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2018记者的一天 九月

沈晓昆:科技“老农民”,稻田“鸭司令”

2018-09-20 17:14

 

000b3c3f51b34573b42f91427a5d9a9f

本报记者 周 迎

人物小档案:沈晓昆,1948年出生,镇江市科技局农村处原处长,省、市劳动模范。作为一个“爱农”“痴农”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他的工作经历始终与农相伴,退休后依然不离不弃。蔬菜防虫网、稻鸭共作、发酵床养殖等符合今天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农业科技项目,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在农村大地传播着“绿色的希望”。

炎炎夏日,71岁的沈晓昆站在丹阳市延陵镇的万顷良田边,嫩绿的秧苗轻轻摆动,阵阵清脆的雏鸭欢叫声随风入耳,一片生机盎然。这里是他曾经插队的地方,也是他推广稻鸭共作农业新技术的第一块试验田。

改革开放40年,镇江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沈晓昆看得分外仔细,走得格外坚实,多个镇江乃至全国首推的生态农业技术让他享誉圈内,更获得外国同行的称赞。他总觉得生态农业的道路还要走得再快些,为此,奉献自己的一辈子都值。

20岁那年遇见“你”

1968年,刚满20岁的沈晓昆插队来到了丹阳市延陵镇。有高中文化加之干活用心,他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懂点农业知识的熟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知识青年纷纷加入返城大军,但沈晓昆却留了下来。他被县种子站派去了万顷洋农场,开启了农业技术员生涯。

“那时候种田要交粮,而上交一斤种子能抵10斤粮食,我就带着农民繁种。”沈晓昆说,通过手把手示范“化式制种”,成效十分明显。“七八个生产队轮流繁种,农民们忙得都很带劲。在不适合繁种的冬季,我们也组织农户前往海南作业。这样农民交粮的负担减轻了。”

业务出色兼之吃苦耐劳,沈晓昆颇受农民欢迎。1984年,一纸任命让他从一个农业技术员,一跃成为万顷洋农场的场长。1986年,他考入江苏农学院现代农业管理专业。1988年毕业后,分配至镇江市科技局农村处,自此,正式拉开了30年农业科技推广的序幕。

乘公交车、蹬自行车,沈晓昆每周至少4次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身边,调研和推广适合的农业技术。他发现,一到夏天,菜农的农药使用量猛增,“这样种出来的菜难免会造成农药污染,能吃吗?”沈晓昆感慨道。当时有菜农告诉他,把虫子捉来泡在治虫的药水里,照样活蹦乱跳,根本没办法弄死,除了多打药,没其他办法。

“要想办法解决蔬菜农药污染的问题。”正在沈晓昆为此焦虑之际,一次偶然的接触,台湾一名农业专家给他送来了“良方”。“怕蔬菜长虫子,就用网把虫子隔在外面好了。”沈晓昆说,当时台湾已有使用蔬菜防虫网,这个专家还专门寄了张网过来试验,效果确实好。试验成功后,镇江市菜篮子公司专门开始进行蔬菜防虫网的生产和销售,一张小网顿时风靡镇江蔬菜圈。

蔬菜防虫网的成功推广,让沈晓昆在省内农业科技圈声名大噪,他也因此获得了江苏省农业成果推广三等奖和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你”的“绿色希望”

1999年,忙过了“菜篮子”的沈晓昆,又将目光盯上了“米袋子”。

“当时种稻都是化肥开路,农药先行。长此以往将恶化农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贻患子孙后代。”沈晓昆说,1999年,在一次翻看日本农业书籍时,一则稻鸭共作的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仔细阅读后,他感觉找到了一把解决难题的“钥匙”。

说干就干,2000年,沈晓昆从日本“要来”技术,来到当年插队的地方,找到老朋友谢桐洲,开展了“稻鸭共作”技术试点。他们在30亩水稻田里放养一批小鸭子,鸭子觅食为水稻除虫、除草,利用鸭子的活动搅动稻田里的水,刺激水稻生长,鸭子排出的粪便又可以为水稻施肥……“稻鸭共作”减少了饲料、肥料、农药的投入,确实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稻田产出,保护了生态环境。

2002年,沈晓昆带着几名专业户前往日本取经,进一步对“稻鸭共作”技术进行完善升级。日本一行,让沈晓昆收益良多,特别是了解到了稻田中用什么鸭种最合适、一亩地放养鸭子的数量等精细化操作方法。

2004年,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在镇江召开。沈晓昆做了大会发言,详细介绍了“稻鸭共作”技术推广的镇江特色,获得大会认可。

2006年,电影纪录片《种稻致富新技术——稻鸭共作》获得了当年举办的国际农业电影节科教片一等奖,而这部片子的拍摄地就是沈晓昆的基地。“纪录片的获奖,让我倍感鼓舞,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当时还没退休,我就经常与专门负责培育鸭苗的戴网成一道,利用节假日往来于长三角数个省市,推广稻鸭共作技术和鸭苗,乐此不疲。”

近5年来,戴网成的基地已实现每年服务8000亩,供应鸭子12万只,并成为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的全国唯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沈晓昆还出版了三本专门推广“稻鸭共作”技术的书籍,发表相关文章80多篇。由他主导的《稻鸭共作高效生态技术集成与推广》在2008年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016年与扬州大学合作的《苕、稻、鸭、萍种养结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机会总是被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2002年,就在赴日本参观学习的途中,一项新型养猪技术让沈晓昆眼前一亮。“我当时就纳闷,这里的猪圈里怎么不臭呢?”一问后得知,这种技术叫“发酵床”。

沈晓昆如获至宝,请教专家、收集资料。回国后,他立马和老搭档戴网成建起了镇江乃至全国第一个“发酵床”养殖基地。

“用上发酵床后,不但臭味没有了,粪便也能在两三天内自动分解干净。”戴网成说,“养殖场采用发酵床后,比传统养殖方法节水90%、节约饲料10%。以前,照顾500头猪,需要两三个人喂食、清洗,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2008年,发酵床养殖技术辐射至黑龙江、河南、四川、安徽、山东等农业大省并屡获国家、省、市级农业技术大奖,以发酵床技术为题材的《发酵床环保养猪新法》还荣获第十三届华表奖科教片奖,成为镇江农业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此生定然与“你”相伴

2008年,退休后的沈晓昆并未把志趣转向老年大学的“琴棋书画”,而是继续忠诚于自己喜爱的农业和农技推广。

2009年,作为农业专家的沈晓昆受邀前往四川绵竹进行灾后对口援助工作。他将发酵床养猪、养鸡等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民。短短两年间,这种生态养殖技术就在绵竹大地开花结果。

2011年,“沈晓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10名获得过省、市劳模称号并拥有专业特长的农业退休干部加入其中。这个创新工作室已经有一系列成果获得专利。工作室成功培育出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的“乌嘴白羽白凤头鸭”,填补了我国观赏鸭的空白,今年春节在镇江宝塔山公园试展,引得游人啧啧称奇。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沈晓昆的农业科技生涯也整整忙过了40年。他始终热爱农业,深入农村,自诩为一个“农业人”,而熟悉他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农民”。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干过的事,他总是甘之如饴。他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为镇江的生态农业继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费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