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重出江湖”的金庸家族珍贵文献

——关于《查公沧珊哀挽录》

2018-11-09 09:47

本文作者展示珍藏的《查公沧珊哀挽录》 萧也平 摄

本文作者展示珍藏的《查公沧珊哀挽录》 萧也平 摄

《查公沧珊哀挽录》中的金庸祖父查文清遗照

《查公沧珊哀挽录》中的金庸祖父查文清遗照

查文清“治丹事略”

查文清“治丹事略”

文章中提到的良镛即金庸

文章中提到的良镛即金庸

文/图 殷显春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我格外痛惜、抱憾不已。这不仅因为我本人是看着金庸武侠剧成长的,还在于金庸与镇江丹阳的特殊渊源,更在于我一直珍藏着金庸家族的一份珍贵文献。印象中的金庸先生在媒体上神采奕奕,原以为他活到一百岁都会很健康,没想到竟突然离去,再也无法看到这份堪称孤本的家族文献,这是最大的遗憾!大师虽已驾鹤西去,这份文献不能再深藏书箱,是该“重出江湖”告慰金大侠了。

我是一位藏书爱好者,尤以收藏古籍和地方文献为最爱。在众多藏书中,有一本编印于民国十四年(1925)的《查公沧珊哀挽录》,这是金庸祖父查文清(1849-1923年)去世后,金庸父亲查懋忠和两位兄长一同编印的纪念专辑,查良镛(即金庸)名字也赫然在列。其内容极为丰富,除了罕见的查文清照片外,还记录了查文清生平及轰动全国的丹阳“辛卯教案”详情。“哀挽录”名家汇集,民主革命家章太炎题签,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等撰祭文,国学大师王国维、外交家顾维钧等写挽联……

这本文献收购于丹阳民间,很可能是当年丹阳各界隆重吊唁查文清后,海宁查氏家族赠送给参与该活动的某位丹阳乡绅,流传至今。《查公沧珊哀挽录》当时印刷的数量本来就不会太多,由于时代沉浮变迁,如今已成为珍稀史料。其中,查文清照片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位存世的丹阳知县照片。为了印证该文献的存世量,我特意购买了多个版本的《金庸传》,结果发现,这些传记中有的把查文清的卒年和子女情况都写错了,可见作者根本就没有见过“哀挽录”。我又通过互联网搜索查文清的资料,结果也从未发现《查公沧珊哀挽录》这本文献。就连百度百科上的“查文清照片”,也是误把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牺牲的民族英雄关天培画像移植过来,纯属张冠李戴。据此我推测,这份文献极可能连金庸家族都没能流传下来,堪称孤本,弥足珍贵。

《查公沧珊哀挽录》分上下两卷,上卷是海宁查家领帖,下卷记载丹阳追悼会。当时丹阳政府、商界、教育界和民间士绅都参加了吊唁活动。之所以丹阳的分量这么重,源于查文清与丹阳的一段渊源。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教会和地方民众矛盾加剧。当有人发现教会墓地埋葬70余具儿童尸首时,丹阳百姓哗然,群起将天主教堂焚毁,造成轰动全国的辛卯年“丹阳教案”。面对朝廷要求“查拿首要各犯,从严惩办”的严令,时任丹阳知县查文清却认为这是教会咎由自取,不是怪罪丹阳老百姓,并私下放走带头烧教堂的老百姓,最终被“甄别参革”。尽管查文清仕途因“丹阳教案”戛然而止,不得不赋闲回家,但是他表现出的不畏权势、不为官位利禄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为此,他离别丹阳之际,万民送别,丹阳民众为他树立了“去思碑”,以示不忘。1923年,查文清病逝于海宁家中。丹阳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查文清下葬前,丹阳各界自发举行声势浩大的追悼活动,纪念这位勤政为民的丹阳知县。也就是在这一年,查文清的孙子查良镛(金庸)来到世间。虽然金庸从未见到过祖父,但他从小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祖父的侠肝义胆,深深扎根在他心里。因此,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丹阳必然成为金庸先生经常惦念的地方。1986年5月1日,金庸先生带着夫人林乐怡,终于踏上了丹阳这片热土,寻访祖父的足迹,感受丹阳历史文化的魅力。《查公沧珊哀挽录》也证实,金庸的父亲查懋忠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而复旦大学正是丹阳著名反帝爱国老人马相伯创办的。可以说,金庸祖孙三代都跟丹阳有渊源。

“怀先祖之遗爱,睹今贤之丰功。”这是金庸先生32年前访问丹阳时,留下的珍贵题词。其中既包含了他对祖父的深深缅怀,又对丹阳发展日新月异发出由衷的赞叹。金庸祖孙两代留给后人的是津津乐道的话题,是说不完的传奇故事。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如何做好查文清祖孙文章,是当前我们应该思考的话题。查文清,一位晚清的县令,面对外来列强和腐朽朝廷的巨大压力,宁可丢掉自己的乌纱帽,也要为老百姓主持公平正义,这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一位卸任30多年的知县,经历改朝换代后仍然在丹阳民众中有如此高的威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镇江是一座驰名中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丹阳也正在创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需要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为支撑。“丹阳教案”这一重大反帝爱国事件发生时,时任镇江知府王仁堪亲自到丹阳,与查文清一同勘验天主教堂,当见到被残害的孩子尸体支离破碎的惨状时,两位官员相对流泪,相约为民请命。镇江是鸦片战争后较早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近现代历史上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尤甚。镇江知府王仁堪与丹阳知县查文清,齐心协力为民做主,妥善处理“丹阳教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令人欣慰的是,在有识之士的大力呼吁下,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名人资源的保护利用,近年来特意在金山公园内开辟王仁堪纪念馆。王仁堪,这位被载入《清史稿·循吏传》的著名状元知府,其事迹得到了弘扬。那么,查文清与丹阳民众的感人事迹,是否同样可以得到整理和发掘?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现在,随着《查公沧珊哀挽录》首次对外披露,做好查文清文章是时候了。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新闻工作者,作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和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一员,如果政府有这方面的需要,愿意尽绵薄之力,让这本珍贵的地方文献发挥最大的价值,成为镇江和嘉兴、香港,海宁和丹阳等城市间友好文化交流的纽带,这是对金庸先生最好的纪念。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