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国内专题 江苏发展大会 精彩江苏人

精彩江苏人 | 记者赴台专访 余光中深情诵读金陵古诗

2017-05-11 16:45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海峡依旧,写《乡愁》的余光中早已满头白发。

89岁的老先生,由于身体欠安,加上喜欢清净,渐渐减少了和外界的联系。不过近日,当记者带着南京泥土的芬芳,带着余老先生母校的问候,敲开余老高雄家门的时候,余老和夫人范我存女士眼里充满了喜悦。“我们都快有10年没回过南京了。”余老说。

作为首届江苏发展大会的特邀嘉宾,他说:“如果身体允许,想去。”

  人物名片

  余光中

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五中(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 年入金陵大学(1952 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因《乡愁》闻名,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精彩语录

“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

“我还是会写诗,写散文,写评论,还有翻译 …… 几乎和以前一样,头脑并没有坏。”

“我们老师带着我们小学生从底下一级一级爬上去,(台阶一共有)392 级,这个印象太深了。”

“东南大学还是很精致的,还有那个六朝松。”

  专访

  身体欠安,笔耕不辍

余老的家在高雄一个普通公寓,客厅里,一张大书桌占据了不小的位置,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书籍;白发苍苍的余老身影瘦削,端坐在椅子上。客厅的墙上贴着海报,海报上的主人公都是他,各个时期的,看起来一张张都那么意气风发。

就在会客室的一堆书旁边,余光中和记者的话题从天气聊开来。“南京的气温怎么样,没有高雄这么热吧!在高雄,看不到下雪,最冷的时候,出门穿件厚衣服就差不多了。”余老说。

“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我们都很记挂您。”记者说。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去年摔了一跤,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去医院复查,毕竟年事高了。“我在六七十岁的时候,没有生过病,也没看过医生。现在年龄大了,讲话也不那么响亮了,左眼还有青光眼,有点畏光。”

按理身体欠安,但余老还是闲不下来。他说,自己每天早晨会读读古诗,看会儿书,写写文章。“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这四样,我还是不停的。尽管身体不是很好,但头脑并没有坏。身体允许的话,还会散散步。”余老说,写作遇上“难题”时,还会查阅大量的书籍,“磕”到底。

  和夫人已到 “钻石婚”

余老夫人满头银发,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衬衫,看起来很有大家闺秀的范儿。也许是投缘,老夫妇俩和记者聊得特别开心,余老记不起来时,夫人会时不时地补充和提醒。

曾经,余光中说,“我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的第一次见面,都在南京。一位是母亲,她生我时在南京,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只会哭闹;一位是妻子,我们第一次相逢也在南京。”余老和夫人范我存女士两个人的母校都在南京莫愁路上,只隔了一条马路。

“抗战胜利后,我到南京明德女中读初三,学校对面,就是他读的南京青年会中学,现在分别是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五中。”余老夫人说。

余老和夫人 1956 年在台湾结婚,相知相携已经度过了 61 年。记者注意到,在余老家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小雕塑,雕塑中,两位银发老人紧紧挨在一起,笑意盈盈,满脸幸福。“那是我们去年 60 周年结婚纪念日,好友送的。”余老解释说。

说起妻子,余老爱意满满,特别向记者介绍说,“她是研究古玉的,以前是高雄市美术馆的义工,一直到去年摔跤后才没去。她还特别喜欢收藏,那桌子下面的雨花石,也是她收藏的。”对于余老的夸奖,余夫人连忙谦虚地说,“也没有啦!其实也算不上研究。”

  七十余年不忘乡音

“东南大学还是很精致的,还有那个六朝松”“我第一次回到南京,是几十年前了,当时还看到了玄武湖”……

虽然,余老说要放眼未来,少聊《乡愁》,但不知不觉间,我们还是侃起了余老的家乡南京。说到南京,余老的眼里放光,他说,小时候,自己家住在城北将军庙的一个小巷子里,小巷名叫龙仓巷。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记得很清楚。

“你们现在南京话是什么样子?我小时候听到的都是这样的‘今儿个,明儿个;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 ……”张口就来的老南京话,让人感觉十分亲切。余老已到台湾七十余年,依然不忘家乡话、家乡事。他说,以前老同学们到台湾随团访问,都会和他聚聚,但现在,南京五中、金陵大学的老同学们越来越少了。而自己因为身体问题,和南京互动也越来越少。

“南京回去过好多次,最近一次是我过 80 岁生日,也好多年了。”余老感慨。

在余老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总是带他去夫子庙,那里很热闹,有许多好吃的,而且家家都请人吊嗓子唱京戏。而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中山陵,几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清楚地记得中山陵的台阶数—— 392 级。“小学的时候春游,我们老师带着我们小学生从底下一级一级爬上去,(台阶一共有)392 级。中山陵非常伟大,读金陵大学时,我们还经常从学校骑脚踏车骑到中山陵,大约半小时。”

  寄语母校学子 “好好求学”

在去台湾宝岛前,南京五中委托记者特别带去对余老的祝福。南京五中的学子和老师们,一起诵读了余老的散文,一起书写了余老的诗,并带去了南京的特产雨花茶。

“在余光中先生即将迎来 90 大寿之际,我们一起朗读《听听那冷雨》”“母校师生祝愿余光中先生能够松柏长青,康乐延年。”……

明年是南京五中 105 岁生日,也是余老九十大寿,南京五中的师生们邀请余老:再回母校看看,来一起过生日!余老认真地看了记者拍的视频,眼里有欣慰,他说: “90岁生日回去,恐怕成行不了。关键是要看健康,老了就没有那么健康了 ……”他寄语母校的学子们,“我希望五中能够继承它曾经这么好的背景和学风。学子们要好好求学,把握这三年,要玩要干吗的留在以后。”

至于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余光中说,“要是我身体好,我还是愿意去的。”

余老还即兴给记者背了一首刘禹锡的古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对话

  非常迷《琅琊榜》

  看了四五遍

临行前,两位老人把记者送到了电梯口。谦逊、温和,让人打心眼里感觉暖暖的。

记者:除了看书写作,您平时有娱乐生活吗?

余光中:有呀,我们也正常地生活。

记者:那最近有追什么剧吗?

余光中:最近在看《琅琊榜》,非常迷,已经看了四五遍了。

记者:这个电视剧和南京也有渊源。

余光中:这部戏是讲金陵的,是六朝时候的梁朝。我们朋友帮我们买了整套的碟片,随时可以看。

记者:您觉得拍得怎么样?

余光中:这部戏,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传说。里面的人物,小侠飞流,梅宗主都很好。

记者:我们也很喜欢,这部戏一度很火。

余光中:很好看,没想到,会那么好看。

责任编辑:吴丽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