能进城,距离沈阳五十公里以外,愿意去哪儿都可以,反正不能进城,因为这个城市苏联方面是要交给国民政府的。

国共内战斯大林作壁上观,三次拒绝毛泽东访苏请求

到1946年5月之前,苏联就是需要中共的时候就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把中共甩在一边,中共成为其在外交上的一张牌,苏联的主要精力还是跟国民政府打交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们在远东地区的设想。一直到苏联要撤军了,这个谈判都没谈成,但是迫于国际压力,他们又必须撤了,这时候他们才跟中共讲,说你们可以接管所有的大城市,我们要走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指望国民党了,国民党都谈不下来了,他们此时期待中共如果能够控制东北就是最好的,他们进而再控制中共,所以跟毛泽东讲说,现在你可以占沈阳了,长春我也交给你,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全是你们的。但是为时已晚,这时候国民党军队早已经进入东北了,新一军、新六军马上就到沈阳了。四平街那一仗,明摆着打不过人家嘛,林彪那么能打仗也不行,他的部队就是不行嘛。所以说,沈阳中共都没敢要,说不去了,就交给国民党了,长春倒是进去了,没几天,一看架势不对,就撤出来了,怕被人包围,最后一直撤到松花江,这才稳住脚。当然南满留了一块根据地,因为南满你看这个地图能看出来,接着一个是大连、一个是朝鲜,朝鲜那会儿其实也是在苏联控制下,所以这个南满的部队打不过就往朝鲜跑,国民党就不敢追。

这个时候,苏联是真的想帮助共产党了,但是毛泽东已经对苏联很不相信了,我那个书里写得比较详细,因为翻来覆去好多事,把毛泽东给弄烦了,不知道斯大林到底是想干什么。所以苏联撤退了以后,当时中共中央提出一个口号,要建立东北自治共和国,当然这也是顺从了苏联的意思……其实当时美国人也劝蒋介石不要去东北,为什么呢?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美国人是承认苏联在长城以北的势力范围的,所以美国人也曾经劝过蒋介石,东北丢了就丢了,但是蒋介石不干,你想他当时是一国之主,这二战刚打完,这么大一块地成“匪区”了,所以蒋介石不干。国内战争这样就打起来了,至于苏联给中共的帮助到底有多大,这个争论非常大,但我个人看法,我觉得内战取得胜利,主要还是靠中共自己的力量。从军事上说,苏联撤退的时候确实留了很多武器,但都是日本关东军的,这个东西要跟美国运来的武器相比,那可就差远了。当然到底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现在没有具体的材料,也没有统计数字,中国没有,俄国现在也没找到。我大体认为,苏联对中共的援助肯定没有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援助多,因为租借物资的数量非常大,而且武器装备的质量也比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强。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可以看到,在中国内战开始的时候,中共跟苏联没有什么正式关系,不要说结盟的意向,甚至没有建立公开的直接的关系。苏联也非常避讳这个问题,暗地里当然希望中共能帮他一把,中共也希望苏联能帮他一把,但是公开的关系是没有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1947年到1949年,在这个时期苏联基本上是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这点跟美国差不多,美国叫“等待尘埃落定”,意思是现在看不清形势,到底是跟国民党还是支持共产党,咱们就都先不支持。还有一点,美国文件里面也这么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不说他们跟蒋介石结盟,他们对蒋介石解释说,我不能直接支持你、援助你,因为我要援助你,苏联就援助共产党,那就不是你们俩打,而是我们俩打了。苏联跟中共也是这么解释的,我们不能公开支持你,我们公开支持你们,美国就会公开支持蒋介石,那不就成美苏在中国打仗了。所以在1949年局势明朗化之前,美国和苏联都躲在后边。我看了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记录,它有一个目录,1945年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的问题或者做出的决议一共有四百多个,差不多一天得做一个决议,涉及中国的几个?四个。1946、1947、1948年都是五个,六个,就这么几个,而且还都是跟政府有关的,比如新疆的石油问题,东北什么问题,都是跟国民政府有关的,跟共产党有关的几乎没有。一直到1949年,突然就上升了,一下就七十个决议涉及中国问题,到1950年那就更多了,不算朝鲜战争,就一百二十个决议。从苏共中央做的这些决议就可以看出,在苏联眼中,中国问题的分量在1949年以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他们的重点不在这儿。包括1947年冷战爆发,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的时候,那个报告提到中国共产党就一句话,说中国共产党,还有希腊共产党,他们也在开展革命斗争。就这么一句,完了。中国内战当时打得多厉害,不提,那个时候苏联的主要关注点在欧洲。所以1947年、1948年毛泽东三番五次提出要去莫斯科,斯大林都没让去。1947年春天,开始苏联答应了,说你来一趟吧,我们派飞机接你去。然后八路军赶快在山西一个县的打麦场弄了一个简易的机场,什么都弄好了,斯大林又说,别来了,你太忙,你先忙你的吧。

