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于家大院与“润州三于”

2019-01-07 10:17

于树滋先生

于树滋先生

于家大院家眷楼

于家大院家眷楼

文/图 张峥嵘

11年前,我有幸遇见镇江于氏家族后代、于树滋的重孙——于锡永先生,他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于氏家族的许多往事。时隔7年,我又一次遇到了于家的后代——于在扬先生。据他介绍:于家的祖先是于谦,字凝辉,所以于家祠堂又称“凝辉堂”。“凝辉堂”旧址当时在中华路小学。

于家人居住的地方叫“于家大院”,大门在大西路,后门在中华路。建筑旁边有个“于祠巷”,就是因于家大院内有个“于家祠堂”而得名。“于家大院”东西两排,每排前后三进,房子形制非常豪华,大门从砖瓦巷进去,门口有一处烧香的土地龛,墙上雕刻各种花纹。房子高二层,层高约4米,全部雕花落地门与落地窗,虽经多年风雨洗刷,但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的气派与豪华。

于家的故事我在镇江文史资料上有所耳闻,众多资料中最动人的要算是“于家三杰”,也就是于百川、于树滋、于小川三人,这些天我从随手翻翻到埋头细读,不断受到令人窒息的心灵冲撞。

致富散财于百川

翻开由李恩绶编纂,民国七年(1918)刊印本的《丹徒县志摭余》卷九记载:“于学源,字百川,仪征人,经商吾邑,知识过人,以商业起家,好施与乐善不倦,老而弥笃。瓜镇义渡、冬赈粥厂以及水旱灾祲,或独立经营,或出资输助,事无不成,人皆感颂。”

杨方益先生在文章《致富散财的于百川先生》曾介绍:“百川先生这些善举,是上世纪末之事,当我十四、五岁时,已到本世纪二十年代(1920),已过去近三十年了。许多慈善救助团体所得嘉惠,多已难寻痕迹,唯有三件事仍在影响,可以佐证。”

第一件事即创办发展瓜镇义渡局。

第二件事是为镇江冬赈局捐款。冬赈局虽非百川先生独资兴办,但有他捐助巨款作为基金,加上家乡前辈的共同筹划,故能于每年严冬时放粥,前后达四十年。

第三件事,百川先生为救助寒士,特捐基金五千两,设立“海门文社”;每年以笔试论文形式,发放膏火费(实即奖金)。这个文社到民国二十年左右,曾改名“百川文社”,以纪念百川先生。

润州才俊于树滋

于树滋(1856—1938),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瓜洲人,寄籍仪征,长期定居在镇江。

早年为清末秀才,后弃学经商。于树滋曾为重印《嘉庆瓜洲志》、编辑出版《瓜洲续志》、创作《瓜洲伊娄河棹歌》《呻吟集》等文献付出了平生的心血。他热爱镇江,致力于镇江瓜镇义渡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百川去世,由五业董公推百川之侄于树滋接办。于树滋也是当时镇江热心公益事业的商界人士。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树滋因病辞退后,一度恢复五业董轮流经办的制度。

于树滋也参与了冬赈局、百川文社等慈善救济公益性质机构的工作,为近代镇江慈善事业添上光辉的一笔。

急公好义于小川

于树深(1883—1950),字小川,镇江人。清末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承袭其父于学源的遗产甡记钱庄,经营近30年。

先生系文士出身,秉承其父“急公好义”暨“乐善好施”的遗训,主持过不少地方慈善事业;为纪念远祖忠肃公于谦,将中华路于氏宗祠改办为“忠肃小学”。其他镇江地方公益事业,有需捐资赞助者,靡不慷慨解囊,有求必应。

于小川先生不脱书生本色,热爱乡邦文献史料,曾与邑人陈庆年先生合勘元代至顺朝所纂《镇江志》,并参与校核其堂兄于树滋先生所纂《瓜洲续志》。

镇江解放后,先生曾以民主人士身份,两度出席在无锡市召开的苏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土改”开始时,率先响应人民政府号召,献出全部田地,当时新华社发布新闻称之为镇江市的“开明绅士”。

近代时期,镇江善士兴办义渡局,这一造福于广大群众的慈善事业,绵亘近八十年,其中由瓜洲于氏一门三人相继董理,维持的时间就达七十年以上,这种热心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