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往事勾沉

甲午沉舰“致远”号打捞复建始末

2014-09-15 16:30 小君

摘要:甲午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创痛是刻骨铭心的。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人与一艘舰的名字,让许多中国人难以忘怀,那就是邓世昌与“致远”战舰。

在黄海海战中冲向敌舰的致远舰(绘画作品)

在黄海海战中冲向敌舰的致远舰(绘画作品)

  甲午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创痛是刻骨铭心的。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人与一艘舰的名字,让许多中国人难以忘怀,那就是邓世昌与“致远”战舰。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5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驾舰冲向日本“吉野”舰欲与之同归于尽,但不幸被日舰击沉。

  一百多年过去了,在海战旁的大鹿岛,有了一座邓世昌墓,而沉在海底的“致远”舰何日能重见天日?却成了许多人心中解不开的结。

  大鹿岛上流传的故事

  大鹿岛,位于辽宁东港市大孤山东南约19海里的黄海北域,是我国领海北端最大的岛屿。甲午海战时,它离海战战场最近,见证了北洋水师的这场悲壮一役。

  今年66岁的于开臣老人,在大鹿岛长大,从小就听岛上的老人们讲述当年海战的故事。1894年7月,中日爆发甲午战争。9月17日上午,清北洋水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增援朝鲜任务后,由大东沟的黄海海面准备向旅顺返航时,与日本海军相遇,中日战舰在大鹿岛西南2海里至20海里的海面上开战。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

  “当时正刮南风,烟雾和硝烟一起把大鹿岛整个就是弥漫了,什么也看不到了,只能听到炮声。”于开臣讲起了当地传下来的甲午海战故事。海战结束第二天,有三名幸存者和多具尸体在海上漂浮,老百姓一看,都是穿着清朝的服装,知道是我们的战士,救下幸存者后,将牺牲的士兵尸体掩埋在山上。

  当年“致远”舰沉没的地方,就离岛上十几海里。于开臣说,有老人依稀记得,最初“致远”舰的主桅在海水低潮时,会露在海面上,后不知道被什么人锯掉变卖了。1937年前后,当地渔民曾目睹日本人引爆雷管,在“致远”舰沉没海域拉走浮出海面的枪、炮。1938年,日本人又想将船炸掉,变卖钢材。在铺炸药的时候,从日本来的潜水员意外死亡。之后他们雇了一位中国潜水员名叫王续年(音)。王续年在海底铺设炸药进度缓慢,日本人觉得不够工钱,就撤了。

  于开臣听村里的老人讲,日本人撤了以后,王续年并没有走,因为他潜水时看到船上有一具遗骨,外面套着清朝管带的官服。王续年推测,当年在“致远”舰上,能穿这样官服的人,只有邓世昌。后来,王续年和几个老渔民,把这具尸体请上岛。安葬在大鹿岛东山北坡上,这里就是如今的邓世昌墓。苍松掩映下,墓后照壁上“甲午英烈永垂不朽”几个遒劲的大字特别显眼。

  从五年前开始,于开臣就在墓地山脚下盖了个铁皮房,专门守护着邓世昌和甲午海战无名英雄墓。每天一大早,于开臣就上山清扫墓地,守护着这些英烈们。曾有人质疑,墓里的遗骸是否真是邓世昌的遗骸?于开臣老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无论墓中人是不是邓世昌,都不重要。“我守护的,是他所代表的甲午英烈们拼死搏斗、为中华民族捐躯的精神。”

  三次打捞“致远”舰未果

  张宗义,现丹东大鹿岛村委会主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他,对邓世昌和“致远”舰同样有着很深的情结。他介绍说,作为离海战最近的岛,村里特别希望在守着邓世昌墓的同时,将“致远”舰打捞出海,以教育后人,慰藉英灵。为此村里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打报告,并筹集资金,希望能为打捞工作做些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三次试图打捞“致远”舰,但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现。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在1988年,辽宁省文化厅曾筹集了资金,来到大鹿岛,在进行探摸时,一名潜水员因氧气管接触不当不幸遇难,打捞的事也就只好搁浅。

  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打捞,已探测到海战区域包括“致远”舰在内4艘战舰大致位置,但由于资金等原因搁置;1997年,江苏一家公司中标打捞,历时122天实地打捞未果,却引发了一场官司。