到1948年5月份,毛泽东又提出来,说我今年必须得去莫斯科,因为现在整个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就要取得胜利了,那么取得胜利以后我们究竟怎么办,我要跟斯大林商量,我要向大老板汇报。斯大林说那行,你来吧。这边毛泽东准备了四大木箱文件,买了新帽子、新大衣、新皮鞋,什么都准备好了,斯大林突然来个电报,说还是别来了,我们这个政治局委员都要下去收麦子了,莫斯科没人。就是躲着毛,所以毛气坏了,说我就不相信苏联收麦子比中国革命的命运还重要!斯大林推到什么时候呢,推到11月20日,他说,那时你再来,那个时候我们就忙过了,有空闲了。其实,斯大林就是摸不准中国局势的变化,还不定会怎么样,毛泽东到莫斯科来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他怕惹麻烦。结果毛泽东那边就等吧,等到11月20日,到19日了,还没消息,毛泽东的自尊心受不了了,于是他先发了个电报给斯大林,说明天20日,原来约的20日我不去了,我太忙了。所以你看,其实,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一直没有真的下决心和对方建立一种关系。毛泽东这个时候倒是有这个想法,主要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毛泽东越接近胜利的时候,心里越没底,他不是打天下没底,他是坐天下没底。

辽沈战役结束的时候,我看到林彪和高岗联名给斯大林发一个电报,就谈论一件事,就是请苏联顾问来帮助管理沈阳。你看那个专家名单,一百多名专家,各行各业,什么都有,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国民党留下的人他都不敢用,我看陈云、周恩来他们跟苏联大使都有谈话记录,都讲的是说这些人不敢用,不可靠,怕他们破坏革命,怕万一哪个技术员破坏一下,把机器弄坏了,阶级斗争的那根弦还是绷得很紧。其实很多事也不是这样,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北京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当时就是按照反革命破坏追查的,最后实际上查出来就是安全操作违规,跟那没关系。当时是过去的官吏也好,技术人员也好,都不敢用,新的无产阶级的专家又没有培养出来,怎么办?只能靠苏联人,靠苏联专家。

斯大林答应全面帮助中共,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

中苏同盟到1949年的时候就开始加快了建立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因为1948年12月28日,苏联驻华大使馆给斯大林发了一个长篇的情报评估报告,做了一个总结,就是他们认为,那个时候解放军已经打到长江边上了,很快就要过江了,苏联大使估计说,现在美国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政治干预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他们要扶李宗仁上台,然后促进国共和谈,以此来掌握中国的命运。所以这个时候斯大林就有点着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来原先设想的是,长城以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现在共产党已经打到长江边上,那么整个北方都是共产党统治了。能不能打过长江是另一回事,但是长江以北全是中共的天下,如果这个时候美国人要插手,跟中共挂上钩怎么办?苏联大使馆的报告里面说,“据悉,美国人正在秘密和中共接触”,这样,斯大林就更着急了,苏联这个时候必须要关注中国问题了。

恰在这时,提出了国共和谈的问题。就是在1949年1月8日,国民政府发出了照会,要求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大国调停国共和谈,于是斯大林就抓住了这个机会。1月8日接到照会,1月10日他就给毛泽东发了封电报,说我现在接到了国民政府发的一个照会,要求四大国出面调停国共和谈。他说,你是知道的,苏联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中国需要调停的话,只有苏联有资格,美国他们在背后捣鬼,英国他们都不行。但是最终这个态度取决于你,中共掌握着主动权,国民政府是跟你谈的。所以他说,如果有人要问你,你应该这样答复他们……他就替毛泽东起草了一个回电,大体内容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个意思,什么苏联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但是如果需要调停只有苏联有资格,大概就这么个意思,给毛发过来了。毛泽东当然很不高兴,因为那时候毛泽东是最讨厌人家说和谈的,他给斯大林回信,说和谈这个问题已经嚷嚷了很久,那是美国人和蒋介石的阴谋,大家都看得出来,现在没有什么好谈的,要谈,我只跟下边的将领谈,傅作义、程潜,这个我可以谈,就是让他们投降嘛。所以你应该这样回答国民政府——他又给斯大林起草了一个回电,弄得斯大林很下不来台。这么多年了,都是他斯大林指挥别人,哪有这样的,这个毛泽东也太厉害了,居然替我起草了一个回电。斯大林又发了一个电报,他说你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是说非要你去和谈,我只是说,这个和平的旗帜你要抓在手里,不要被别人利用了。他说,你完全可以提出让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这样谈谈不成,要打你还可以打,但这个时候你就有理由了。说了那么一番话,铺了个台阶。毛泽东一看,也就下了台阶,既然这样,那我和你的意见是没什么区别的,其实我早就提出停战和谈的条件了,一共八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惩办战犯,第一个战犯就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李宗仁……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接受的。后来他们两个人来来回回,斯大林又来电报,说这样咱们俩没有什么争论的。最后1月15日,斯大林说,算了吧,你也不用来莫斯科了,斯大林很生气嘛,不知道毛泽东这个人怎么这样,说你不用来了,我派人去吧。

