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古代的“春运”

2019-02-02 09:46

卜庆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经商等,并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人流如潮的春运。时代发展的今天,来来往往的人们可以乘坐飞机、高铁、快客等交通工具,很快便可与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春节了。那么,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古代,“春运”又是怎样的呢?

在古代,人口流动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太远,古代“春运”的主体也并非像现在的外出务工人员,而是公务人士和商人。由于交通条件所困,古代的这些人员,则会早早起程,在路途中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方能与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圆的春节。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是秦国的国道,按照记载数据折算,驰道宽达69米,路边还栽植松树,驰道类似于“古代的高速公路”。驰道是“天子道”,乃皇帝专用,不过,道路中央三丈宽才是速度较快的皇帝专车用道,别的车和人可以走两边。秦时驰道虽阔,但民间却无快捷的交通工具,赶路归家过年的老百姓,仍是步履艰难,迟迟不能如愿抵达。除了驰道,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所谓轨路,当然并非铁轨,而是用硬木铺路,下垫枕木,除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框架相仿,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可以快一些。其实,秦代修建公路网,并非出于民用,而是作军事考虑,但对民间出行有一定影响。

在古代,驱车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就是轿子的前身,之后又有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等。古代长途运输主要靠畜力车,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其实古代畜力车还分好多种,如轏车、辎车、安车、辒车、轺车、传车等。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车体材料档次也低。辎车则是载货车,古代“春运”时可以变成乘载好多人的“大客车”。安车档次较高,是一种小型车,供旧时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可比作现代高级小轿车。寻常百姓春节时乘坐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就不错了,更多的是靠两条腿,来艰难地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在古代,木船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承载着水上运送粮食和各种商品之宏业,还可运送往来的官吏及客商。无论是外出做生意,还是到外地赴任的官吏,只要有条件,春节回家过年大都会坐船走水路。固然,这种归家之旅虽极其缓慢,却也是极少数人可行之法。

在古代,很多名人的“春运”之路,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春运”的曲折和艰辛。唐朝开元十八年,30岁的李白居住在长安城,春节临近,便准备回家过年。李白从陕西长安出发,往西一直走到大散关,再走陈仓道,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又沿金牛道艰难跋涉。大概走了1个月,行程1800里,山路1200里,花掉路费12贯钱,相当于全年工资的1/3,终于回到四川江油与家人团聚。公元1061年,54岁的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携家眷和仆人从开封回江西永丰的老家过年。先坐马车,行1400里,再乘船约600里,差不多用了1个月,花费60两银子,才费尽周折抵达永丰。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