  对于“致远”舰的最后一次打捞,岛上不少居民仍记忆犹新。“当时从岛外来了四五十人,携带着探测仪,他们征用了岛上30艘渔船,直接参与的岛民有五、六十人。”据于开臣回忆,海上搜寻开始后,渔民手持绳子、杆子等工具在大鹿岛西南海域方圆约20海里的区域内不停作业,但除了偶尔捞出一些铁器外,没有更多收获。

  如今,随着潮起潮落,不但探摸“致远”舰的准确位置很难,将已经沉入淤泥之中的“致远”舰打捞上来更非易事。辽宁省一位文物专家不无忧虑地表示,现在“致远”舰已经陷到淤泥下很深,而且以黄海的水文、水下生物而论,无论哪家公司和考古队进行推沙、打捞工作,其难度都可想而知。而即使打捞出来,作为文物如何保存,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这艘战舰在出水后,将很难保持它的恒温恒湿环境,尤其是船上的木制文物最容易发生干裂变形,尽管现有技术可以将湿木头变成干木头,但这需要时间。此外,由于海水长期侵蚀,舰体内部已经浸入了大量盐分,甚至还会遗留下大量的微生物,因此舰体出水后几天内,它的表面就将受到严重腐蚀。

  民间合力重造“致远”舰

  打捞工作停滞了17年后,在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到来时,辽宁当地媒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全国的关注——“由辽宁民间投资3700万元,按北洋水师‘致远’舰建造的‘致远’纪念舰,目前正在紧张建造中。预计‘致远’纪念舰将于今年9月下水,在其附近还将建立甲午海战纪念馆”。

  7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位于黄海之滨的辽宁丹东港。丹东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北洋舰队“致远”纪念舰,正在分段建造中。当天气温近30摄氏度,在焊接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的汗水不时滴落在钢板上。据一名工人介绍,重建工作5月5日正式开始,为了赶在9月17日(“大东沟海战”爆发日)之前完工,纪念舰制造工人已达200多人,工期紧迫。

  宋沛然是此次建造“致远”纪念舰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告诉记者,丹东大东沟作为甲午海战的爆发地,至今无一处纪念六百多名殉国将士的场所,一直是当地民众的遗憾。重新打造一艘纪念舰,就是要弥补这一遗憾,希望它成为丹东乃至全国一处弘扬民族精神的纪念场所。

  提起建造的过程,宋沛然说可以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因为“致远”舰是唯一一艘建造图纸无法找到的北洋舰队的战舰,甚至当年英国的造船厂也没有找到最原始的建造设计图纸,唯一的信息就是当年“致远”舰的30多张照片。照片是由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提供的,陈悦还帮忙联系当年建造舰艇的英国造船厂,英国方面也免费给予支持,提供了一些造船档案资料。

  “我们现在是边设计边施工。120年前造的船,和现在造船工艺不一样,复原舰船当年的外观、材质都存在困难。”丹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孙守林指着造船平台上的一段主船体称,“致远”舰原舰使用铆钉铆接技术连接各块船板,但现在造船使用焊接技术。

  “我们不应该忘了这种失败与屈辱”

  正在建造的纪念舰长81.38米、宽11.58米、型深6.4米,主尺度完全依照“致远”舰原型进行建造。“纪念舰将来主要是用于参观,舰船能下水但不具备行驶动力。”孙守林说,原“致远”舰动力为双蒸汽机,由于复制舰是展品,将不配备动力,无法独自航行,只能依靠外力拖拽。

  对于是否能够真实还原“致远”舰当年的样貌?宋沛然表示,保守来看,主体还原应该可以达到80%以上。建造时技术人员主要依据军舰图纸,包括基本外形、规格、尺寸,外观和主要装备构件也是基本还原,“但是有一些细节我们只能去猜测,根据其他可以考证的资料尽量去还原,包括内部装修风格、使用的材料、餐桌餐具、食物等。”

  重建“致远”舰还在民间引发了争议。一些观点认为,甲午战争是一段耻辱的历史,复制“致远”舰是在复制失败和耻辱。另外,复制工作花费高达3700万元,不管这笔钱是政府拨款还是民间筹资,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这么一大笔资金,再造一艘既不能行驶又不能实用的舰,实在物非所值。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回应表示,复制历史舰队是海洋文化的传统,是普及航海历史知识的一种形式,瑞典就曾经复制“哥德堡号”(瑞典著名远洋商船)。“致远”舰虽然被日舰击沉,但邓世昌英勇无畏的壮举震惊了日本侵略者。

  “我们复制‘致远’舰,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应该忘了这种失败与屈辱。” “致远”纪念舰组织者宋沛然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