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冷遹先生的字与诗

2018-04-02 09:54

12381522630646168

古香山寺

47181522630646183

潞国精神

5791522630646199

职教社成立38周年题词

文/王荣 王抒滟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丹徒人,南社早期社员,民盟、民建创始人之一,中华职教社早期主要负责人之一。抗战期间转至重庆,担任历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5年7月访问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冷遹任华东水利部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副省长、民建中央常委兼江苏民建主委、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等职,是“镇江三老”“中华职教社四老”之一。

冷遹先生自幼研习书法,楷法初习颜真卿,后转习汉碑;可能是因为他半生戎马、性格刚毅之故,他一直赞赏萧娴先生的书法风格。萧娴(1902-1997),字稚秋,贵州贵阳人,当代著名书法家,为清末大书法家康有为的入室弟子,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97年病逝于南京。冷遹住在南京干河沿前街,每逢周日,萧娴等人常来冷家聚会;每次造访,萧娴必持新作展示相赠,冷遹也时时请教书法。

冷遹先生的题字

冷遹先生的嫡孙冷泰民说:“先祖父一生喜好练习书法,他喜欢临习颜真卿的字(颜体),后期与书法家萧娴先生学习汉隶……至于题字,应该是有的,但目前发现的不多。”

为中华职教社题词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38周年时,冷遹题词:“我社成立已经三十八周年了。社的事业是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今后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

在纪念中华职教社成立40周年时,冷遹题词:“总结四十年的经验,继承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在共产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办好函授师范学校,积极开展生产教育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纪念创社四十年。”

为古香山寺题匾

位于丹徒区高资唐驾庄村南、被称为“香烟缭绕、诵经不断、利乐有情”的宗教圣地——古香山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1759年,寺院得以大修,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计49间半,气势壮观。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清军在此发生了著名的高资战役,古香山寺不幸毁于战火。民国初年,江都僧人广缘法师来此重建寺院。

冷遹题写的“古香山寺”,上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六月重建”,下款为“冷遹敬书”,古朴雄浑、笔力遒劲,另有一方篆刻姓名印章。后制成白大理石匾额,长164厘米、宽68厘米、厚12厘米,镶嵌在寺院山门的门楣之上。“文革”中寺庙被毁,匾额也被抛弃在瓦砾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古香山寺复建,冷遹题写的“古香山寺”匾额也重见天日。

为韩国钧70寿辰题字

韩国钧(1857—1942),字紫石,江苏海安人,人们敬称其为紫老。民国成立后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1925年辞职退归故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资助创办了泰县端本女校。“七七”事变后,极力主张抗日。1941年拒绝出任伪江苏省省长,受敌伪武装软禁。1942年1月23日在忧愤中溘然辞世。

韩国钧70岁时,冷遹题字“紫石先生七秩荣庚”“潞国精神”,落款“冷遹敬题”。这块匾额挂在韩公馆(今海安韩国钧故居)正厅西侧。

1925年1月,张宗昌部南下江苏,为免江苏人民生灵涂炭,江苏省长韩国钧特委张宗昌的老上司冷遹为江苏水陆警备总司令。1913年3月,冷遹时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张宗昌经柏文蔚、陈英士介绍至第三师,冷遹任之为骑兵第三团团长。冷遹是张宗昌的“老上级”。

冷遹先生的诗作

冷泰民先生回忆说:“先祖父生前极少作诗,也极少与别人唱和,有一首五十岁过淮阴客栈时作的诗:初听流莺两三声,为爱残春戴雨行。百岁光阴将过半,人生哪得几清明。”

江苏文史资料第27辑中收录了冷遹先生的一首诗《书赠宋子紫云·临别留念》:

华夏本农国,衰夷难具陈;困仓无积谷,陇亩多荆榛。

灾祲逼天祸,兵戈遽狂秦;虽欲服南畴,不得为良民。

民生既已荒,国计徒苦贫;艰危启觊觎,方法有旧新。

事穷变乃通,郁者求其伸;农村日改进,治理贵真纯。

事举期得人,宋子奋期鳞;文质相炳焕,才思亦嶙峋。

敷布忽四载,卓尔见精神;懦起废亦兴,今昔难比伦。

朝气方岳岳,骊歌起云津;为时爱长才,珍重订后尘。

1928年春,冷遹与中华职教社、江苏省农矿厅合作,在镇江黄墟举办农村改进试验区,冷遹被公推为主席,聘请宋紫云为总干事。1932年秋,宋紫云被调往中华职教社工作。临别,冷遹先生赠言留念,情谊弥笃,敬才爱才之心,溢于言表。此诗曾刊发于当时镇江发行的《新江苏报》。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冷遹先生致挽联:

三千年帝王本纪,一笔勾销,建中国新世元,五族共和,旋转乾坤凭赤手;

四百兆人民主权,万邦公认,弃天下如敝屣,九州多难,披肝沥胆为苍生。

冷遹先生的哀挽文字没有挽联套路常用的“哀语”,乍看用语平铺,雅俗共兼,实则将文化温润、政治结论完美融合,行文起伏跌宕,卓尔不凡。

冷遹早年加入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从事反清活动,筹划安徽岳王会起义被捕,获释后赴广西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广西新军改称民军,任民军混成协统领,率民军援鄂,进至孝感,南北议和开始,任南北议和副代表。奉临时政府陆军部命令,广西民军遂移师南京,编入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任第三师师长,驻守徐州,被授予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曾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讨袁运动和护法运动。1956年10月,出任江苏省暨南京市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1月11日,时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的冷遹先生,作为孙中山的部属和亲密战友,出席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撰文《追随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点回忆》,缅怀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