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或深或浅的记忆里 老行当渐行渐远(下)

2018-07-30 09:27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图/陈大经  文/沙艳秋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记忆,有些也从斑驳的时光中重新绽放出美丽,旧貌换新颜。

A

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比一下图1与图2、图3、图4的区别。

没错,这就是曾经的弹棉花和现在的弹棉花之间的区别。

来自湖北的王涛在古城路上开了一家电子弹棉花的小店,他在镇江从事这一行已经十多年了。最开始学这个手艺时,他才十五六岁,还是学的图1中那样的老把式——一根长约2米的粗木棍,一头背在背上,一头拿在手上,另一只手拿着槌子,十斤的棉被要捶上一天才让棉絮重新变柔软、蓬松。

“那实在是个力气活,太辛苦了,干久了实在有点吃不消。”王涛说。

好在,七八年后,他添置了机械化设备。图2、3、4就是拍自王涛的小铺子。“这个是电动弹棉花的机器(图2),通上电就可以了。这个是电脑纺缝机(图3),棉花弹好了,要用纱布罩起来,现在也不用人工了,用它就可以。这个是我老婆的缝纫机(图4),很多讲究的人家不喜欢被套里面有小棉絮,还会要求我们在纱布外面再罩一层布套子,所以要用缝纫机。”

至于弹棉花的具体内容,也早已不同以往。“现在纯弹棉花的人少了,基本都是一些老年人。就是他们,也会要求在里面掺一些蓬松棉,让被子更松软一些。年轻人一般都是来弹羽绒被、蚕丝被、腈纶棉的被子,从开空调用的一二斤的薄被,到春秋天用的五斤上下的被子,再到冬天用的七八斤的被子,都有。”王涛说,他手头上刚接的就是一个老人家的活计,10斤重的老棉被,要重新弹成两床。“要是以前,这么个大夏天干这活那可辛苦死了,现在的话,很轻松,正常一天弹个十几二十床是没问题的。”

王涛说,他的生意还不错。再过不到一个月,上学住校的孩子就该来定制被褥了。“现在学校里的床很多并不标准,而且很多孩子对被子的厚薄要求不一样,家长都疼孩子,就干脆来定做了。每年开学前做上几十床学生的被子是很正常的。”说到这里,王涛也笑了,“时代发展了,我们的业务领域也要拓宽嘛。”

B

一台手摇缝纫机,一张小凳,几把榔头、钳子、剪刀,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边角碎料,这就是传统修鞋匠的全部家什(图5)。手艺精湛的修鞋匠们在街边风吹日晒,坏的鞋子和包一到他们的手上,很轻松就能恢复使用功能。

市民夏女士不久前去杭州旅游,走在半路上,凉鞋的鞋带断了,急得她满世界找修鞋匠。夏女士感叹道:“最后是在路边小店买了双新鞋,坏了的鞋子是带回来修的。修鞋匠平时不起眼,可实在是少不了啊。”

朱延良师傅有着40年的修鞋龄,花山湾一带的居民少有不知道他的。说起修鞋,朱师傅也笑着说,他一直在转型,一直在发展。

为何这样说?

朱师傅告诉记者,其实最开始修鞋并不像现在这样,大多是高跟鞋打个鞋钉,或者鞋子的某处脱了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修鞋匠生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做鞋。“这包括两种:一种是给顾客按脚形做鞋,这个比店里卖得便宜一些,如果我们去学些新样式,可能就更时髦一点;另一种就是给人家上鞋子。所谓上鞋子,就是或者是顾客自己做好了鞋面鞋底,或者带着鞋底到我们店里挑做好了的鞋面,然后我们帮他们把鞋面和鞋底上到一起。这个基本是布鞋。因为布鞋如果上不好面子,很容易不跟脚,所以很多人虽然自己纳鞋底做鞋面,但上鞋子这一步还是交到修鞋匠手中。”朱师傅说,除此以外,就是打鞋掌,不少人家有了新鞋,比如新皮鞋,或者做了一双呢料的布鞋,都会到修鞋匠这儿来打个鞋掌,鞋掌主要是自行车轮胎,以保证穿得更久一些。“至于修鞋的,那就更多了,胶鞋、解放鞋都有来修的。”

“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来上鞋子的就慢慢没有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新鞋打鞋掌的也基本没有了,基本都是皮鞋穿了一段时间,底有些磨薄了,会来打个鞋掌。到了2000年前后,来修鞋的基本都是脱胶,或者高跟鞋修鞋跟。”朱师傅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看到街上有了清洁鞋面、给鞋子整形的“鞋博士”,于是,他便也开始考虑着向这个方向拓展业务。“现在很多包都是名牌的,一些鞋子也好几千块钱,穿是没穿坏,但是一不小心,鞋面或者包面上就磨了一下,有了轻微的划痕,这些就要特别处理一下了。还有一些磨砂之类的鞋子,不太好洗刷,但脏了又不好看,那就要进行专业清洁……总之,要跟着时代的变化走。”

C

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修自行车的小摊一度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图6),然而,12日,记者从江滨新村到花山湾再到桃花坞,找到了二三十处修电瓶车的铺子,而修自行车的打听了半天才找到两处。

从淮安来的大李师傅,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以修自行车为业,他的修车小摊在2003年正式收摊。“一来是赚了点钱,想做点别的生意,就和家里人合伙开了个快餐店。二来是2000年后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修自行车已经不赚钱了,所以就不做了。”大李师傅说。

小李师傅老家在泰州,上世纪90年代来镇江。最初也是学的修自行车,如今开了个电动车维修铺子。“但是还没出师,我就发现镇江人骑自行车的越来越少了,我就又去学了修摩托车,再后来又学了修电瓶车,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说到这里,小李师傅“哈哈”一笑,“我修自行车的手艺没丢,你要是有自行车要修,也可以来找我。”

68岁的张春达在松村路上守着自己的自行车修车小摊。他说,已经好几天没有生意了。“这很正常,以前大家骑自行车,我从早到晚忙得没得歇,后来骑摩托的人多了,现在开汽车的人更多了,没开汽车的大多都骑电瓶车,偶尔骑公共自行车的,坏了也不用我来修。”张春达说,他的自行车修车小摊始于2000年,那一年他50岁。之前,他四处打工,到了50岁找不到什么工了,就摆摊修自行车。生意并没有红几年,但他也没想着转型。“我年纪大了,学不了了,现在就给一些骑自行车的学生们修修车,算是打发时间。反正我早几年打工时,自己缴了养老保险,现在有退休金。”张春达豁达一笑,“过去有修板车修自行车修收音机的,现在是修汽车修摩托车修手机,不管怎么样,都是时代的进步。不管怎么样,我享受到了养老保险的政策,老年无忧。”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