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国内专题 “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新闻

【新春走基层】两个贫困户的退保故事:“只要肯忙活, 好日子不会躲着咱”

2019-01-26 20:30 来源:扬州发布

春节将至,为创新开展“新春走基层”,推出“听脱贫故事 聊新年愿景”系列走访行动,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居民家中,听听他们的奋斗故事,聊聊他们的新年愿景,生动展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新愿景、新作为。

在高邮市城南新区管伙村,记者见到谢国青时,他正在自家的稻谷加工厂擦拭机器。额头渗出汗珠,他顾不上去拿毛巾,抬起右手,用袖口轻轻擦去。“儿子在苏州读研,后年就要毕业了,娶媳妇办喜酒总要花钱吧,我们可不能偷懒啊!”说完,老谢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放在2018年之前,老谢的脸上可没有现在这般笑容。老谢的父亲早年经营一家小型稻谷加工厂,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父亲患上肺气肿丧失了劳动力,小型稻谷加工厂也就关掉了,靠着外出打工的收入,老谢夫妻俩还能勉强负担起老人的医药费和孩子的上学费用。

可就在2010年,妻子仇国琴突感身体不适,继而半身麻木,在医院诊治为脑血栓,也丧失了劳动力。为了照顾父亲和妻子,谢国青不能再外出打工。家里一下断了生活来源,谢国青的脸上总是布满愁容,好在村里及时帮忙办了低保,让他们家渡过难关。

生活的转机发生在2017年。在谢国青的悉心照顾下,仇国琴的身体逐渐好转,有了自理能力。考虑到孩子一天天长大,谢国青就寻思着挣钱的法子,左思右想,就把之前关掉的小型稻谷加工厂重新开了起来。

做生意凭良心,不干投机取巧的事。很快,谢国青的小型加工厂就有了起色,周边乡邻也常常过来照顾他生意。为了多挣些钱,他在家养了几头猪,加工厂不忙的时候,他还去镇上打些零工。生活条件改善了,2018年初,谢国青就退了低保。“去年,我们家年收入突破了3万元,今年再努力一把,争取超4万元。”说完,老谢又咧嘴笑了。

2018年老谢也有遗憾,81岁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若父亲在天有灵,知道咱们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一定会感到欣慰。”

老谢的妻子仇国琴和儿子谢正阳,也在为这个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儿子女朋友的弟弟在南京开了家饭店,老伴前些天已经过去做洗碗工了。”老谢告诉记者,儿子也趁着寒假去南京送外卖了。

“等把家里打扫收拾一下,我也会去南京干几天活儿。”话语间,老谢满是憧憬:“等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就一起从南京赶回来,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幸福年!”

和谢国青一样重燃生活希望的,还有仪征市刘集镇黄营村的村民朱寿明。

今年50岁的朱寿明,六年前在外务工时突然感觉双腿酸疼,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患上双侧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不仅没法干重活,每个月药费还要花2000多元,如果想要痊愈,需进行手术,手术费又是一大笔钱,“我当时绝望到想躺在家里等死。”

得知朱寿明的情况后,村支部书记凌顺明上门开导他:“你光躺在家里可不行,要振作起来!”

朱寿明父母早已去世,单身一人,没有儿女,现在又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村里为其申请了低保,将其安排在公益岗位上班,并鼓励他养殖一些家禽赚手术费。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朱寿明养的100多只小鸡被冻死了不少。但他没有灰心,潜心向其他养鸡大户学习经验,回来后慢慢摸索,终于走上了正轨。

去年上半年,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来仪征慰问困难户时,为朱寿明投入资金1.5万元,帮助他扩大养鸡规模。那一夜,朱寿明兴奋得失眠了。

资金一到位,朱寿明扩建了鸡棚,买了1200只鸡苗,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喂养,等鸡苗养大之后,村里又帮助他联系好了销售点,解决后顾之忧。“前几天把鸡全部卖掉了,加上村里提供的公益岗位,去年一共挣了两万多元呢,今年终于能过个好年了,我把低保也退了。”收益不错,销路不愁,朱寿明喜上眉梢。

“只要肯忙活,好日子不会躲着咱!”谈及2019年,朱寿明自信满满,“今年我打算再多买点鸡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多赚点钱去把手术做了。”

通讯员 秦恩娟 周琳  扬州发布记者 车林 张旭 董鑫

责任编辑:值班账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