于是1949年2月,米高扬就到中国来了,到了西柏坡。当时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和米高扬前前后后谈了十二次,这十二次会谈记录也都公布了,解密了,所以你看,当时有俄国档案,中国还是没有,如果有,其实应该解密,因为很多谈话,要双方对照着看才比较准确,因为俄国人有时候记录不全,翻译也不准的。这些材料基本上讲的是什么呢?我看了这十二个谈话记录,都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向苏联表忠心,基本上就这个意思,说我们将来要走的道路就是苏联的道路,我们将来的外交政策、国内政策,我们都要向苏联靠拢,接受苏联的领导,按照苏联的方式……基本上讲的都是这种话。像毛泽东就讲,说我就是斯大林的学生,至少说了有三遍。但是米高扬基本上没有讲话,因为他就是来听。其实斯大林让他干嘛来了,就是让他看看这帮人究竟是什么人,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到底跟苏联是不是一条心,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所以十二次谈话前前后后大概有七八天,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什么都谈到了,回去一汇报,斯大林非常满意。但是这时候毛泽东还不知道斯大林对中国到底什么态度,因为米高扬基本上不讲话,他说我来就是作为代表来的,斯大林同志让我来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的想法,所以毛决定派刘少奇6月份秘密访问莫斯科。

这个时候,解放军已经过了长江,解放军一过长江,美国人就做了个决定,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没走。说要留一条线索,看看中共怎么夺取这个政权,然后将来伺机能够建立一些关系,后来国务院就批了,说那你就先留着吧,别走了,结果他没走,英国、法国几国西方国家大使都没走,国民政府迁广州去了,只有苏联大使跟着走了,西方这几个大使全留下了,就是要看中共。周恩来一得到这个消息,他也觉得这事有点意思,就让黄华到南京市委外办去负责这件事,因为黄华原来在燕京大学上学,是司徒雷登的学生,所以选择了他,让他跟这个司徒雷登接触,并且通过别人传话给司徒雷登,说你可以到北平来一趟,如果你到了北平,中共中央会接待你。

过去史学界对这件事情的争论特别大,就是说中国是脚踩两只船,说共产党这会儿脚踩两只船,不知道那边跟斯大林谈得怎么样,这边跟美国保持一种关系。当然现在随着材料越来越多,特别是档案文献,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留着这条线也是毛泽东的一个退路,就是万一跟苏联要是搞不好,你不能把话都说绝了,但是从现在看到的材料上,其实他基本上已经决定要跟苏联建立一种特殊关系,跟美国(保持联系)只不过就是不要把事情做绝吧。

司徒雷登当时也比较谨慎,又有些傲慢,他也没有太看重这件事,一直到6月23日的时候,司徒雷登给中共中央传了个话,说他要回国了。这时候黄华就给周恩来发了个电报,说司徒雷登说他要回国,那么在他回国之前是不是要提醒他一下,我们曾经邀请他上北平的这件事。当时周恩来就犹豫,就不知道这话该不该说,是毛泽东亲自在电报上加了一笔,说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还有北上来跟中共谈判的这件事,提醒一下这位司徒雷登,所以司徒雷登一看到这个,马上给国务院打电报,说现在中共邀请自己前往北平,去还是不去?

这时国务院还没有答复,因此司徒雷登的回电也说得很含糊、很傲慢,他说我们要去是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的条件:第一,不坐火车,我只坐飞机去。第二,我只坐美国的专机去,你们同意不同意?这就耗时间嘛,等家里答复嘛。这是几号呢?这是28号。但是就在前一天,27日,刘少奇就到了莫斯科,而且刘少奇一到莫斯科以后,斯大林早就准备好了,看6月27日他们的谈话记录,斯大林说,少奇同志,你到莫斯科有什么事情吗?刘少奇拿出一个大单子,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要钱,要枪,要炮,要钢铁,要海军,要空军……斯大林马上回答,这个我全给你准备好了,一件事一件事跟他说,这个钱给你多少,枪怎么回事儿,海军办军校,包括上海排雷好多事,苏联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了。刘少奇一看当然高兴了,斯大林是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都给。刘少奇那个单子里面没有新疆问题,是斯大林主动提出来的,说这个新疆你们怎么不赶快占领,说新疆有石油,又有棉花,都是战略物资。刘少奇说我们倒是想去,可怎么去?大老远的,那好几千公里呢,我们又没有这个交通工具。斯大林说这个怕什么,汽车我给,我还可以提供飞机嘛,你们可以坐飞机去。

后来一野的部队进疆,一个军全是坐苏联飞机去的。所以28日早晨刘少奇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一看,心里就踏实了,斯大林表态了嘛,要什么给什么,而且还不光是表态了,这事就着实了。正在这会儿黄华的电报来了,说司徒雷登要坐飞机,又要坐美国的什么专机,毛泽东拿过来又批了一笔,告诉他爱来不来,来了也没有什么好谈的,跟着两天以后发表了一边倒的宣言,宣布向苏联一边倒。

