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忆旧东乡大灶

2018-07-06 09:21

□ 潘春华

袅袅的炊烟,曾经是家乡东乡大港、姚桥一带常见的风景。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村民们都会在自家灶间用大灶生火烧菜做饭,家家户户烟囱总见升腾着一缕缕的青烟,整个村落被包裹在袅袅烟雾之中。

大灶是农家日常生活必备的设施,因此,农家人很看重灶间,就算生活再贫困,也要拥有一个大灶的灶间。上世纪60年代初去东乡“支农”,住在一户村民家里。记得这户人家的大灶,设在灶间一角,大灶高约一米、长约两米,用青砖砌就、白灰粉刷。沿大灶的边墙建有灶壁,壁内是空心的烟道,与倚墙而砌的烟囱相连,烟在这里汇拢后从烟囱通向室外。烟道壁上,设有简易砖雕做成的“灶王爷”神位,以张贴“灶王爷”神像及请灶神之用。灶前放置一具木制碗橱,碗橱侧面悬挂着一个筷篓。灶边设有一只“灶头水缸”,缸内常年装满可饮用水,上面用分成两半的木板盖住,外半块做成半圆形,能活动翻开,而里半块则做成长方形,并半固定在缸面。里半块缸盖上部,放置有与灶台面平齐的灶头桌,桌子大小与里半块缸盖相仿,上面摆放着铜锅铲、铜锅勺、刷锅帚、厨刀、抹布、水勺之类的炊具。

那时的大灶,汇集了农家人节俭持家的智慧。灶上即灶台,烧菜做饭的平台;灶下是烧柴的灶膛,为灶上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热能。农家的大灶,一般分为两架锅(俗称:小锅、大锅)大灶和三架锅(俗称:小锅、中锅、大锅)大灶,人口多条件稍好的农家通常用三架锅大灶。锅的排列,从墙壁由里向外,从大到小。两只锅与灶柜子之间有一块三角地带,放一只铜质汤罐。灶柜子略带圆弧形,几块薄薄的旺砖片砌成几十厘米长的飞边子,供农家放豆油瓶、酱油瓶、酒瓶、盐罐……

灶台上三口锅各有各的用途,小锅用于炒菜烧汤、煮鱼烧肉、下面烙饼、煨老母鸡汤等;中锅用来煮饭烧水;大锅的用途最特殊,端午节煮粽子、杀猪前烧开水烫猪、腊八节熬腊八粥、春节蒸包子年糕等。使用大灶,不管是烧菜还是煮饭都特别的香。汤罐的用途:利用灶膛里煮饭烧菜时的火苗,将汤罐里的水顺便烧热。镇江俗语:汤罐里的水——“带带”就热了,就是这个道理。汤罐热水可以用来洗脸洗脚、刷碗喂猪。

大灶的灶台旁,瓦匠在支灶的时候,特地预留两个壁窟。因为灶膛里烧火时,壁窟被火烤得热乎乎的。逢到雨雪天气,将潮湿的布鞋袜子塞进去,一夜过来就干了。同时,壁窟内还可放置火柴,不仅烧灶时方便使用,火柴也不易受潮。农妇又在灶台旁的两头钉上钉子,拴上绳子,利用灶台墙壁上的温度烤干婴儿的尿布、衣服、鞋袜。

烧灶的柴草各种各样,不过多是因地制宜。家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烧灶的柴草富足,大都是麦秆、稻草、豆秸、玉米芝麻秆等。烧黄豆秸和芝麻秆,火力最旺,还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很让小孩子听得着迷。烧灶是有技巧的,一次往灶膛里添的柴草不宜过多,否则空气不流通,不仅火头小,灶间里尽是烟雾。灶膛里柴灰多了,要用烧火钳及时清理掉,让灶膛里柴火通气,这样火才可以烧得更旺。

灶间是农家孩子最富有乐趣的地方。那时,农家孩子零食很少,一旦烧完饭菜后,孩子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把山芋、芋艿、玉米、蚕豆、年糕等食物埋在灶膛柴灰下,利用大灶余热烘烤。烤熟后用火钳掏出来,用手抛来抛去地降温,香喷喷、甜丝丝的美食,嚼得津津有味。大灶烧的饭剩下来的锅巴,也是孩子们爱吃的一道零食。“嚓嚓嚓”,用铜锅铲铲起一块块巴掌大的锅巴,焦焦的、脆脆的、香香的,若撒上少许白糖,味道更美,还有助消食。

如今,大灶生烟的景象已经退出了农家生活舞台,成为了历史;曾经司空见惯农家大灶,大都悄悄地消逝,留给人们的仅是温馨而又难忘的记忆。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