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家谱记载的京江韦氏

2019-03-15 09:53

□ 韦朝阳 谢勇

京江韦氏系三国孙吴时期著名经史学家、文学家韦昭后裔,据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韦振鑫主修《韦氏家乘》记载:韦昭49世孙韦承镐于明代嘉靖年间由丹阳延陵迁京口,卜筑于城西新河街,至今定居镇江市区已有16代。丹阳延陵韦氏系出两汉经学世家、父子宰相韦贤、韦玄成家族,韦贤10代后裔韦著,于东汉末避汉恒帝征士,由长安(今西安)杜陵东迁丹阳延陵,韦著之孙韦昭仕吴,官至侍中、高陵亭侯,后被推为延陵韦氏一世始祖。此后,韦昭家族世居延陵,迄今1800多年,其间枝开叶散,分迁周边练湖东港、溧水、宜兴、丹徒、京口和大港等地,京江韦氏即为其中一支。

“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

延陵韦昭家族源于两汉杜陵韦贤家族,始迁祖韦著避恒帝征士卜迁延陵,不晚于延熹二年(159)。韦著之孙分二支:一支杜陵韦氏:以仕曹魏安城亭侯韦胄为代表,其子孙繁衍至唐为九大公房:20人荣登相位、900余人载两《唐书》、百余人出任地方最高长官。家族成员登科者约110人:进士科74人、明经科26人、制科10人;有论著传世者70余人,篇目几近两百。另一分支延陵韦氏,以仕孙吴高陵亭侯韦昭为代表,官至侍中(丞相级)。据《三国志·韦昭传》,韦昭考证经传、校对异同,著有《洞卷》3卷,另著有《官职训》与《辨释名》各1卷,然均失传。因“直笔”录史,韦昭为孙皓所害,致后世不愿出仕,《三国志》及族谱均载其子韦隆“有文学”、 朝廷“屡次征士不去”;韦昭之孙韦德,官至“北军侯丞,破荆棘而名震中外”,曾孙韦发以下单传15世至隋。时局动荡的两晋南北朝,家族离散于军旅途中或避难场所,其成员不忘绛帐授徒,传承《诗经》《易经》等的儒家经典。

京江韦氏的传承

韦承镐,谱称韦昭49世孙,邑庠生(州县秀才),于明朝嘉靖间迁入京口,在城西新河街筑室居住,成为新河本支的始迁祖,开启京江韦氏一支。

京江韦氏本支,自明嘉靖迁润至光绪晚清,从族谱年表看,各房支的迁徙与安葬基本均在镇江市区及大港,只有7世孙韦启贤一支有外迁记录。《韦氏家乘》主修者韦振鑫,也系韦启贤之裔,寄居金坛。自民国至今,世居镇江市区的京江韦氏为韦启贤的叔祖父韦国珍(5世孙)支系:从13世后裔至14世孙起的两房支系又先后分迁至天津、南京、上海、常州、甘肃等地。迁移以来,京江韦氏延续了千年儒门家学世业世传,出太学生、国学生共计42位,各类岁试、恩科等而出仕(含封职、候选)共计40位。

族训八则与《韦氏家乘》

京江韦氏一族重视家族子弟的礼仪教育,综合历代先祖先贤家学与修为,形成了族训八则:先孝悌、修祖茔、慎婚姻、戒嫖赌、息词讼、谨富贵、恤孤寡、严义节。强调家族子弟要懂得回报父母之恩,兄弟姊妹及朋友的友爱应放在首位,认为这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也是千年家学精神风范之所在。

族训对家族子弟的婚配、持家之道、日常礼仪等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譬如族内的婚配尤要择名门旧族、忠厚积善之家联姻,不以贫富为标准、重在好家风与德行等;又如饮食之礼,规定必须遵守长幼劝酒古礼,饮酒可尽欢而不失礼,存有严肃之意,不得超越座次、放肆喧哗等。对于不遵族训的家族子弟,则规定了惩罚措施,如对道德败坏、沉迷嫖赌、亡身破家的,要从重责罚,生不入祠,死不立柱。

京江韦氏自明嘉靖年间迁镇以来,曾多次辑修家谱,现存《韦氏家乘》修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是在道光十年(1830)重修谱牒基础上续修的,全谱共计6卷/套,各房支及存祠族长轮值共领28套。现流失海内外,辽宁省图书馆、台湾及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等地有收藏,韦克顺主修的道光十年木刻活字印本4册/套,即老版《丹徒京口韦氏族谱》4卷/套,则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