到7月1日的时候,毛泽东公开表露了中共的这种态度,从政治的角度上看,中苏结盟是没有大问题了。双方都需要对方,中共肯定需要苏联,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中共中央越感到需要苏联的帮助。对斯大林来讲,他也是这样,眼看中共要夺得天下,能不能控制住中国那就要看他和中共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来了一个大转弯,全面援助中国。这些看苏联档案就能看得非常明显,1949年4月以后,苏联对中共的援助不管是金额还是项目,一路上升,而且过去从来不通过政府做决议,现在部长会议主席也做决议了。部长会议做决议,就说明这个行为带有政府性质了,带有公开的性质了。但是,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双方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如果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的政权,他们会不会继承1945年那个条约呢?对此斯大林心里没底,因为苏联的利益都在那个条约上,只有1945年的条约才能保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他不知道毛泽东这个人会怎么想这件事。当然,毛泽东其实心里也在想这个事,他也在琢磨斯大林会怎么处理,所以1949年2月的时候,双方就开始摸底,看对方怎么想。

先来看毛泽东怎么讲这个话的,有一次,大概2月2日,谈到将来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怎么管理的问题时,毛泽东突然冒了一句,他说中国共产党是支持外蒙古独立的,当时是为了革命,因为我们要革命嘛,我们革命就是要推翻旧的统治,那么旧的统治、旧的政权越分崩离析,我们不是越容易取而代之吗?是吧。但是我们要真的取而代之了,你们都分出去怎么行,那我管谁去?所以毛泽东说,现在革命成功了,请斯大林同志考虑一下,为了蒙古民族的统一,是不是能够让外蒙古回到祖国的怀抱,就把这事提了出来。当时米高扬答复,说这怎么可能呢,外蒙古已经公投了,宣布独立了。然后他就赶快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斯大林,斯大林一听,立刻写了一个回电。

斯大林比毛泽东还聪明,斯大林说,请转告毛泽东同志,现在有很多人在谈论蒙古民族的统一问题,他们想把内蒙古统一到外蒙古去,我不同意这样做,因为这样对中国不利嘛。当时在旁边谈话的任弼时说不可能,不可能,说我们内蒙古三百万人,外蒙古一百万人都不到,要统一肯定是他们统一过来。但是毛泽东听懂了,说咱们就别提这个事了,你再提这个搞不好内蒙古再出去,所以毛泽东就把任弼时给拦住了,一摆手,哈哈一笑,说中国共产党以后再也不提蒙古问题了,这事就过去了。

蒙古问题苏联态度特别强硬,这个毛泽东心里明白了,但是这1945年的条约能不能动动呢,他不知道。所以刘少奇去莫斯科的时候又提出这个问题,7月4日,中共中央给苏共中央有一个书面报告,很长,其中有一段就是讲中苏关系,说到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面是这样写的,说中共中央考虑有三种办法来处理,第一,宣布废除,另立新约,其实这就是中共的想法。第二,宣布保留,中共新政权继承这个条约,这就是斯大林的想法。第三,暂时保留日后修改,这就提出一个妥协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请问斯大林同志,您同意哪一种?我看那个报告上斯大林画了一个大圈,说这个问题等毛泽东同志到莫斯科来再谈。没谈,刘少奇就回来了。所以毛泽东就心里打鼓了,说这么个大事,还是要尽早解决。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以后,毛泽东就开始策划去莫斯科,去之前,他还在试探斯大林的底牌,给斯大林写信,说这次我要去,一方面是给你祝寿,另一方面我想跟你谈谈这个同盟条约的事,你看怎么样。斯大林没有搭理他,过了好几天斯大林不回电,毛泽东又让驻苏联大使转弯带话,说这次主席来,就是要谈同盟条约的事,苏联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最后毛就说,你要是同意谈判,我和周恩来我们俩一块儿去,你要是不同意谈判,我一个人去,你就告诉我是我一个人去,还是我跟周恩来一块儿去。苏联还是没答复,所以毛泽东到莫斯科之前都不知道这次去能不能谈这个事,谈成什么结果都不清楚。

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乘兴而去但遭遇冷落

毛泽东后来就只能只身前往,带着陈伯达、汪东兴去了。12月16日到了,当天晚上毛泽东就跟斯大林举行了会谈,一谈就谈崩了。你看那个会议记录,毛泽东上来就问,说我来莫斯科之前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会议,我们认为关于1945年的条约……这话没说完,斯大林就打断了他,说你来之前苏共中央也召开了一次会议,我们认为1945年的条约必须保留,然后就开始解释,什么涉及雅尔塔体系、日本问题、英国问题等等,说了半天,毛泽东气得半天没说出话来。折腾来,折腾去,谈来谈去,快谈完的时候,毛又突然提出来,说斯大林同志,周恩来同志想到莫斯科来一趟,你看行不行?斯大林想,又来了嘛,说,你找周恩来有什么事我不知道,我反正不找他。所以毛泽东回来以后立刻给刘少奇发了个电报,说今天跟斯大林会谈的结果不好,斯大林态度非常强硬,这件事以后怎么办,请你和在京政治局委员商量一下。两天以后刘少奇回电,说我们商量了,既然苏联态度这么强硬,就算了,以后就不谈了,给他祝寿完了你就回来吧。

