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国内专题 “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新闻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无锡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 把“中国节”播种在孩子心田

2018-11-12 17:52 来源:江南晚报

新安实验小学里藏着一个有13年历史的“节日大观园”。大观园的墙面上贴满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在大观园的尽头,陈列着节日礼品、学生作品以及学校所获得的相关荣誉证书。学生王妍茜一边踩着旱龙舟,一边笑说:“这里真的太棒了,又能学知识,又能玩游戏!”

在无锡,“节日大观园”“稻香美食节”“过节吟诗”等活动正在校园里上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脊梁。近年来,无锡以“中国节”为切入口探索传统文化育人的新路径。

寻年味晒圆月

网络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今年2月,无锡市教育局开启2018年“校园中国节”主题宣传活动,让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情感节、仁爱节。近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分别从主题活动、社团组织、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节庆活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的育人作用。

2月12日起,无锡市教育局旗下微信公众号“无锡教育”、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微信公众号“升学团子”相继开设了“校园中国节”专栏,介绍各大节日的来源、习俗、故事、名家名篇等。为适应网络时代交互性特点,两者还通过征集短文、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过节兴趣。临近春节,开展“寻年味”征集活动;中秋节前,发布“晒月亮”活动。这些活动收到了来自泰伯幼儿园、锡师附小、沁园小学、雪浪小学等校学生的积极投稿,不仅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还让节日中的学生从观众变为参与者,点滴生活中发现传统节日的趣味与温情。

如何突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主体性特征,是很多学校关注的重点。无锡各中小学校纷纷利用网络平台家校互通,展示学生作品、传承节日文化习俗。如今“过节不分家,同学一起过”已经成为新安小学的常态。每逢重要节日遇到假期,学生们就在家长群开展“晒”节活动。“我今天吃了青团。”“我今天学会了一首有关中秋的诗。”“我帮爷爷泡了菊花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是过节“小行家”。惠山区的石塘湾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把传统节日揉进游戏中,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感知节日文化,并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养成。

根植乡土文化

传统节日融入无锡元素

近年来,梁溪区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学校利用德育课程、社团活动、自编校本教材、组织社会实践等渠道开展节庆文化、民俗文化的体验与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内学生人手一本《梁溪记忆》乡土文化读本,还挂牌设立多个区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供学生感受具有无锡特色的节日文化。

新时代,我国的节日更为丰富,今年9月23日中国人民度过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早在2014年安镇实验小学就设立了类似的节日,师生称其为“稻香节”。该校毗邻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无锡太湖水稻示范园。为了让学生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孩子,该校组织三、四年级的学生种水稻、割稻子、观碾米、尝新米、参加美食节等系列活动。经历过水稻的播种与收割后,学生符天瑞表示:“这次活动,我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

宜兴的乌米饭、江阴博物馆也成为学生们感受具有乡土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元素。据了解,宜兴城中实验小学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品尝家乡特产乌米饭,过乌饭节。江阴城西中心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小学,办学6年来逐步开展“校博联动”活动,让学生走进江阴博物馆等地,体验雕版印刷、编织中国结。

今年端午节,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青山诗社”的成员们走进锡惠名胜区寻觅乡土诗踪,他们大多是新疆班的学生,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多个民族。这些“小诗人”一边欣赏苏东坡著名的“天下第一品茶诗”碑刻、参观碧山吟社旧址,一边吟诵“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歌赋。

加强专业研究

助推“节日育人”发展

从社团活动到课程建设再到课题研究,无锡正在积极探索“节日育人”的新路径,不仅拓宽了传统节日的广度,融入了乡土特色、节气文化、中国结等元素,还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深度,在品格提升工程、五年规划等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思考如何培育学生。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节气与节日密不可分、多有交叉。无锡多所学校围绕节气开展活动、课程,如无锡国际学校、南长街小学、广丰中学等。多年来蠡园中心小学以节气课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学校特色发展。从学生不知道蚕豆、立夏为何物到如今成体系的《玩美24节气》课程,师生对节气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同时认识到“适合的教育”的重要性。校长尤吉介绍,每次节气来临,学校都会形成一套联结贯通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的“节气课程包”,内容涵括课程类型、实施时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让学生分别从“生态”“生活”“生命”三个层面去感知节气的意境之美,理解节气的文化之美,以及表现节气的精神之美。该校申报的《“玩美24节气”——融合式主题德育实践课程研究》 成为今年无锡公布首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据了解,目前无锡地区有不少学校从“节日育人”

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2016年4月,宜兴湖滨实验学校开展的《节日文化润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2017年4月,新安实验小学以《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实践研究》为题申请了全国少先队研究课题。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并内化为学生行为习惯、文化自信,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无锡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称,“我们开展‘校园中国节’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探索将节日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有机融汇,更好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锡报融媒记者 俞华)

责任编辑:值班账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