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西津渡:逐渐闪光的宝库

2018-04-16 09:28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轧马路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法,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的韵、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它对未来的期许,都会在这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街道上体现。如果你现在在镇江的街头拦下一位市民,问他镇江最适合去“轧”的马路,他一定会告诉你最好的选择是,先沿着长江路看看大江风貌,然后从长江路南侧的蒜山脚下进入西津渡街区,“轧”一“轧”小码头街。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现代商贸……众多元素汇聚一身,这就是镇江的西津渡,一座正在逐渐闪光的宝库。

A

打开网页,当下行游镇江最热门的推荐就是西津渡,一篇又一篇美文、一帧又一帧美图,这样的西津渡如何不令人向往?

然而曾经的西津渡并不是这样的。

灰秃秃的蒜山,山脚下是破败的老房子(图1);

带有民国味道的老式楼房住满了人,墙上是斑驳的一次次维修后的印迹,木制窗户很多也早已破损变形(图2);

老街小码头两侧的老房子已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小披子、蛛网一样的电线以及横跨老街上空的晾衣绳和绳上晾着的衣物(图3)。

“那时候,小码头街两侧是民居平房,由于年久失修,这些平房十分破败。小街不宽,白天家家开着门,上午会有人在门前洗菜做饭。到了下午就开始冷清了,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西津渡社区的年过八旬的老居民花斌回忆道。

没有人来看西津渡的过街石塔吗?要知道,这一带可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可以称得上是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有,当然有。但没有什么介绍,更没有人气,外地人来了,也就是来走一走,拍两张照片,前后花不了几分钟,根本留不了人。我记得,那时候昭关石塔也是有破损的,上面还缠了电线(图4、图6)。”在这里住了多年的古稀老人郭风鸣说。

“小时候有同学家住在那里,我们常去玩。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不好走(图7),待渡亭很破旧,那儿的台阶我们开始以为是五十三坡,因为没有解说只能自己猜,后来又去问大人才知道不是(图5)。我们就又跑到真正的五十三坡的位置,大家去比赛谁爬得快,一边爬还一边数台阶数。”46岁的曹女士说,由于没有相关说明,虽然小时候她常和小伙伴们在那儿玩耍,但西津渡那么多古迹她依然只是知道其中的几个,并且了解得不甚准确详细。“好在,现在这里古迹旁都会有说明,我还找到了一些相关书籍,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我没事就会带着儿子来走走,给他说说这里的人文历史,他也很有兴趣呢。”

B

是的,重新修葺开发后的西津渡街区让很多人“很有兴趣”。

“走在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传来了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就连见多识广的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时,也不由发自内心地连声赞叹说:‘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更是把这里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这是网络上众多描写西津渡的美文中的一段。

而我市资深媒体人范德平就是1982年8月30日至31日韩素音来镇进行采访创作的见证者(图8)。他写下了这样一段回忆文字:“因为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听陈大经(资深新闻摄影记者)说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来了,就萌生想采访她的想法。彼时初入报界,采访一位文化名人抱着一份诚惶诚恐的心态。那时查点资料很不容易,我特地跑到市图书馆翻阅了她的自传体小说,并拟了一份采访提纲由外办的同志交给了韩素音。她终于答应接受采访,但是她是为收集创作素材而来,日程很紧,只答应给半个小时。采访前我又到市图书馆查阅了与她生平相关的资料。采访开始后,她没有想到镇江有这么了解她的人,我甚至知道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名字从周月宾改为韩(汉)素音(英)——这是她告诫自己‘我虽入英籍,但根在中国’。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她丝毫没有要结束采访的想法,最终采访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还是我主动提出,不应有过多打搅,才为这次采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到报社写了人物专访见诸于报端,随后南京《周末》转载。

那次韩素音来镇江,游览了西津渡后,盛赞这里是一座旅游的金矿。其时西津渡尚未修葺,为什么她对这里有如此高的评价?我想,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里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从六朝到清代,应有尽有,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一条古街就是一幅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长卷。二是这里的英国领事馆、亚西亚火油公司等洋建筑给了韩素音许多感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西津渡一带被划为英租界,使镇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门户,但是客观上讲,这里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在韩素音看来,洋建筑与古街构成的是一幅中西合璧的图卷,这在她内心体现的是和谐之美,她的这种认知无可厚非,因为韩素音就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她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一个中西合璧的人。因此,她愿意看到更多更美中西合璧的风景。”

其实,对于西津渡的修葺开放,镇江市政府一直有这方面的想法。而韩素音来镇后说的那番话,可谓一个契机,自此以后,我市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调研、规划和论证(图9),终于开启了西津渡开发的步伐。

C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4月10日上午10时43分,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西津渡待渡亭旁的唐朝诗人张祜的塑像上,来自东北的马先生颇有感情地读着诗人的名篇《题金陵渡》。一旁的导游介绍着:“‘金陵津渡’就是此处。据镇江志记载,金陵渡本名蒜山渡,又名西津渡,亦称蒜山津。我们西津渡景区除了刚才介绍的五十三坡、元代的昭关古塔、西津古渡的‘一眼看千年’,还有我们现在小码头古街、清代的待渡亭,待会儿我们还可以在旅游车上看到紧挨着的镇江博物馆,它是原来的英国领事馆旧址……可以说,这里处处是古迹。”

“我是2013年从江苏大学毕业后留在镇江的,我是学艺术的,因为喜欢西津渡,听老师说这里扶持文创和大学生创业,我就留下来了。”东北小伙马重阳在西津渡街区有一个名为“马·可”的文化创意品商店,店里的瓷艺都是与大学生合作的原创手工制品。回忆起最初创业时西津渡街区的冷清,他感慨着“现在我终于可以不靠父母了”。

来自山东的大学生王平,目前在西津渡街区已有两个文创小店,一个卖民俗风的箱包,一个卖原创的汉服。说起大学毕业后辗转多个城市最终留在了镇江西津渡创业,王平直言看中了西津渡的特色。“它没有其他所谓古街的流水线商业,它给了文创一个平台。我希望在开发西津渡的商业潜力的同时,还能继续给文创留一块天地,让西津渡的未来与大多数逐渐趋于雷同的商业古街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特色。”

“其实西津渡这个富矿已不再局限为最初的旅游以及现在的文创和商业,它还体现在公益活动上。西津渡的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救生组织,我们传承这一公益慈善精神,这几年在社区打造了全年无休公益志愿者活动,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西津渡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史梅玲告诉记者,该社区全力打造的“红色驿站”全年365天都有志愿者值班,提供免费茶水、应急药和咨询问讯等服务,“我们还与江科大的大学生合作,推出中英文双语讲解。另外,很多公益团体也在这里设立了服务站。可以说,西津渡还是一个慈善富矿”。

是的,西津渡是一座正在逐渐闪现夺目光彩的富矿。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