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宋柳开知润州事辑考

2018-04-20 09:43

□ 王 勇

柳开(947—1000),字仲途,大名(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人。其父柳承翰曾任后周南乐令,入宋后任监察御史。柳开自幼聪慧,有胆魄,年十三即因提剑逐盗而闻名。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柳开进士及第。后历知常州、润州、贝州等,皆有政绩。著有《河东集》传世。生平见《宋史·文苑传》。

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的首倡者,为一代文豪欧阳修所推重。五代宋初,文风浮浅卑弱,时有天水老儒赵生携韩愈文数十篇授柳开,柳开一见忻慕,时加研习,后又兼习柳宗元文,为文属辞必法韩(愈)、柳(宗元),因此,取名肩愈,字绍先(或作“绍元”),“谓将绍其祖而肩其贤”(《答梁拾遗改名书》),“退之大于子厚,故以名焉;子厚次之,故以字焉”(《东郊野夫传》),以“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自任(《上符兴州书》),希冀复兴古道。柳开又慕文中子王通续经之事,欲补经籍之亡佚,又自号补亡先生。后因进士高生亦仰慕韩愈文,改名为愈,柳氏遂作《名系》赠之,文中悟道“古之贤者同其道,愚者亦同其道,非其称名同于身也”,自此,柳氏更名开字仲途,以“能开圣道之途”自命。柳开神貌奇伟,尚气自任,负不羁之才,行事不顾小节,重义好施,所交游皆一时豪俊,张景、高弁、李迪等皆随其学,时范杲亦习古文,常相交往,世称“柳范”。柳开曾投书于名臣王祐,王祐读后,赏誉有加,评价称“不意子之文出于今世,真古之文章也”(张景《柳公行状》)。柳开文名益盛,终于开启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其后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轼等继踵而兴,掀起宋代古文运动的高潮。

宋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太宗,改元太平兴国。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河东,擢柳开为赞善大夫,随驾督楚、泗八州粮草,甚得力,太宗嘉许。因常州、润州有群盗起事,命柳开知常州。柳开设奇谋安抚,威德并施,不半载,阖境安宁。迁殿中丞。次年(980),移知润州,拜监察御史。润州百姓熟知柳开整治常州事迹,对柳开敬若神明。太平兴国九年(984),诏归,出知贝州,加殿中侍御史。

镇江,古称京口,隋唐时曾置润州,唐德宗建中以后,改为镇海军。宋开宝八年(975),改镇海军为镇江军,改刺史为知润州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升为镇江府。柳开知润州是在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间。宋释文莹《玉壶野史》卷三载,柳开知润州时,状元胡旦任职淮漕,二人都喜以名惊于时。胡旦作《汉春秋》“编年立五始、先经后发明凡例之类,窃侔圣作”。书稿始成,胡旦即邀请柳开赴金山观赏新作,“颇以述作自矜”。柳开见后,仗剑叱骂道:“小子乱常名教之罪人也。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者,至若丘明而下公、穀、邹、夹数子,止取传述而已。汝何辈,辄敢窃圣经之名冠于编首!今日聊赠一剑,以为后世狂斐之戒。”语毕,柳开提剑追逐胡旦,幸赖船夫拥入船舱躲避始免,柳开仍在船舷上砍斫数剑以快愤。柳开勇武于此可见。后知宁边军,声振沙漠。

柳开还曾于润州治所兴建儒学,并撰《润州重修文宣王庙碑文》。张扶《重修学记》:“镇江有学,始于太平兴国五年冬柳开自常移润,八年秋,乃发旧创新,告迁夫子之庙。其颜子、孟子以下门人、大儒之像,各塑绘,配享于坐。既成,刻石纪之。”(载《嘉定镇江志》卷十《学校·镇江府学》)柳开《润州重修文宣王庙碑文》:“润州在江南为上郡,有孔子庙,当僭伪时,阙法式,莫肯崇葺之。”据此,则五代以前已有文庙,因年久而失修。柳开知润州时,便与张适同修文庙。柳开《碑文》又载:“太平兴国五年冬,开自常州知军州事授敕知此州,吏盗贪羸,检夷澄育。八年,政事简,秋八月哉生明,撤旧创新,告迁其庙。”柳开在碑文中记载通判张适同修此庙,“伊谁谋之?曰开曰适。适位宫官,判州通职。率吏奔工,九旬力毕。”张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藩郡有治绩,以廉敏著称。这次重修文庙历时近三个月(九旬),柳开在《碑文》中还阐明修复文庙的主要目的是“复古尊儒,去夷即雅”,希望通过提倡儒家教化来感化民风,安抚地方。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