祝寿的时候,斯大林七十大寿,来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共产党国家的,斯大林把毛泽东的地位抬得非常高,毛跟斯大林两个人站在中间,旁边是苏联的政治局委员,再旁边才是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所以毛地位非常突出。当然他也是最大的一个共产党的领导人了,除了苏联,中国那会儿是最大的一个共产党。但是斯大林就是不跟毛泽东谈这个实质问题。所以庆祝会开完了,各国领导人都走了,毛泽东不走,每天给斯大林拨电话,说要跟你谈,斯大林开始躲着,后来说算了,谈一次吧,24日谈吧。对这次会谈结果,毛泽东寄予很大希望,又给刘少奇发了电报,说斯大林同志终于同意和我谈了,估计这次就有结果。没想到24日那次谈话——这个谈话记录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只是看到当时的翻译师哲回忆录里讲,谈了日本问题、朝鲜问题、越南问题,说了一圈,就是没谈中苏同盟条约的事,然后就散了。这下毛泽东气坏了,就待在屋里不出来了,原来安排的什么参观地铁、集体农庄,不去了,说是头疼,一天两天三天,一下一个星期过去了,一点声音都没有,斯大林就着急了,说毛泽东你怎么能这样呢?现在英国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毛泽东被斯大林软禁了。

王稼祥想了个办法,就是以答记者问的方式来出场,因为毛泽东跟斯大林说病了嘛,既然病了,就以这个笔答的方式,1月2日登在《真理报》上了。人家记者问,毛先生,你到莫斯科来干什么了,意思是人家祝寿完了都走了你怎么不走?毛答,我到莫斯科来除了给斯大林同志祝寿以外,还要和苏联政府讨论《中苏同盟条约》和签订新的《中苏同盟条约》的问题,一下就把这个事给公布出来了。第二句话,人家记者问,那您什么时候走啊?毛答,那就看谈判的结果了——谈不好还不走。当天晚上斯大林就派莫洛托夫来见毛泽东,说斯大林同志答应废除1945年的条约,跟您签个新条约。这下毛泽东满意了,一个电报打回去,周恩来,马上准备,五天以后到莫斯科来。然后毛泽东就去参观了冬宫,看了芭蕾舞,剩下事不归他管了,就是周恩来的事了。

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没有想到,斯大林这个半个月期间可没闲着,因为周恩来路上就得走十天。1月6日苏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条约起草委员会,把这个新条约从头到尾整个搞了一遍,包括中苏同盟条约、旅顺大连中长路协定、贷款协定、专家协定、商贸,等等,一共十三个文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关于旅顺大连和中长路的协定,基本上照抄了1945年条约的内容。所以到周恩来到了以后,1月23日双方一谈判,苏联把那个文本往桌上一放,中国人才傻了,这不是还是1945年那个吗?就是换了个名字嘛,所以毛就很生气,给扔了,告诉周恩来咱们自己搞一个。原来那个条约是讲中长路双方共同占有、共同经营,但管理是由苏联管中国长春铁路,整个旅大地区是苏联租借区(条约区),旅顺港是苏联租用三十年,军港,这是1945年的。那么1950年苏联改的,除了把租用旅顺港三十年改为签订对日和约以后归还,其他的基本上没动。

那么周恩来起草的协定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此协定签字之日起,苏联要立刻归还大连的行政权,无偿归还所有的财产,然后,对日和约签订或到1952年底,苏联要无偿归还中国长春铁路和旅顺港。因为对日和约能不能签订,什么时候签订,谁也不知道,所以中国又加了一条,到1952年底,就是两年以后,必须得都还给中国。1月26日,中国就把这个《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的草案交给了苏联,译成俄文,斯大林看完了以后气疯了。我看了斯大林批的那个文件,是翻译成俄文给斯大林的,一共四页纸全是横杠,要不然就是叉子,不是叹号就是问号,末尾,就剩三行字,最后签了个字——斯大林,我不同意。

但是1月28日,就是两天以后,当苏联把这个修改完的文本交给中国的时候,所有修改的痕迹都没了,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就改了几个字。为什么?旅顺大连港,就是关于东北的这个协定,其实是保证苏联在远东最核心的利益的。那么斯大林为什么还会同意中国的这个方案呢?主要是美国人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美国——刚才我们一直没讲美国的态度,在国共内战的时候,美国就奉行一个“等待尘埃落定”的政策,到了1949年底,这个尘埃已经落定了,国民党政府12月8日迁到台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中国大陆已经被共产党占领,再清楚不过了。那美国怎么办?其实美国原来一直有两种意见,军方是想支持蒋介石,但是国务院就是要坐山观虎斗,看最后结局再说,认为不能过早出招。

