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集邮市场的记忆

2018-11-26 10:45

49041543194627297

文/于锡强

集邮是邮票诞生之后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镇江清末民初就有集邮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的邮票交易市场最早出现在大西路邮电局门口,及毗邻的大华电影院空场上。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文革”前,当时大西路是镇江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大西路邮电局内西侧设有邮品专柜,墙壁上挂有七、八只镜框,黑卡纸衬底贴有不少中外邮票,一张长玻璃柜台放置了邮电部新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图案精美绝伦,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还有一沓沓邮册、“袋票”(俗称杂邮5分钱一袋,每袋有10张信销票)、护邮袋、放大镜、镊子等集邮用具。许多集邮爱好者聚集在这儿,有中、小学生,也有不少成年人。

集邮爱好者不光在邮局里看,还拿着各式各样自制的集邮簿到外边空场去交换邮票。他们相互交换集邮簿翻看,手拿镊子小心翼翼地镊出邮票,专注地观察邮票的品相,想将散邮配成套或把重复的邮票换自己喜爱而又没有的。当时邮市以交换为主买卖为辅,很少有现金交易。

当时学生集邮,主要是集信销票,而集旧票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搜集、整理、配套、交流,有许多曲折和乐趣。我从小住在老城区,门里有10来户人家,经常有邻里收到信件,我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只要看见有人寄来信件,第一个请求邻居把信封上的邮票给我,还向亲朋好友讨要。每当得到一枚日久盼望的缺票时,往往会高兴好几天。对缺票孜孜不倦的搜寻,又变成源源不竭的集邮动力,我曾为挑拣一枚第26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10分的缺票,在邮市转了一个多月。

集邮是知识和友谊的桥梁,随着集邮知识的不断普及,集邮爱好者逐年增加,从1963年至1966年夏,大西路邮局的邮市人气最为旺盛。1968年后,随着上山下乡运动,镇江的集邮活动因此沉寂下来。40年前改革开放,集邮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很快得以恢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随着市中心的东移,邮票公司设在了大市口邮局,邮市也随之迁至大市口邮局及旁边的巷内。邮局的北侧设有邮品专柜,墙壁上挂有十几只镜框陈列邮票,连后来炙手可热的邮票如徐悲鸿的“奔马”、云南山茶花、红楼梦、齐白石作品选等都有售。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新邮上,因控制发行量,新邮预订卡十分紧俏,连集邮杂志也十分畅销,每到发行新邮人们都会排起长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股市变冷,邮市受其影响滑入低谷,仿佛在一夜间进入了寒冬,一些新邮还跌破面值,投资者、集邮者纷纷抛售离市。九十年代末,因群众反应强烈、影响市容等原因,邮市迁至山门口艺术世界楼上,在邮市不景气的大气候影响下,终因人气不足未能成市不了了之,自此镇江就再也没了邮市,只是偶尔在古玩市场的角落看到摆放着零星的邮品。

如今,大多数集邮者都是先交款预订,次年去取邮品,失掉了集邮的许多乐趣。但仍有一批集邮爱好者不改初衷,经常聚集在一起赏邮、研邮、品邮,还将自己多年收藏的邮品整理,精心制作展板频频亮相于展会,继续宣传集邮知识。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