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以公祭之槌敲出“居安思危”之音

2017-12-13 10:35

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8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0年后,2017年12月13日,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悼念死难者的同时,更是是以公祭之槌敲响“居安思危”之音,向世界展示出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向世界展示出不忘历史初心、牢记复兴使命的铿锵之音。

两个普通日子,一段共同苦难记忆。无论是1937年的12月13日,还是2017年的12月13日,这只是两个普通的日子,与任何一个日期没有什么不同。但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让1937年12月13日,成为了历史最黑暗的时刻,用“人间炼狱”形空一点都不为过。死难者、幸存者,都把1937年的12月13日永远地铭记在心里,这一天不仅南京人民承受了极大的伤害,整个中华民族也为之“泪流满面、血流成河”,中华儿女们的无辜牺牲,美好家园的生灵涂炭,历史把这一天定格为最黑暗的日子。2017年12月13日,街头一片祥和、安宁,但一阵刺耳的警钟响起,让和平的人们一脸庄重与肃穆。即使80年过去了,即使遇难者、幸存者的生命与年华不断逝去,但南京则不分老幼,手持白花,向世界宣示即便过去了80年,甚至800年,这座城与这座城市的人民,不会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这两个间隔80年的日子,承载的是相同的苦难,铭记的是相同的历史,期望的是共同的复兴梦。

一个国家的苦难,整个世界的记忆。南京所遭受的伤害,即使已经过去了80年,依旧是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火硝烟虽然散去,但伤痛不应被淡忘。在国家公祭日设立之前,每年的12月13日,在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以及被屠杀的无辜者的后代都会零星地举行祭奠仪式,同时,作为大屠杀的受害城市,南京每年都会在12月13日这天响起警报,以表达城市的创伤记忆。随着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个体的苦难、家庭的苦难、城市的苦难提升至国家的苦难。就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一部由中、德、法等国家的歌剧创作者联合创作的《拉贝日记》即将于国家公祭日首演,同时,在《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拉贝日记》影印本首发式现场,有一位远道而来的特殊嘉宾,那就是《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这充分说明,南京大屠杀暴行就是中国人民和西方人民共同承受的苦难,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和西方人民共有的创伤记忆。

公祭之槌敲响“居安思危”之音,一段苦难历史,唤醒一种回望历史的勇气,一种奋发图强的决心。8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虽已成为历史,而今的中国不断走向强大。但“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必须保持。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疼”,绝不可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江风)

责任编辑:张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