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走访慰问既要“慰”也要“问”

2019-01-31 12:41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春节快要到了,群众生活怎样?给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慰问品,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个具体体现。不少同志在走访慰问中不仅带上了慰问金、慰问品,还与群众“掏心窝子”,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他们看来,年终慰问,既要“慰”也要“问”。

在汉语词典里,慰问是安慰和问候的意思。一般而言,年终慰问对象多半是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慰问金和慰问品,当然有安慰问候的意思,对困难群众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但年终慰问不能止步于此,还应该在“问”上多做文章,做到有问有答、问有所得、答有所获。

前几年,一首《常回家看看》风靡大江南北。歌中唱的“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其实,这是相互的,叙述的过程也是倾听的过程。对于老人来说,相互叙述、相互倾听有着一种简单的快乐。党员干部也要“常回家看看”,我们的家在哪里?就在基层一线,就在困难群众那里。走访慰问,做到了既“慰”又“问”,就能了解他们的想法,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年下来了,群众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积累了很多心里话。借着走访慰问的机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坐下来拉拉家常,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民生。为他们的奋斗加加油,为他们的幸福鼓鼓掌,为他们的困难想想办法……在你问我答中,能了解到很多情况,能与群众拉近距离。如果在此基础上,再为他们想想办法、精准施策,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就能让我们的发展更有温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与群众拉拉家常聊聊天,也能知道我们工作得失。这一年,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民生上做了很多实事,但也不必讳言,我们在工作上还有很大的努力和提升空间,也不排除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能够准确找到工作的重点、亮点、痒点、痛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往前走,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有时就体现在“问答”中。一篇名为《书记的一记耳光》的文章,打动了很多人。1980年的春天,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同志,去看望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在周振兴的询问下,伊巧云老人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在回来后的会议上,讲到这件事时,周振兴感到愧对群众,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坐在旁边的县委书记哭出声来。既“慰”又“问”,问的是话,慰的是心,能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初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慰问的过程,也是凝聚各方共识、调动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的过程。在走访慰问中,要带着感情“慰”出温暖,怀着真诚“问”出实情。“常回家看看”,多与“家人”聊聊,做到既“慰”又“问”,有利于我们保持定力、集中火力、群策群力,在新的一年实现更大的进步。(毛建国/文)

责任编辑:值班账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