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焦山访古之大字之祖——瘗鹤铭(下)

2018-06-25 09:54

清代出水后《瘗鹤铭》拓本

清代出水后《瘗鹤铭》拓本

文/张大华

《瘗鹤铭》落水前没有文字记载,落水后石碎字残,且作者不列朝代和姓名,只书别号,千余年来,对它的考证从未停止,但直到今天仍然见仁见智。不过,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六朝时期作品。

关于作者,大体有五种说法。一是东晋王羲之。最早见于唐代孙处玄编撰的《润州图经》,他明确记载为王羲之书。孙处玄,唐代润州江宁人,在武则天时期在长安做过左拾遗,史书称他“以学行著名”、“颇善属文”。他在神龙元年(705年)辞官回归润州后编撰《润州图经》,在先天二年(713年)前刊行问世,全书共20卷,记录了唐代润州及所辖6县(即今镇江、南京区域)的历史沿革、风土民俗、名胜古迹,内容丰富,可惜已经失传。宋代欧阳修在引用这段记载时,认为不像王羲之笔法,倒像是颜真卿,他也不肯定是谁。坚定认为是王羲之的是宋代的大书家黄庭坚,认为《瘗鹤铭》势若飞动,除了王羲之没有人能够做到。后代米芾、苏舜钦、郝经、董卣、赵潜、袁中道、弘历等人都持这种说法,尤其是米芾对《瘗鹤铭》百般推崇,临写已经到乱真程度。《润州图经》是记录性质的地理书籍,不是学者个人观点,宋代以后个人研究心得,大多是推测语言,可信度比之史传性质的《润州图经》要差得多,因此《润州图经》的记载是可信的。

二是南朝陶弘景。持这一说法是五代李石,他在《续博物志》说:“陶隐居书自奇,世传画版帖及焦山瘗鹤铭,皆其遗迹。”以后坚持这一说的人最多,现代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书法》、《中国书画鉴赏辞典》、《历代书法鉴赏》等都坚持此说。

三是唐代顾况。认定此说是欧阳修,他在《集古录》中说:“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铭其所作也。”但赵明诚反对这一说法,他说查遍唐史及况文集,皆无此号。

四是唐代皮日休。因为明代《玉烟堂本瘗鹤铭》中有上皇山樵人逸少书,因此清代和嗣章认为,皮日休字逸少,其诗集中买鹤、养鹤、亡鹤、悼鹤记载,因此断定是皮日休书。

五是六朝隐士。清代学者陈庆年在《横山乡人类稿》中说“上皇山即丹徒镇南之横山”,他认为此书出自横山乡之樵夫(隐名)书家之手。

迄今为止,有关《瘗鹤铭》的文本很多,但最接近它残损前面貌的是“金山本”。“金山本”是一位金山寺的抄经人信手在佛经背后抄录的《瘗鹤铭》全文,没有说明它来自何处。到了北宋时期,居住镇江的名士刁约到金山寺去看佛经,无意中在佛经前后发现了这篇《瘗鹤铭》全文。可以说这是《瘗鹤铭》坠江前原刻全文的旷世孤本。

现在《瘗鹤铭》5块残石保留的字是93个,对照清代张弨复原图所认定的169字来计算,应还有七八十字的《瘗鹤铭》残字沉没在江底。2008年底,市政府以《瘗鹤铭》崩裂落水点为中心,在向西100米、向南北各250米,合计4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残石打捞,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这次打捞共获得残石1000余块,其中经专家认定的刻字石块5块,发现可以认定的字“之”和“化”两个。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