到了1949年底,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毛泽东已经到了莫斯科了,美国的艾奇逊就提出一个想法,说军方要支持蒋介石,保护台湾,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为什么呢?他说你得想想美国的敌人是谁,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人,是俄国人,如果美国把所有在远东的力量,兵力、财力都用来对付中国人,让苏联人坐山观虎斗,咱们傻不傻?所以他说美国现在政策的出发点是分裂中苏,不能让中苏结成同盟,得把共产党拉到我们这边来,至少也要让共产党保持中立。美国总统一听,说有道理,这想法比较合理,但怎么办呢?现在毛泽东都已经去了莫斯科了。艾奇逊说这很好办,出卖蒋介石就可以了。他说现在毛泽东最想要的就是台湾,你把台湾让给他,他一定对美国感恩戴德,他就不会跟斯大林了。他说苏联给了中国什么?中国的土地都是俄国人给弄去的。杜鲁门说有道理,但是怎么告诉毛泽东呢,毛泽东已经写了《别了,司徒雷登》,在中国也没有美国的代表了,没有渠道。杜鲁门说我来吧,于是,1月5日杜鲁门发表公开声明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对台湾没有任何野心,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那是中国内战的继续,跟我们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艾奇逊还担心自己没说清楚,过了几天,1月12日,他又在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了一个长篇讲演,讲中美友谊史,说自古以来中美的关系多好,在困难的时候美国援助了中国,说你看列强在中国都有租界地,有美国的吗?没有。二战的时候谁帮助中国的,不是我们美国吗?还有什么租借物资、远征军等等。中国同胞,你们再想想,谁在欺负你们,东北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里去了?外蒙古谁给弄出去的?还有新疆,是谁在给你们捣乱?

这个声明是公开发表的,斯大林一看,气坏了,立刻把毛泽东叫来,说艾奇逊这个讲话你看没看过,毛泽东说我还没看到。斯大林说我都给你翻译好了,你赶快看。除了这些,美国还到处散布谣言,现在美国档案都解密了,可以看到当时他们是怎么去散布谣言的,比如艾奇逊给美国驻法国大使发了个电报,说鉴于毛泽东现在被困莫斯科,你们要通过适当的渠道散布如下消息,第一就是毛泽东被斯大林软禁了;第二,斯大林向毛泽东要几个战略城市,天津、青岛,中国不给,所以谈判陷入僵局;第三就是苏联向中国要三百万劳工,中国现在拿不出来;还有最重要的是,因为毛泽东长期不在国内,朱德跟刘少奇打起来了,说刘少奇是亲苏的,朱德是亲美的……到处散播流言飞语。苏联当时也收集到很多情报——包括从中国上海传来的,什么民主党派对苏联不满等等,所以斯大林承受很大的压力,他面临一种选择:或者接受毛泽东的方案,或者让毛泽东空手而归。如果让毛泽东空手而归的话,那自然美国的计谋就得逞了,所以面对这样一种很被动的选择,斯大林只能吞下这个苦果。

中国出兵朝鲜后中苏同盟才真正建立起来

就这样,《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签订了,但是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斯大林对毛泽东是极其不信任,说这人太难对付了,过去老说他是亚洲的铁托,他可比铁托厉害多了。1948年苏南冲突的时候,斯大林就是让铁托到莫斯科来一趟,谈个话,缓和一下气氛就完了,铁托没做什么事,就是瞒着斯大林往阿尔巴尼亚派了两个师,结果铁托是死活不敢到莫斯科去,去了被扣下怎么办?毛泽东的胆子多大,来了就不走了,而且逼着斯大林签了这么一个新的条约。我仔细看了后边所有的档案材料,发现,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苏联的谈判,整个外交谈判全部翻盘。原来答应,派到中国的苏联专家,所有的费用中国只负责给他们相当于中国同等人员水平的工资,其他的所有费用都由苏联自己承担,现在都改了,全部是由中国承担;还有关于汇率的问题,等等,苏联做了很多手脚,原来这些条件都非常优惠,后来都不行了,心态也不一样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也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发动朝鲜战争。我们刚才讲到1月28日斯大林把中国的条约文本批回来了,30号他就突然给苏联驻朝鲜大使发了一份电报:请转告金日成同志,我同意他的计划,但这件事要做得非常周密,请他到莫斯科来,我与他当面谈。两天以后,2月1日又发了一封电报:我昨天说的那件事十分机密,不得告诉任何人,括号——包括中国人。

从1949年3月金日成就想发动这场战争,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祖国统一,斯大林一直捂着,不同意,但是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突然开放了绿灯,为什么?下边就是我的推断。我分析,必定和中苏同盟条约有关系,因为我们现在看的文件,到1949年底的时候,斯大林还在责骂苏联大使,说你们没有把朝鲜的事情管好,现在朝鲜出乱子,不能让他们酿成大祸,一直在压制这个金日成。一个月后,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弯,这就要仔细想一想,这一个月当中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就两件事,一是毛泽东到了莫斯科逼着斯大林签了一个条约,再一个就是美国公开发表了对华政策演说,从外交上看,就是这两件大事。所以我判断这件事必定跟朝鲜战争有关。那么这个关联在哪儿?就在这个出海口和不冻港上,因为从地图上你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苏联失去了辽东半岛,那么能够在亚洲保留一个出海口和不动港的就是朝鲜半岛,就是当时的南朝鲜。这点苏联人早就知道——不是苏联人,是俄国人,尼古拉二世的时候,俄国的考察团就对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进行了水文地理的考察,最后写报告给尼古拉二世,说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都可以作为俄国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都有不冻港,就是看您选择哪一个了。后来沙皇御笔一批,选了大连,名字都是尼古拉二世给起的。所以到这个时候,要是失去辽东半岛的话,那么用朝鲜半岛来顶替辽东半岛的这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谁都能想到。其实1945年9月,苏联外交部也给斯大林写过报告,也是讲朝鲜半岛几个港口的重要性。

