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翻阅镇江

镇江连环画家,回首曾经的辉煌

2017-03-03 09:35

 

□ 花  蕾

1月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立项,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价值——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连环画在南京举行首发仪式。这部连环画把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坐标相联结,12个关键词每一对应5-6则故事,在创作手法上全部采用中国传统国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连环画这一形象化、大众化的载体,更好地图说“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图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使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连环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就已基本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一度几乎停滞的连环画创作又逐步繁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市李苇成、赵绍虎、刘二刚、王耀南等一些画家也加入了连环画创作队伍,创作出不少精品力作,成为当时连环画画家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几位目前仍生活在我市的几位连环画画家。

李苇成:因为连环画,我才成为画家

李苇成1941年出生在苏州,从小在上海长大。提到连环画,他就说,正是因为连环画,他才爱上画画,成为一名画家的。十岁时,李苇成得了腿疾,从腰部到腿上都打上了石膏,必须卧床,一动都不能动,整整躺了一年。这一年,躺在床上没事干,家里人就每天到附近的租书摊租来连环画给他看。《人猿泰山》《三毛流浪记》这类经典连环画他翻来覆去地看。每天看完了,时间没打发完,他就开始自己临摹,一来二去,就培养出了画画的爱好。高中毕业他一举考上了浙江美院。大学里,当时的老师有潘天寿、周昌谷、诸乐三等大家,他全身心沉浸在画画中,收获多多。大学毕业后,他分到了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创作了《列宁在一九一八》等连环画。工作在北京,但是李苇成的家却安在镇江。当时回一趟镇江火车要坐24小时,一年只能回来一两趟。女儿尚幼,老父卧病在床,挑水、挑煤球,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全落在了妻子的肩上。李苇成终于想方设法谋求调回了镇江。后来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提供脚本,请他画连环画。几年间画出了《神秘的墓穴》《山里红梅》《万山红遍》《梁红玉》等十余本连环画。《山里红梅》后来入选全国美展,还出了一本连环画年历。

李苇成说,画连环画是美术创作里的马拉松,长一些的连环画,整套动辄上千页,没有一定的毅力坚持不下来。而对他来说,创作连环画有三个意义,一个是明显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让他可以放开手脚买画材。因为那个年代,画家们卖不出什么画,主要收入还是靠工资。李苇成记得当时的连环画稿费一页有五元钱,画得快的时候,他一天最多能画十幅。另一方面,画连环画出版社会提供写生和体验生活的机会,画《万山红遍》的时候,他从把井冈山、庐山、黄山、雁荡山等一路跑了个遍,写了大量的写生。画《千重浪》的时候,他和刘二刚跑到齐齐哈尔住了一个多星期,好好地感受了一下东北的生活。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创作积累。最重要的是,一本连环画经常要画上千个人物,高强度的练习,对专业水平的提升也非常有益。

赵绍虎:一生从未远离画画

赵绍虎出生在溧水,他自幼喜爱画画。在那个年代,家境不是太好的孩子没啥机会去专门学画画。赵绍虎就找来一些图片自己临摹,画画一直是他的爱好。后来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分到丹阳工作。在小学教过书,在剧团画过布景,在电影队画过电影幻灯片,画过宣传画,还在军分区画过毛主席像,在《红镇江报》画过配图,在“抓革命、促生产”展览会组织过展览,在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当过编辑,最后到镇江师专美术系教书。赵绍虎很羡慕专职画家,他们的工作就是画画。而他一直另有工作,无非凭着一腔对国画的热爱,抽出零碎的时间来,一直坚持画画。

赵绍虎说,只要有画画的机会,他都不愿意放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术出版行业最热门的就是“年连宣”——即年画、连环画、宣传画。这三样,他都画过。有的画一开始并没有稿费,他并不介意,只要能画画,他就很满足了。画连环画时,出版社寄脚本来定期交稿。画插图配图时,经常是今天拿来任务,第二天就要交,只能回家连夜创作。赵绍虎说,一个人的创作能力强不强,要实践才看得出来。这些看似芜杂的工作,就这么一点点地打磨了他的技艺。

赵绍虎搬出了手头还留着的部分连环画作品。《湘岭烽火》《李傲学画》《慢吞吞国》《各有所得》……这些连环画根本题材,技法不同。但是,有些画,明显地可以看得出今天的赵绍虎的绘画风格。赵绍虎说,连环画这种同一主题大量作画的方式确实锻炼了他的画画技巧与能力。他找出当年的连环画原作,有的画面只有手掌心大,要表现人物和情景,展现情节,的确很考验绘画技巧。

翻资料的过程中,他还找出了一张1982年5月的江苏省连环画出版工作座谈会名单和与会人员合影,上面有王孟奇、赵文元、顾乐夫等画家。镇江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是赵绍虎和李苇成。赵绍虎说,那个时候,画家的收入不高,市场上“年连宣”受欢迎,不少画家因此都投入了这类创作,这也算是艺术受时代影响的一个例子。

王耀南:连环画兴盛没落都有缘由

本报老记者王耀南自幼爱好绘画,从1975年正式发表连环画作品《西沙姑娘》以来,王耀南共创作了20多本连环画,发行量最大的《济公活佛·醉打万珍楼》发行量达到了1000多万册。

王耀南自幼就喜欢看连环画,后来的创作也以连环画为主。连环画,小归小,但是绘制却很精细。王耀南回忆自己在创业旺盛期,一天最多只能画两幅,画得慢的话一天一幅都累得够呛。绘制连环画,要熟知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山川地貌、人物服饰、生活器具,所以他平时要看很多的相关资料。绘制《金台奇侠传》时,里面有不少武打画面,不谙武术的他找了不少港台录像来,看到有合适的武打场面,就按暂停键,把画面记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些武打片都有专业的武术指导,所以相对比较靠谱。后来,看一眼画面,他就能把这个场景再现出来。

在王耀南看来,连环画的兴盛有其原因:当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少,连环画价廉物美,内容丰富,而且很多作者都是当时功力深厚的画家,技法纯熟,许多连环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读者极多。所以当时连环画经常出现今天难以想象的天量印数。而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逐渐普及,人们的文娱生活开始多样化,连环画也从繁荣渐渐走向衰落。现在的娱乐方式更是极大丰富,电视和纸质出版物的受众都在减少,连环画退出人们的视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责任编辑:小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