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评论 金山热评

当好“三种人”化“信访”为“信任”

2018-08-12 11:59

8月10日上午,省委书记娄勤俭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来到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看望慰问信访工作人员并现场接待群众来访。他强调,要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躬身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化解机制,加强法治建设,注重源头治理,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8月11日中国江苏网)

站稳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呼声,是我党执政的一贯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毛泽东同志就曾强调,只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任何困难和敌人都压不倒我们。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不只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之源,也是智慧之源、谋略之源、方法之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众的呼声,不仅是问题的呼声、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镜子、发展的指向。倾听群众呼声,展现的是工作方法、责任担当,彰显的是群众立场、为民情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事实上,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既饱含着对困难和问题的无助与无奈,也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期盼。因此,群众来信来访作为群众呼声中最响亮、最急切的声音,无疑最应该先听、细听、详听,特别是要从听开始、以听破题,从保稳定的高度,以负责任的态度,回应期盼、破解难题,努力把“信访”转变成“信任”。正如省委娄书记所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化解机制,加强法治建设,注重源头治理,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笔者认为,要化“信访”为“信任”,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暖心、安心,关键要解放思想,更新做好信访工作的理念,努力做好“三种人”。

要不当信访“制造者”,而做源头“治理者”。信访工作,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围着信访转、盯着问题干,全力以赴把信访增量一件件减下去。无疑,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但事实上,做好信访工作,不仅要紧盯“事后”,更要关注“事前”“事中”,不仅要信访干部耐心细致、扎实有力,更要所有公务人员依法依规、严谨工作。否则,突破了依法办事的底线,就会“制造”出民愤民怨,遗留下隐患问题,而成为信访“来源”。所以,所有公务人员必须要有“大信访”的格局,以有人人都与信访有关、人人都为信访“减负”的理念,坚持依法办事,注重源头治理,努力让信访成为无本之源、信任成为有源之水。

要不当问题“二传手”,而做解难“快刀手”。问题不解决,不会自动消失;信访不处理,就会造成更大影响。一些人民群众为何总是重复访、越级访,很重要一个方面还在于少数单位和党员干部习惯当问题“二传手”,推来推去、磨来磨去、踢来踢去。群众把困难和问题从家里带出来,又怎么会原原本本带回去?把群众的呼声放在心间、抓在手中,不是一句空话,最关键的就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扛起党员干部的责任、信访干部的责任,多在精准施策上想办法、综合协调上用巧劲、久久为功上求突破,用系统化思维、更高的效率为来信来访群众当好解难“接招人”“快刀手”,切实让群众无助而来,满意而归。

要不当群众“陌路人”,而做百姓“暖心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要用好信访工作这一平台,更要走进百姓小院子。多听群众声音,才能发出江苏“好声音”。在锚定为全国发展探路,全面推进江苏高质量走在前列的新时期,党员干部要以大走访为载体,与老百姓交朋友、攀亲戚,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从中找到政府决策的漏洞、政策制度的不足、工作方法的短板,进而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发展的方向标,特别是要强化敏锐性,把一些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在信访的萌芽阶段。试问,当好基层知情人、百姓暖心人,把工作扎扎实实做在前头,问题又怎会演变成信件?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著作《之江新语》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为群众解难。在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做好“三种人”的政治觉悟,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担当,以及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想群众之所想的真挚情怀,从而更好地团结全体江苏人民和在苏工作者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共同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时代华章。

撰稿:陈孝斌

责任编辑:陈希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