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翻阅镇江

访仙桥下记事

2017-02-20 17:24 小君

摘要:访仙桥,坐落在丹阳访仙镇老街的九曲河上,始建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年-1264年),九曲河西连丹阳古城,沟通了长江和京杭运河。

  访仙古街陈毅为汤通庆题诗

  文/王礼刚

  访仙桥,坐落在丹阳访仙镇老街的九曲河上,始建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年-1264年),九曲河西连丹阳古城,沟通了长江和京杭运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访仙桥”古时就是商贸的商埠集市,特别是明代以后商贸非常繁荣。

  访仙桥与访仙镇

  《丹阳村村记忆·访仙镇卷》记载,访仙镇始建于北宋,为丹阳四大古镇之一。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访仙镇属丹阳永济乡,地域名为博望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名为访贤镇。

  访仙镇得名于访仙桥。访仙桥,又名博望桥、访贤桥,是一座跨越在九曲河故道上的石拱桥,桥长15米,宽4.5米。桥面铺设条石踏步,轴线上有纵向条石路,方便独轮车上下。清乾隆九年(1744年)再建时,桥心石栏杆外侧两面均阴刻有“访仙桥”桥名。

  “访仙桥”桥名有几种传说。其中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说是吕洞宾善于广交朋友,经常带一对“鹧鸪”仙鸟四方出游。一日行至博望桥,鹧鸪忽发奇音,往空而去。吕洞宾顺之举目仰望,见一道骨仙者立于云端,不由大喜,曰:所访神仙在此巧遇矣。遂腾空与仙鸟、仙者飘然而去。百姓见之,遂将博望桥更名为访仙桥了。

  “镇江府台访仙谢恩”,是访仙桥得名的又一传说。说是明朝末年,镇江知府夫人得一怪病,久医不愈。衙役在博望桥上见一位衣衫褴褛,但却鹤发童颜的老者摆摊卖药,衙役求得两粒药丸回去,夫人吃下奇迹般地痊愈了。知府为了谢恩,在博望桥上久等不到那位卖药的神仙,于是命工匠将“访仙桥”三字阴刻在桥两侧。自此,博望桥便改名“访仙桥”了。

  “访贤桥”名是由“董永之子董红寻母”的传说而来。说是延陵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在吴大财主家种田为奴。吴财主的第七个女儿美貌如花玉,村民昵称她“七仙女”。“七仙女”虽为富家千金,但她却经常参加田庄农田劳动,对董永一见倾心,不久“七仙女”怀孕在身。吴大财主盛怒之下,把董永赶出吴家,把“七仙女”囚禁在一个滩岛上,想待她孩子生养后,用火把她烧死。“七仙女”有个善良的叔叔,在“七仙女”临盆那天夜里,偷偷把孩子送到了董溪里,把“七仙女”转移到访仙桥,收养自己家中。二十多年后,孩子长大成了朝廷官员,以“访贤”的名义,在访仙桥寻访生身母亲,“访贤桥”桥名就由此而来。

  晚清时访仙镇集市颇具规模,老街区几条街上各类店面鳞次栉比,一片繁华景象。粮行、布店、南北百货、绸缎呢绒、文具书店、杂货、山地货,门类齐全应有尽有。老街上有闻名远近的“访仙桥四坊”,即恒升酱坊、广和烟坊、公益源染坊和恒源漕坊。尤其是恒升酱坊,产品不仅销往南北多省,还远销南洋。宣统年间,曾获得国际南洋劝业大会的一等金奖。近代数学家华罗庚故居就在访仙古街。

  抗战前,访仙桥南街的大木行,是丹阳陵口钱老五开设的;访仙桥清末民初的大盐栈,是浙江人开办的;访仙桥下恒升酱坊,是清同治年间丹阳西门外的江沛所建;晚清时,还有一位四川人来到访仙桥从事切菜刀的制作和销售;许多苏北商贾,先后都成了访仙桥各大商家的主要朝奉……镇上有近月轩、福生楼等茶馆近20家,义顺馆、增生馆等饭店四五家,中和、通商等旅店五家。

  访仙桥的抗战事

  抗战期间,陈毅四次来访仙地区宣传民众,组织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9年5月27日,陈毅带领邱东平等人第三次来到了访仙桥,在管文蔚的陪同下,当天夜里就住在访仙桥商会会长汤铭新的家里。

  在汤铭新家里,陈毅与汤铭新等人详细谈论抗日敌我形势,分析抗战诸多问题,确立人们抗战必胜信心。汤铭新等人十分钦佩陈毅的卓识远见。就在这天夜里,陈毅根据汤铭新孙子汤通庆所求,为汤通庆题词:“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中锻炼可以得到。”陈毅为汤通庆的题词,已经作为文物收藏在丹阳市档案馆,并于1988年将文字放大嵌刻在访仙西路1巷16号汤通庆家旧址的墙壁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一项内容。

  汤铭新(1869~1942),字西泉,小名连连,访仙镇人。清光绪年间当过塾师,不久辞教经商,主持公益源染坊。因其经营有方,后陆续开办福生布店、公兴源南货店,入股恒生酱坊、太生木行,是当时访仙镇商界名流,民国初年被选为永济市议事会副议长。民国26年(1937年)丹阳沦陷后,他搜集枪支雇人保卫地方治安,主动与抗日自卫总团管文蔚联系。抗战期间,许多抗日同志常住他店里,其家成为抗日的秘密联络站。1940年清明节前后,抗日武装税工人员裴干臣到访仙镇办事,恰遇日军突然封锁镇口出路,挨户搜查。裴干臣避入汤铭新店里,汤铭新将裴干臣藏入家中夹墙,躲过日军两次搜查。1942年4月13日,日伪“清乡”队要强占汤铭新的公兴源南货店后庭作临时用房,汤铭新挡在二道门口,与敌人争辩阻拦时,血压突然升高,中风逝世。

  访仙桥下,还发生过一起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案。

  近月轩茶馆曾是访仙镇最大茶馆,坐落在九曲河畔访仙桥下,访仙镇商贸兴旺,每天茶馆常常客满。

  《丹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五月十九日(6月24日),为访仙镇的传统集日,访仙镇集市街巷到处都是赶集的人群。上午8时许,新四军一名战士去镇内老街执行任务。行至近月轩茶馆附近时,看到驻扎在靠近访仙镇夏家村3个未带枪的日本兵,其中一个正在追逐一名年轻妇女,一怒之下,便将手榴弹向日军投去,未料手榴弹没有爆炸,日军仓皇逃回据点。因为是集日,这天近月轩茶馆坐满了吃茶民众。9时许,全副武装的日军出现在了近月轩门口,架起机枪封锁街道。访仙桥上的日军开枪击伤群众一人,刺死一人。接着便向近月轩内手无寸铁的民众机枪扫射。枪声一停,日军冲入店堂对受伤未死还在呻吟哀号的人用刺刀乱刺。有人从后窗跳进九曲河,却被站在桥上的日军枪杀于河中。躲到楼上的人也被日军找出来用刺刀刺死,茶馆老板谢春山一家五口全都死在日军的枪弹下。下午,日军继续到各村“扫荡”。这起惨案被杀害的民众达112人,武进和埤城等地来赶集被杀害在镇外或途中的尚不在内。

  访仙桥惨案旧址已经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访仙桥 、访仙古街、官酱园、华罗庚故居皆列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