如果到1952年中国逼苏联太平洋舰队撤离了旅顺港的话,南朝鲜就可以替代,但是万一要不顺利怎么办?要是不顺利,真的在战争的状态下,中国一定会把苏联海军舰队留在旅顺,因为中国没有海军,你能让他们走吗?他们走了,旅顺港不就空了吗?那么就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运输线的问题,中长路的问题。所以2月2日,米高扬找了周恩来,说要签一个补充协定,什么内容?如果远东地区发生战争或有战争的危险,苏联军队可以无偿地使用中长路,后来经过谈判周恩来也同意了。其实斯大林当时的设想就是,如果朝鲜战争进展不利,在这样一种战争危急的情况下,中国必定请苏联军队,苏联海军留在旅顺港,同时,苏联军队可以控制中长路,仍然可以把辽东半岛这个出海口留在苏联的手里,这样,苏联的整个战略利益,在东亚的这种战略安排,还可以照旧实现。我想,这就是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一个根本原因。

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详细讲战争爆发的过程了,但这时中苏同盟只是一种形式,还是纸上的东西,因为斯大林并不相信毛泽东,所以他开始跟金日成讨论的时候要背着毛,一直躲着毛,直到5月份,马上就要开战了,斯大林才对金日成说,你到北京去一趟,去找毛泽东,为什么?斯大林说,万一要是出了事的话,苏联是不可能向你们朝鲜提供帮助的,那个时候就得找中国人。后来果然就出了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其实从7月份开始毛泽东就想出兵,那个时候金日成打得非常顺利,一直打到釜山,百分之九十都解放了,当时毛泽东就讲了,说你现在最危险的就是后方,被人抄后路,你应该把重兵调过来,如果你调不回来,我调兵上去给你守后方,金日成觉得也是,他也觉得确实很危险,但是斯大林死活不同意。我看这个档案材料,从7月到9月,中国至少三次提出要出兵,斯大林就是不让去。这是为什么?苏联同意发动这场战争,是因为他们想要控制朝鲜半岛。如果中国派几十万人去,仗是打赢了,但这朝鲜半岛归谁了?斯大林不是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了吗?所以他一直压着,不让中国出兵,但是到了10月份,就是仁川登陆以后,局势急剧下滑,朝鲜人民军全军覆没,没人了,如果这时候美国要是越过三八线,控制住整个朝鲜半岛,那就不仅威胁到中国东北,还会威胁到苏联整个远东地区。所以这时候斯大林要求中国立即出兵,他跟毛泽东说,你不是一直想出兵吗,我看现在是时候了,你赶快去吧。当然,这个过程也很复杂,没有时间细讲,但到最后一步是什么,就是苏联空军出动的问题。毛泽东之所以最后说服了彭德怀,让他挂帅出征,就是因为斯大林原本答应苏联出空军,中国出陆军,中苏联合起来跟美国人打。但到了10日,周恩来和林彪到了莫斯科以后,后来又到了黑海,跟斯大林一谈,斯大林含糊了,说要不然你们先去,中国陆军先去两个月,苏联空军最迟两个半月以后就上。周恩来当然不干了,两个半月这仗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说要不然我们再等两个半月,斯大林又不高兴了,说再等两个半月金日成早就完了。周恩来说,要去咱们一块儿去,可斯大林坚持中国先去,苏联空军后去,就是不相信中国嘛,他们怀疑,中国真是要去吗?会不会他们一帮人过了鸭绿江,我们飞机一上,他们就掉头回来了?这样苏联出兵成了既成事实了,也改不了了。斯大林主要是不相信中国人。最后,就是你们也不去了,我们也不去了,牺牲北朝鲜,让金日成到沈阳建流亡政府拉倒。

对斯大林的这种态度,林彪激烈反对,说你把金日成弄沈阳去,这不是引火烧身吗?本来美国人没想打我们,你把金日成安到沈阳,这不是找事嘛,还建议斯大林,让金日成留在山里打游击,牵制美国人怎么样?这个当然斯大林没答应,最后就达成一个协议,放弃北朝鲜,中国不出兵了,苏联也不去了,然后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给毛泽东发了个电报: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放弃北朝鲜,建立流亡政府……这个时候毛泽东就琢磨了,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结果,需要考虑是不是斯大林真的要放弃,还是斯大林生气了。开始毛说,既然如此,那就照你们的意见办。晚上9点50分,毛泽东又发了一个电报给斯大林,说我已经下达了撤销出兵的命令。但是第二天他又改主意了,当然,毛是怎么想的我们现在也不太清楚,很显然,他是认为斯大林还是想要让中国出兵的,说不出兵那是赌气,我想毛一定是这么判断的,所以13日他又给斯大林发电报,说我们还是决定出兵,而且告诉周恩来,说政治局在此讨论,还是决定出兵,但是你要跟斯大林讲,就说我们先去是我们先去了,但是苏联空军两个月后、最迟两个半月后一定要出动,不能涮中国人。好,15日斯大林答复,说苏联空军出动是可以的,但是苏联空军不会越过鸭绿江,我们只保卫中国的领空。周恩来一下就傻了,说我们在朝鲜打仗,你不过鸭绿江算出兵吗?17日回来跟毛一汇报,彭德怀先发怒了,因为这事决定以后,我看十三兵团给中央军委写了几个报告,讲的都是空军的问题,因为中国打仗从来就没有空军嘛,这次要跟美国人打,美国空军多厉害,没空军这仗怎么打,所以就老问,跟中央问这个事。所以毛泽东也知道,这事关系到中国是否能出兵、出兵成败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武器装备是解决了,苏联答应提供没问题,但是空军怎么办?

