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往事勾沉

学者批评清末改革“太积极”

2014-06-25 23:20 小君

摘要:一般对清末改革的批评,多集中在当局者并无诚意等层面。

杜亚泉批评清末新政:不是做的不够,而是做得太多了

清末最后十年,为应付内忧外患,曾启动立宪新政,但终究未能挽救清廷的覆灭。一般对清末改革的批评,多集中在当局者并无诚意等层面。但在亲历清末民初之大变局的学者杜亚泉看来,当局有无改革诚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方案本身,有没有可行性。

杜亚泉认为:在清末新政改革这件事情上,不是当局做得不够,而是他们“太积极”,做得太多了。其理由是:“一国政府之本分,在保全社会之安宁,维持社会之秩序,养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顺其发展之进路而勿障碍之,即使社会可以自由发展其活力而已”,国家应该发展教育,但“不必自为教育家”;应该发展经济,但“不必自营农工商之业”。①

《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

在杜氏看来,“国运之进步”与“政府之强大”是两码事。若不理解此点,“贸贸焉扩张政权,增加政费,国民之受干涉也愈多,国民之增担负也愈速。干涉甚则碍社会之发展,担负重则竭社会之活力”②,社会没了活力,国运也就完了。综而言之,“若谓社会之进步,必仰政府之提携,不如反而言之,谓政府之进步,仰社会之提携,较为确当。”③

基于此种理念,杜氏在反省清末新政时,认为许多举措不合时宜。如邮传部、农工商部多属“虚设”;警察制度徒然“模拟他国”,耗费巨大,但不合国情,巡警遍布乡村,却“终日植立,无所事事”;办理新式学堂,则孜孜于制定“繁密条例”……这些具体意见是否合理,或可商榷,但杜氏认为改革伊始,应“立法于简,其后可繁”,确属真知灼见。可惜清末新政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启动之初,即“立法于繁”,终于搞到官吏无从措手,百姓难以存活之窘境。

批评清末地方自治:徒慕虚名,项目应有尽有,变成敛财盛宴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乃是知识分子和朝野政客竞相鼓吹的流风,几乎到了无人不谈“自治”,无事不可“自治”的地步。但在杜亚泉看来,“自治”是好东西,但却坏在“徒慕自治之虚名,而不求实际上的利益”上面。本身中央也好,地方也罢,人才、经费均极有限,却“忽增此无数之自治机关,而欲其于学务商务农业工业与夫工程卫生,均各措置合宜”,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④

杜氏回顾:晚清的自治章程,所列举的自治项目,可谓“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举凡自治所可为之事,悉搜罗而并列之”⑤,既不区分缓急,也不安排先后。其结果就是:办哪一件事,不办哪一件事;哪一件事快办,哪一件事缓办,并不依据人才、经费、收益等客观条件,而全看对自治办理者个人是否有利可图。晚清自治运动,多演变成地方绅豪的敛财盛宴,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杜氏这种摒弃“改革真诚论”的批评思路,对今人多少仍应有其借鉴价值。

1901年,清廷派醇亲王出使欧洲,仪仗队行进在上海南京路上

注释:

①②③杜亚泉:《减政主义》,东方杂志第8卷第1号,1911年3月。④⑤杜亚泉:《自治之商榷》,东方杂志第12卷第2号,1915年2月。

责任编辑:小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