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高考: 加油, 向未来!

2018-06-04 10:04

1

1

2

2

3

3

4

4

5

5

图/陈大经  文/沙艳秋    

1977年,停止了11年的高考恢复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不仅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也真真实实地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

高考不等于未来,但高考一定等于“加油,向未来”(图1)。让我们从曾经的高考一起看过来吧。

A

年过古稀的江科大副教授陈善隆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

说起当年的高考,陈老师记忆犹新。

陈老师1966年于镇江一中的高三毕业后知青下放,1978年参加高考时,他已在镇江轧钢厂工作了五年,当时是厂里的技术员。从准备参加高考到正式考试,前后只准备了20多天,却考出了当时镇江地区(含11个县市)第六名的好成绩。对此,陈老师说,这完全得益于他“知青那些年并没有完全丢下课本”。

“我在下放和回城后的时间里,坚持自学了数学专业的大学课程;我在厂里当技术员,进行孔型设计,这期间我还学了机械专业和金属压力加工方面的有关课程;那些年早晨起来,我还会背背俄语单词……我始终认为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丢掉数理化,这些知识终究会用到的……”陈善隆说,他不甘心丢下课本,不甘心放弃学习,那些年他还特意买了华罗庚写的数学竞赛读物和试题来做,“前苏联的捷米多维奇的数学分相习题集共有6000多道题,是当时最难的习题集,我做了4000多道”。

凭着这样扎实的基础,陈善隆颇有信心地走进了考场。考试的场景在40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历历在目。“天很热,我就穿着汗衫背心去了。但汗还是直流,我戴着的眼镜就不停往下滑,我一边考试一边扶眼镜。那天监考老师是个熟人,他可能出于关心,看着我不停扶眼镜就以为我不会,走到一旁看我答题,弄得我还有点紧张起来了。”陈善隆笑着说,那时候完全是“一个人的奋斗”,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家长也没多问,就是自己按喜好填了,考试时没有家长的送考等待,没有特意准备的饭菜,更没有清凉的电扇、空调,“有的就是心中的全力以赴”。

后来,陈善隆顺利考上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以全优获得了学士学位。工作后,他多次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和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而曾经的经历让陈善隆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很重要,“这可以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退休后我发挥余热,参与到一些技术服务项目中,多次获得项目单位的好评。有一个项目,我从技术上着手,一下子就帮他们节约了100万元。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企业待过,我知道企业要什么,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适合他们的。”

B

网友“易飞”是1994年镇江一中的应届毕业生。此时的高考,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多了很多的温情,来自家人,也来自老师。

“那时候的老师会主动把孩子叫到家中辅导,分成两类,成绩好的提优,成绩不好的补差。我被英语老师叫到家中免费补过差。记得当时已经是6月份,老师家吃西瓜都会叫上我。”“易飞”说,像他一样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很多,语数外理化,几乎所有老师都有叫学生去免费补习的,“我听说隔壁班的一个同学被老师叫到家中辅导,结果老师的爱人也是老师,得,这门完了,另一门继续上。那时候,老师比学生还急。你成绩好能上南大,他希望你冲清华北大,成绩差一点只能考大专的,他希望你冲一冲上本科。你拿条题去问他,他比什么都开心。”

而此时的高考,考场大门外已有了耐心等待的家长(图2),考场的前后以及考生中间也安放了巨大的冰块用于物理降温(图3)。考场很安静,桌子不像现在是每人一套单人桌椅,而是双人桌和长条凳,考试时这些桌椅都是反过来的(图4)。“我妈特意请了假在家给我做饭,那时候我妈厂里效益不好,工资打七折,就这样,那几天我妈天天给我买水果,我记得有一天是有小碗那么大的水蜜桃。对,那三天的早餐我都是一根油条两只鸡蛋,我妈说希望我考100分。”

“不过那时家长也没有现在的操心,我那时候国家还是包分配的,我报什么学校和专业家长也没多问,我就自己填了喜欢的专业,学校则是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征求老师的意见后报的。我们都非常信任老师!”“易飞”重点强调了最后一句,因为他很满意现在的工作,而这和当年老师建议他报的学校和专业分不开,“我记得那时候高考分刚刚开通电话查询,但我们还是要回学校,从老师手上拿到印有分数的小纸条,才最终确认。那个小纸条有点像工资条,细细长长的,第一格是名字,后面是各科成绩,最后是总分(图5)。那时候我们在考前就填志愿了,填高了填低了,都有可能对上的学校和专业有影响。我开始报的专业是当时比较热门的财经,学校也是本省的,后来老师跟我建议,本省竞争太激烈,报考外省的一些名牌大学,分数并不一定高过本省,我就考了省外。当年我发挥得一般,如果在本省并不一定能上第一志愿,还好听了老师的。”

乔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大二,她说,两年前女儿高考时的情景还在昨天。“我的几个同事还有不少同学的孩子都在一届,考前不记得是谁说的,要讨个好兆头,得穿红色。后来又有人说要‘旗开得胜’,最好穿旗袍。后来到考试那天,我真的穿了红色的旗袍去,结果和我相似着装的还有不少妈妈。一些爸爸也穿了红上衣,还有老师,我看见一个男老师穿了件红T恤。”

这一场高考,在乔女士看来就是“集体总动员”:孩子努力,老师给力,家长集中一切能力。“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各个都打来电话,让我们别给孩子压力,又悄悄关心孩子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再往前一点,孩子还没考之前,家里的所有亲戚朋友就开始帮忙打听各类院校的专业、招生情况、就业情况和师资力量了。到了考分出来的那天,该填什么志愿是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等孩子真的录取了,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C

高考给很多考生在未来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高考并不是未来的全部。知青杨明华说:“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就不要放弃,哪怕错过了高考。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知识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路途来获得,只要你不放弃。”

杨明华以自身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初中二年级就毕业的他,回城后,在当时的镇江船舶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当了一名绿化工。恢复高考时他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机会参加,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业余时间的学习,并且因此于1985年被调入了学校的图书馆工作。工作没几个月,他得知当时的江苏省电大首届图书馆学的大专班开班,虽然此时已过了正式考试时期,但却可以成为旁听生,他便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当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正式生有二分之一的脱产机会,我们只有四分之一的脱产机会,而且只要有一门不及格,学费就要自付,且要三年后才有一次补考机会。最重要的是,我当时才调到图书馆工作,脱产学习也不太好,我就向馆长表示,我会用寒暑假、休息天和晚上的时间来补全脱产学习的时间……”杨明华说,那是他的背水一战,“我那时已经35岁了,孩子身体不好,我常常是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书。”然而就是这样,他的成绩却是在四个一起去学习的同事中名列第一。“我可是学历最低的,有一门我拿了全班最高分!”

杨明华说,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不能读大学的遗憾,他在这次的学习中尽情释放。后来,他将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工作中,并评上了副高职称。“我是馆里论文写得最多的,有几十篇在全国和省级评比中获奖,一些学校老师也愿意在写论文时和我讨论合作。”而杨明华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学生来借书时,推荐几本有益的对口的书籍,并轻言细语地说上一句“要好好读书啊”。在他看来,知识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学习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

又到一年高考时,孩子们,加油,向未来!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