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交通管理的过去与现在

2018-09-29 09:53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图/陈大经  文/沙艳秋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市民章蕾开车回了趟河南老家,回来后对记者直感慨:“不比不知道,比了才发现还是在镇江这块路况好,无论是市区内,还是高速公路上……这一趟来回,汽车发生了两次小碰擦,在镇江发生的那次责任在对方,在老家发生的那次责任在我,两次都报了警。相比起来,还是镇江的交警处理得更加迅速快捷,得点个赞。”

A

“沪蓉高速公路镇江段设计车流量为每日12万辆(次),从前年起,每年的春节、五一、清明、中秋、国庆这些节假日都达到了超饱和状态,大约每年都同比增长20-30%。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期间,前年是每日过境14万辆(次),去年是17万辆(次),今年国庆预计每日将达到20万辆(次)。即使是这样,近几年来,高速公路免费时段,沪蓉高速镇江段也没有出现过堵上几小时不挪窝的情况。”镇江交巡警高速一大队队长仲恭的一番话,可以看作是对章蕾这个点赞的侧面印证。

这样较为良好的路况是如何保证的?仲恭说:“我们负责的沪蓉高速镇江段全长70.6公里,平时我们每日安排的警力为五组,从中秋节到国庆长假,我们安排的警力是平时的三倍左右,务必做到不管发生任何交通事故,我们都能快速出警。同时我们也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紧急救援、撤除现场都能够快速高效,在事故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恢复路畅通。”

说到这里,仲恭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白天都是“网巡”,“我的监控探头已实现了沪蓉高速公路镇江段的全覆盖,在监控室里就能通过视频全面监控整个路段,一旦发现情况,第一时间就能出警,比以前开着警车在路上跑快多了,也更有针对性了”。

作为一个工作了近三十年先后在市区和高速进行交通管理的老交警,仲恭有理由为现在的高科技管理交通的手段自豪。“高速是这几年工作量越来越大的,私家车多了嘛。我刚工作那会儿,市区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特别繁琐(图10)。”

B

下面就让几张老照片来还原一下当年的交通管理场景吧。

因为没有分快慢车道,自行车与公共汽车紧挨着停在了一起;执勤的交通纠察们不得不以自身为标准,站在自行车与公共汽车的中间(图1)。上世纪90年代初,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拉绳管交通的办法(图6)。

对于一些骑自行闯红灯的交通违章现象,要及时制止,并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但因为习惯没有养成,个别违章者面对交警的教育并不那么心甘情愿(图2)。

文明出行从娃娃抓起,上世纪80年代,交警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宣传“交规”,学生是宣传的重点。把孩子们带到街头,现场说法是当时常见的景象(图3)。“我记得上小学时,有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听一堂交通法规课,然后我们会给警察叔叔清洁岗亭(图4)。上高中时,学校就组织我们到街头志愿服务,维持交通秩序(图5)。”市民张振说。

当志愿者最多的是社区的老人们,无论下雨(图7),还是下雪(图8),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我印象最深的朱同老师,那时候我在三中上初中,每天放学从大市口过都能看到他,动作特别规范利落。一开始有点奇怪,后来就很佩服他,再后来就成了习惯,好像在大市口等红绿灯,就是为了看他一眼似的。有时候人多,我站在后面,还会踮起脚找一找他。可惜,前段时间在《京江晚报》上看到了他去世的消息。”市民凌女士说。可惜的是,记者没有找到朱同老师当志愿者的老照片,倒是另一张好民警孙开泰的老照片让记者一时间感慨万千(图9)。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孙开泰还正当壮年,照片中他正护送几位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过马路。算算时间,记者当时正好就在实验小学读书……

“其实不仅仅是市民来当志愿者,当时的市领导们也走上街头执勤和宣传。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还没普及,他们站岗的时候几乎没有市民能认出来,就当他们是普通志愿者呢。你看,原镇江小市市委书记吴明,副市长张信澄、周亚,还有公安局长陈天元(图11-14)……”作为我市资深新闻摄影人,陈大经老师有幸拍下了这一幕,他将这些照片翻找了出来。老镇江们,你们认得出来吗?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