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2017新乡贤评选

丹阳新乡贤——邹元良

2017-11-01 15:27

邹元良

邹元良同志事迹

邹元良同志是双庙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今年83岁,这位老人曾从事国家核工业建设相关工作20余年,他见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从生产到成功发射。

初到青海参与核武器基地建设

从青海省西宁市往北102公里,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海晏县西海镇,这里曾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就是海拔3200米的金银滩草原某基地),为了共同的目标,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了一起,既有我国的科学家、科研人员,也有普通的工人、驻厂解放军,同样,带着献身核事业使命感的邹元良也是其中一员。

邹元良今年83岁,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在去青海之前,他曾在上海做过电镀工的学徒,当时,由于邹元良的文化程度比一般工人高、思想认识更为先进,1959年3月,他被调到青海从事核武器基地的建设工作。然而,刚到青海时,1000多平方公里的基地尚未建造,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草原,建造厂区的艰巨任务,便落在了邹元良等人的身上。

建造厂区的任务,远比想象中要艰难,没有充足的食物果腹,成为了首要难题。1959年,正值西藏叛乱,集中扎营在青海一带的部队,几乎把基地的粮食吃尽,面对愈发稀少粮食的困境,邹元良等人只能靠吃青稞过活,当地的青稞粉、玉米粉用开水一冲,便是他们最常吃的糊糊。“一碗糊糊、一个青稞馒头,就是我们一顿的量。”回忆起当时的艰辛,邹元良仍记忆犹新,到了当年的4、5月份,东北开始有粮食运来支援,虽然杂粮细粮的比例为10:1,但对邹元良来说,已经是再好不过的吃食。

从事采购奔赴各地催发实验材料

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尽管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还是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1960年7月,苏联政府搞突然袭击,全面撕毁合同和协议,把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同时带走了全部图纸和资料,并拒绝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材料,给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工业造成了很大困难和损失。

在当时的形势下,核工业职工便自力更生,边学边干,由于没有相关经验,核武器的组成材料只能通过不断的实验来确定,那时,邹元良便担负起了材料的采购任务。为了加紧完成国家核工业目标和任务,实验材料成了关键,身在器材处的他,需要到全国各地催发货物,不管订材料的厂在哪里,只要有需要,他就会立马赶去。

邹元良告诉我们,一种材料有多种不同的型号,但究竟哪种型号适合核工业生产,都需要试验才能得出。“以钢材为例,基地会订购十几种不同型号,但是试验之后,要是某种不适合,就需要换成其他型号的,但是有的厂家并不会恰好及时的发货,我和同事就会过去催发。”邹元良说,由于事关国家荣誉,他们会尽力促使厂家提前发货,虽然有的货别人先订了,他们也会半路拦下来,改成发到基地。“要是试验发现一种型号的材料确实符合条件,那么我们就会联系厂家重新批量生产。”邹元良说道。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也意味着之前采购的多种不合适材料成了多余,此时,如何把这批剩余材料转卖出去,又成了摆在邹元良面前的一个难题。

由于试验材料的特殊性,很少有厂愿意收购,加上每种型号的量不多,销售出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在国家的帮助下,这些废弃材料以原先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南京和上海的回收厂。

因工受伤仍矢志不渝

一次,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邹元良的右脚受了伤。那一天,火车刚刚运来一车圆木,由于人手不够,不论是科学家、干部,还是普通的一线工人,大家都团结一致前去帮忙,由于没有吊车,圆木只能用绳子往下运,一边拉着圆木,一边靠人拽着,然而,在卸载圆木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了,圆木直接压到了邹元良的右脚,那次意外受伤,导致邹元良至今走路都还有些不便。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的自然条件下工作,邹元良留下了肺气肿的后遗症。1985年退休后,邹元良和从事25年的核工业建设工作告了别,回到了老家丹阳,如今,邹元良每天都要吃药、喷药,为了保持供氧,邹元良家里还有一台氧气机。

尽管投身核工业建设之路多舛,但邹元良从未放弃,他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我是为国家而工作,一定要帮助科学家把实验做出来,为国争光!就算如今回忆起从前的艰难岁月,邹元良也从不后悔:“要是重来一次,我还是会一样选择为核工业工作!”

邹元良的妻子王秀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夫妻两人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在汶川大地震时,夫妻两人毫不犹豫地将一个月工资捐献了出来,通过社区党组织将捐款捐给灾区人民。他们用自己的事迹行动诠释了对党的一片忠诚。

曾获主要荣誉:

1.1979年,获国营二二一厂厂级先进工作者奖状;

2.1984~1985年,获从事核工业建设做出贡献荣誉证和纪念章;

3.2008年,被评为丹阳市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董礼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