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由冬赈局巷说粥厂

2018-11-12 10:02

62201541984652596

文/张峥嵘

在山巷的西面,从宝盖路向北至大龙王巷,有一条巷弄叫生产巷,据街上的老人们回忆,该巷原叫“冬赈局巷”,因街上曾有“冬赈局”而得名。冬赈局的主要工作是在冬季开设粥厂、发放寒衣、赈济贫苦市民。

古时遇自然灾害,赈恤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对灾民困户蠲免赋税并给予接济。二是开仓放粮。古时各县城有的设有“义仓”,贮存粮米。遇荒年灾情时官府开仓放粮给灾民救急,迨收获新粮食后再偿还官府。三是开设粥厂无偿供给灾民。粥厂通常设于城厢寺庙道观。这些场地一般要求场地宽阔,平时无其他用途,适于搭棚垒灶,熬粥施舍饥民。

粥厂主要是官办,另有民办或官民合办。凡遇灾年官府皆拨发银钱粮米并派出官员负责赈恤。银钱用于购买柴薪、搭棚垒灶及佣工费用,粮米用作熬粥。一些市绅大户亦常有捐赠钱粮等善举,或自办粥厂,镇江冬赈局施粥就属这一类型。粥厂通常连续开设几个月,每日定时施舍粥糜。男女饥民分别排队每人领取一次,以保证体弱妇孺能按时按量吃上饭。粥厂另预备开水、衣服、药品、棺木等。故而粥厂又称“暖厂”、“善堂”等。凡缺衣受冻、患病无药者皆可于粥厂领取。因冻饿致死者,有的慈善机构如近代镇江崇善堂、安仁堂、种仁堂、兴仁堂、广善堂、普济堂、宝济堂、拾骨局、枯骨会等慈善机构,就负责装殓并标明性别年龄等特征。一段时间后仍无人认领,则掩埋于义冢。

近代时期的镇江,面对频繁的灾荒与兵燹匪患,当时的政府已无能为力,民间社会(含西方教会)便跃上本地慈善事业的舞台,逐渐居慈善救济活动的主角地位。

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镇江善士袁文“乾隆十三年、十七年岁饥,出私财平谷捐赈,二十一年大饥,设粥厂,首捐千五百金,为邑人倡躬督办,全活无算”;镇江绅士严山,“好施与,凡施棉、育婴、救灾、拯溺,广行善事。子敦礼承先志,如义渡、义杠、施药、施棺、修渠、铺路、救生船、水龙会、留养所、玉泉寺、江神庙、药王庙等事皆无闲,寒暑竭尽心力。”

镇江历史上有处启善堂粥厂,“在城内千秋桥东,先是每届隆冬,于学源、柳昕等募资,散放米票,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奇寒,冻莩日众,即于冬至日起,在新城邹家门,赁屋煮粥,每晚携送。继又令人肩荷至城内外散放……”据《续丹徒县志》记载,冬赈局“在城外万家巷底火星庙,原为课桑局……每年冬至放粥,迄明年二月止……由五业中人认捐,举于学源为经理……”杨方益在《耆年硕德忆陆公》一文中介绍:“到了民国期间,由于社会动乱,广大百姓生活十分困难,遇到灾荒,更是雪上加霜,依靠当时政府解决是不可能的。殷商富户出资办一些施衣、放粥、育婴、养老等慈善救济事业……镇江各类慈善机构,不下三四十所,与陆公(指陆小波)基本都发生过关系。他还多年过问或主持过粥厂(即冬赈局)。每年冬季在冬赈局巷和城内千秋桥街两处同时放粥约两个月。”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