现在就是最后关头了,那就是:如果你自己去,你去还是不去?18日毛泽东就面临这样一个选择,你去可能就被人打得稀里哗啦。为什么当时所有中国的军事将领都反对出兵呢?就是他们没有胜利的把握。你出兵干嘛去,你不是出兵要打胜仗吗?没有谁说我们决定发动一场战争,我们一定要打败,除非战术上诱敌深入,那叫诈败。所以所有中国领导人,他们不愿意出兵就是因为没有取胜的把握。武器装备又不如人,人家海陆空三军,我们就只有陆军,而且这陆军还没有打过现代战争。当然,后来就是因为没有打过现代战争,头两仗才赢了。所以大家心里都没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为什么还决定要出兵,这就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的判断,因为毛泽东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打败了也要去,那我想,他一定是对这些军人说的,就是都怕打败仗,但是打败了也得去。你琢磨一下这话是什么话?意思就是军事上的胜败不是主要的,关键就是去还是不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做给斯大林看的,要向斯大林表示中国共产党还是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一员,中国共产党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所以我想,毛泽东对中国的安全的保障,对新中国共产党新政权是否能巩固下来,他是寄希望于中苏同盟条约的,而不是寄希望于出一支军队来保卫鸭绿江,那是一个小的安全,大的安全是在朝鲜战争这种背景下,可能会导致共产党刚夺取的政权得而复失。蒋介石蠢蠢欲动,反攻大陆,国内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到处活动,反革命分子也跳出来,经济一片衰败。共产党又没进过大城市,上海那会儿,1950年是最乱的,杨树浦发电厂被炸,然后整个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你单单靠志愿军出兵就能够保证安全?所以我想,毛泽东他一定会这样想问题,那就是真正能够帮助中国、帮助中共巩固政权、保障中国安全的,是中苏同盟这样一个政治框架,是苏联对中国巨大的援助,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本人的信任的基础上的。所以他一定要做这件事,做了这件事或许就能取得斯大林的信任,那么中国想要的东西就都来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推断,毛泽东也不写日记,他也没写为什么这样考虑,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前前后后发生的这些事进行推断,可以证明的是,中国19号出兵,25号就跟美国人打起来了,28号斯大林就下了命令,苏联空军立刻出动,而且可以过鸭绿江。以后,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朝鲜战争空军基本上都是苏联打的,志愿军空军1952年才参战,而且都是外围作战,主战场都是苏联空军打的。而且苏联的援助随之开始大批地运到中国,光米格-15比斯式飞机,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就给了三百九十多架——白给的。网上传说斯大林感动得流了眼泪,我在材料里没看到过,但是我看那些电报能感觉到,斯大林确实被感动了,就是毛泽东会在这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明知道出兵很可能会打败仗还是去。我就说,一个是双方谁也没想到,美国人没想到中国会来人,放心大胆地往前走,麦克阿瑟圣诞节要回家,让步兵往前赶,结果正好志愿军过来,两边走乱了,美国人怕乱,中国人可不怕乱,原来就都是乱的嘛,所以穿插、包围,一下把美国人打蒙了。同时,国内的经济援助也是大量到来,所以我个人认为,毛泽东这个判断还是正确的,他达到了他的目的。也有人们说,中国当时出兵朝鲜并不明智,因为最后战争损失太大,代价太大。代价太大也是一个事实,确实有点得不偿失。其实你到第二次战役打完或者第三次战役打完就结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会儿中国是全胜,而且除了冻伤的,几乎没什么损失。但是,后来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到了1951年1月,毛泽东给斯大林打电报,说美国人不过如此,不怎么样,还不如日本人呢,说我一次消灭他一个军没问题。这时候晕了,头脑发热,最后才造成这个结局。所以我说,我们不能用三年以后战争的结果、这个代价来评估出兵朝鲜的这个决策是不是正确的,或者讨论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那就是中国出兵以后,中苏同盟才真正建立起来。在此之后,到斯大林去世之前这一段时间,就是1950年到1953年,斯大林在各个方面都非常支持中国。当然,也是因为毛泽东在朝鲜掌握了主动权,中国一百多万军队在那儿,所以基本上是毛泽东说了算,斯大林都是支持的态度,中国提出的要求斯大林基本上也都满足了。也就是说,中国出兵朝鲜才最后奠定了中苏同盟建立的这个真实的基础。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