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从秋收中看幸福时光

2018-10-15 09:53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图/陈大经  文/沙艳秋

进入金秋十月,就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76岁的戴敬炳一边翻看着旧照片,将回忆中秋收时单一的体力劳作与如今的“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一一对比,一边感叹着:“现在的日子就是幸福时光啊。”

A

作为大路镇西戴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对于种田,戴敬炳是很有发言权的。

“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改革开放之初,种田都是纯体力劳动,那时候农民一年四季都要在田间劳作。就拿种水稻来说吧,最开始是发芽,芽发出来后就要在一块小田里育秧,育秧之后是插秧,然后除草、施肥、驱虫轮番上阵,这些都是纯人工的,没有化肥农药,也没有农机。到了收获的时候,无论是水稻还是麦子,都是镰刀割(图1)、背背、连枷打、簸箕簸、木掀扬(图2、3)……从割到脱粒、晒(图4)、扬尘,每一个环节都要靠人力。一年到头除了下大雪的那几天,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那时候种田是全家上阵,也没有什么农闲的时候,农闲的时候要割草、拾粪。当时村里都有牛啊、驴啊,它们的粪肥都是宝贝,人们常常背个篓子在田埂边小道上把它们的粪便拾起来,然后和割下来的草堆在一起沤肥,这是田里最好的肥料……就这样,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一亩水稻最多也就700来斤。”与戴敬炳同村的77岁老人仲荣山告诉记者,因为全靠人力,所以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节省时间和体力,“当然这些方法都讲技巧,比如翻水”。

仲荣山边说边与戴敬炳作了示范。虽然两人都已年逾古稀,但动作依然一板一眼。“在水桶的桶口和桶底都绑上长约5到10米的绳子,桶要绑在绳子中间。绳子的两头都站着人,这两个人的两手分别拿着两根绳子的头,用胳膊的巧劲,通过两人四只胳膊统一节奏和恰当幅度的上下摆动,使桶口自动浸到田边的坝里,把水装到桶里,然后再迅速地倒入田里,这样比来回拎水省时省力。”

除了这种简易的农具有操作技巧,当时的大型农具——水车,踩起来也是个技术活。戴敬炳说:“踩水车的少的一二人,多的三五人,最多的达到八九个。踩的时候是有讲究的,因为水车是你踩完了我踩,我踩完了他踩,所以大家的节奏要一致,先后顺序还要衔接好。不然,就会打到脚。打轻了疼一下也就算了,打重了脚上是要受伤的。”

B

农时不等人,麦黄催人急。收获的日子,是农家最忙的时候,因此,没有农机的日子里,收获的季节也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动员的时候。45岁的徐先生至今还记得年幼时干农活的场景。

“收获的时候就怕天气不好,所以要抢收。我父亲是有工作的,奶奶那时年纪大了,所以家里的三四亩地大多都靠我母亲。但每到秋收,我和姐姐都要帮忙。母亲很能干,一天能割一亩地。我跟在母亲身后,左手抓住秆,右手拿着镰刀,弯下腰一小把一小把地学着割,周围是一片‘嚓嚓’声。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天只能割6分地,后来慢慢涨到了8分,最厉害的一次一天割了9分地,但还是没有赶上母亲的速度。稻子收割好了,要一捆一捆地用草绳捆起来,送到打谷场。送的时候讲究一口气到达,中途不能放下来休息。因为稻穗一碰到地就会从秆上掉下来,多歇两次的话,穗就都掉光了。中途换肩也是技术活,如果一个不慎控制不好平衡,扁担的一头就会滑到地上,这样穗也会被震得掉下来。所以,只有村里最能干的壮年男子一担才可以挑十捆,大多数人一担挑八捆。我母亲也是挑八捆。我上小学时干的农活是拾麦穗稻穗,就是把掉下的谷穗拾起来(图5)。到了上初中,就要挑谷子了,我最开始是挑六捆。”徐先生的记忆里,母亲是能干的也是辛苦的,不仅收割厉害,插秧也厉害,“她一天能插一亩地,我一天也就6到8分地”。

徐先生说,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都是“脸朝黄土背向天,腰酸背痛忙不停”,而能用上农机,就是当时还是少年的他心中最大的梦想。

C

用上农机的日子在改革开放不久后便悄悄来临,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记得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用上了最早的农机,那是滚动脱粒机。我们站在机器旁,把一小捆一捆的穗放到机器上(图6),然后谷粒就和秆分开了。但是我们还要人工筛选,把草籽和瘪粒挑出来。后来,就有了带有筛选功能的脱粒机。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了联合收割机,从收割到脱粒、筛选,再到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一气呵成(图7)。我们只要晒一晒谷子就成了。”戴敬炳告诉记者,作为村里少数吃皇粮的人,他后来一直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没有农机时每年组织农具都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们的农具组织得越来越少了。开始是有人家自己买了水车,后来村里就有了拖拉机,像后来的联合收割机,就是大家一起租过来,轮流用的。现在传统农具中大约只有镰刀还属于常用工具的范畴了。”

“当然,有了农机,种田越来越轻松,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去打拼了,像我们村,种田的农民没有一个是60岁以下的。”仲荣山告诉记者,自从土地流转以后,孩子们进城工作,他就和老伴在自留地上种点蔬菜,日子过得很是舒适。

如今戴敬炳在村里的老年协会奉献余热,仲荣山则利用闲暇时光钻研起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是共产党和改革开放好啊,要不然,我们的日子哪能这么轻闲,忙着填饱肚子还忙不过来呢,哪来的时间和精力搞什么精神养老。”戴敬炳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