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镇江柳氏宗族的家训

2018-03-19 09:46

10991521420665191

 

96271521420665191

文/徐苏

镇江柳氏家族源远流长,他们世代或以儒为业,或以商兴家,成为镇江名门望族。清代著名学者周伯义说:“柳氏以名儒显,邑志儒林列名最多。”多年来柳氏族人发奋读书,强求学问,崇尚道德,多行善事,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柳可法、柳可荫、柳加长、柳兴恩、柳荣宗在经史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柳昕、柳恂、柳暹在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方面善行突出,数十年如一日,对镇江的学术研究和慈善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是在近现代,学者柳诒徵、柳谷书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更是柳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为镇江人增光添彩,在全国的史学界、知识产权界和商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而这一切,都和柳氏家族有着严格的家训有着密切关系。

唐宋时期的柳氏家训

在《同善堂纪略》一书中,我们发现有“柳善人”之称的柳昕、柳恂两兄弟落款前,都喜欢冠上“河东”的字样,表明自己属于柳氏的河东支派。这一支派在京口落户,繁衍生息。柳氏的源流同其他的名门望族相同,都有很长的一段历史脉络。据《京江柳氏宗谱》考述:“追本溯源,我柳氏自和圣以食邑受姓,至秦并六国后由鲁迁居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由汉历唐,英贤辈出,名标史籍,指不胜屈。北宋仲塗柳开,指斥晚唐五代以降文风卑靡,力主文章当有助于教化,一时文体始振。继而耆卿柳永饶有文誉,尤精于音律,苏轼每见其词,自谓不及。宋室南渡后,涚公、仲永公相继成进士,历仕俱有惠政。耆卿公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自河东徒居京口,猝葬于丹徒土山,为柳氏迁润始祖。”

《京江柳氏宗谱》中谈及的家训资料丰富,他们不仅是柳氏宗族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柳氏族人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发扬和光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柳氏家训有着历史的传承性,并在各代、各支的沿革中得到了不断的总结和升华。“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家,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偿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他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学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己无善而望他人爱,犹农夫鲁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京江柳氏家训,则以柳永所撰写的《劝学文》最有特色,是一篇出彩的柳氏“家训”,堪称是教子的经典。《劝学文》全文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影响,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子柳涚与侄子柳淇,皆高中进士!《劝学文》,寥寥数百字,足见柳氏家训的不凡。

明清民国以来柳氏家训的传承细化

京江柳氏在家训传承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细化内容和规范,使其条目化,具有可操作性。其中家训内容中,以《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六条》最有代表性,是清末非常有名的家训。

《来止公宗训十条》中,首先强调了柳氏先祖对家训的重视,强调了占籍京口后的柳氏要继承祖上的道德规范,继续做好忠孝节义之事。为达到目的,六世来止公柳可荫曾专门制定了十条规则来让族人共同遵守。其规则如下:

“吾族自分派河东,占籍京口,由守迄今,盖五百年于兹矣,高曾以来,积德累行,昌我后人,而宗支遂以繁衍——。即吾河东之祖公绰公权愚溪仲郢诸君子,竭盅尽孝,敦节尚义,以树范人伦,煜煜懿训,载在史书,岂非修身齐家之极则欤。”

十条规则要求族人勤于职守“古之为臣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居官之法,唯有清慎勤,所以教忠也。凡我族人有事君之责者,尚其勖诸。要族人孝顺父母,和睦兄弟。要使堂上双亲无内顾之忧,有忘年之乐,至问视定省及丧祭诸仪节,载在礼经,宜尊而行也——”“人之至亲,莫如兄弟者,一父母所生,同胞共乳”,“天性伤,人伦坏矣。昔人有言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此语最堪深省”。要夫妻互敬互爱。“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大夫妇也。夫主倡,妇主随,夫妇—小天地也。盖夫妇之间,不亢不卑”——要诚信朋友。“五伦之中,朋友居其一,朋友者,异姓之兄弟也。夫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安乐与共也,患难与同也。曷恃乎,恃有信耳。”要严教子孙.“人之始生,皆有良知良能,然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全其天者,鲜矣。——言教之不可缓也”。要讲礼仪、务廉耻。“礼莫大于人伦之际,与夫日用饮食,斯须不可离义,莫大于进退之交,与夫酬酢往来,斯须不可失——”“士人自命,千古惟‘廉耻’二字。此心当时时存省,不可放倒。”要务勤俭、积德行“夫士勤于读,农勤于耕,工贾勤于业,自足以裕其身家。士俭于室,农俭于野,工贾俭于市,自足以庇其孙。”“故积德行,不论富贵贫贱,力能到处,即做好事,力不能到处,即存好心,凡以求吾之心安而已”。

综合《来止公宗训十条》的内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强调族人要严格遵守国法家法;要注重族人和闾里和睦;要敬贤尊长,抚孤助困;要举止合乎礼教,安抚守己;要尊祖敬宗,规范祭祀;要修身齐家,约束言行。我们从《来止公宗训十条》中,可以看到柳氏家训对族人的道德规范是相当严格的。

接着六世柳可法起草的《楷人公宗诫十六条》,又进一步细化了柳氏家训。如果说前十条指出了该做什么,那么后十六条就是指出了不该做什么。文中说:“忠孝节义,先王之所以立教于天下,昔贤之所以垂训于后世者——故复举其急宜深戒者十六则,不惮反复而申儆之。”

十六条中内容丰富,包括族人戒宿娼、戒赌博、戒同族争财构怨、戒任子弟在外游荡、戒有子多置妾婢、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戒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戒蓄养歌童俊仆、戒酗酒争横、戒烧炼致身家败灭、戒坐食不治生业、戒刚愎不听善言等,涉及到许多细小的事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柳氏的这些家训里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基因,让柳氏族人有了精神,有了魂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激励着柳氏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成为柳氏传家的法宝。如十二世著名学者柳诒徵严格要求自己,强调修德,他根据家训给自己定了六条规矩,即:“事亲孝,与人忠,立志坚,律己严,执事敬,处境淡。”他办事大公无私,清廉正直,带头执行好的家训风。他还以十二世柳锐的德行,来要求自己的子孙效仿。他称赞柳锐的一生行事:“养亲志,孝也;济人急,仁也;执业持身胥信于人,恒也。仁孝且恒,此号为学士大夫所难,而公兼之,是宜书以示吾族之子弟。”

再如十六世著名学者柳谷书在“文革”中饱受凌辱和折磨,在那样的困境中,他也能坚持一贯的进取精神和勤勉作风,不怨天尤人。他始终宽以待人,以其高尚的人品境界和个人修养,留下大爱。用其勤奋和才智,创造业绩。用自己的言行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柳传志在2003年9月15日致父亲的悼词《怀念亲爱的父亲》中,提到了他的父亲柳谷书多年来的教诲:“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对照一下,柳谷书对子女的家训与族人的家训是一脉相传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家训中历来常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教育。要求人做到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因此,柳氏族人中所集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代表了社会的正能量,是“修身齐家”的典范。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