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近代镇江买办(中)

2018-09-03 10:04

镇江恒顺酱醋厂广告

镇江恒顺酱醋厂广告

文/张峥嵘

通过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与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迫切希望能在中国获得潜在的巨大市场,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经济掠夺的道路走得并不一帆风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使得洋人统一收购土货产品,销售洋货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买办的产生正迎合了洋人寻求中介代理人的需要。

由于熟悉英语和对外贸易,最早的买办由广东的掮客转变而来。随着口岸开放增多,租界变广,经济业务扩大,买办紧缩,以前以合同形式与洋行形成临时雇佣的掮客逐渐成为固定的代理人即买办,买办与外国在华洋行之间立下保证书与合同后,即可得工资、佣金收入。鸦片战争后,外商放手派遣买办携带巨款深入内地进行商品购销、磋商价格、订立交易合同、收付货款、保证华商信用等活动。这些买办成为洋行业务的实际经理人或外商代理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镇江社会华洋杂处,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1.在镇的大洋行内,出现了层层相属的各级买办所构成的买办间或华账房,洋行主东只要控制总买办便能驾驭他以下的全班人马。买办要向洋行主东承担以至保证洋行全部购销任务的完成,从而使洋行老板无需承担风险就能随心所欲地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例如美孚洋行经理李皋宇,由于经营有方,遵守信用,深得美孚洋行老板、美国人麦德森的信赖,因此苏、浙、皖、鲁数省煤油经销大权均由李皋宇掌握,据说在销售鼎盛时期,日收入最高可得800银元,也是李皋宇致富的第一桶金。

2.买办的佣金及薪资制度也有相应变化。以经手洋行生意为主要职责的买办,薪俸只是表明其洋行雇员身份的标志,而佣金则成为其重要收入。有的买办每年佣金收入不下五六千两白银。

3.买办还利用职务之便,独立经商,很多洋行的在职买办同时又是投资于钱庄、贩卖鸦片、经营丝茶及实业的商人,由此而来的收入,几乎没有限度。买办利用洋人的特权、社会人脉以及资本实力在各通商口岸的进出口转运贸易、钱庄银行、兴办实业以及船运等许多领域都有庞大的势力。例如美孚洋行经理李皋宇,除了经营美孚洋行的业务外,还投资、接办许多民族资本实业,特别是接盘恒顺之后,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贻成、泰来两面粉厂购新麦时,为恒顺收进低价面粉;还利用运洋油至蚌埠出售之便,收购黄豆运回镇江给恒顺作原料。使镇江的香醋得以享誉大江南北。

有的买办还利用洋人的特权,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独立经商,投机倒把,走私偷税以及敲诈勒索,由此而来的收入,几乎没有限度。例如镇江鸦片生意的总包揽张广富,原是英租界工部局头子英国人克利的厨房大师傅,善做西餐,得到克利的宠信,成为镇江租界内很红的洋奴。他利用克利大厨师的名义,包讼官司,应付反动军政警方的需索,作为中间人及调停人,很快积累了巨额财富,他自己广买房地,还自开西餐馆。但还是顶着克利大厨师的名义不放,直到租界被收回。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