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闻捷在新华社新疆分社

2019-05-13 10:10

67ede32b-f02c-4a61-9f82-c69989adc1c1

 

文/吴明宝 沈晓昆

许多人知道闻捷是我国现代诗坛的一位明星,还知道他成为著名诗人之前是一位出色的记者,也许不知道闻捷还是一名杰出的编辑和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领导人。这里仅介绍他1952-1953年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期间的几个小故事。

1

一个月,首战告捷

闻捷在新疆解放时作为新华社西北总分社的特派记者去过新疆一次,但时间很短。他回总分社不久被任命为采访部主任。

1952年初,闻捷被任命为新疆分社社长。当时新疆分社的记者以吃苦耐劳著称,但写稿却如瞎子摸鱼,命中率很低。

那时候,全国正在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主要是揭露不法资本家“五毒”俱全,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罪行。分社记者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揭发磨坊主往面粉里掺砂子,坑害老百姓的文章想发给总社。闻捷看后语重心长地说:“‘三反五反’并不是反对一般资产阶级,是人民共和国与不法资本家的斗争。不法资本家还有大小之分,新华分社应当报道的,不仅是当地人民群众关心的事,而且应当是对全国人民有教育意义的事。”他要求记者们全面汇报新疆“三反五反”运动的情况。他边听边记,从大家汇报的大量情况中,筛选出两个他认为重大的案件,带领记者投入采访。

第一个案件是乌鲁木齐市一个经营木材业的资本家,勾结国家森林管理人员,滥伐天山树木使国家蒙受50万元的巨大损失,使天山林地遭受百年难以恢复的损失。闻捷又专门采访了当时的新疆人民政府主席包尔汉,请他就这件事发表讲话,阐明天山森林在新疆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意义,揭露不法资本家的严重罪行。

第二个案件是一个不法资本家团伙在承包兴建乌鲁木齐红雁池水库中偷工减料,在石灰和水泥中掺假的严重破坏水利工程事件。他们不仅因此窃走了国家30万元的巨额财富,还使红雁池水库尚未建成就危机四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使水库下游乌鲁木齐市的人民生命财产处于水灾威胁之下。

两个案子,三篇稿子,总社很快向全国播发,当地的《新疆日报》也以显著位置刊登。闻捷来新疆分社主持工作后的第一战,首战告捷。

闻捷主持新疆分社工作以后,记者们外出采访回来,他都要详细听取汇报,加以点评,让记者写出初稿,然后由他修改加工。闻捷要求记者不仅要明确全局,深入基层,还要严格从实际出发,选择重大新闻事实,提炼主题。因此,新疆分社发往总社的稿件,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采用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发表了《春天到了吐鲁番》《天山白杨沟哈萨克牧民开展爱畜保畜活动》等一批既有边疆民族特色又有全国意义的典型报道,得到总社好评。

2

“兵贵精,将贵谋”

闻捷认为“兵贵精,将贵谋”,这是他在新疆分社工作中重要的业务指导思想。1952年4月,春临新疆大地,天山南北的春耕春播和牧区的接羔育羔逐步进入旺季。闻捷决定把记者撒得远一些,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深度报道。当时适逢总分社人员调整,新疆分社14名记者一下子调走6人,又有两人去总社学习理论和实习。闻捷所能调动的记者只有6人,且大半为新手。

闻捷将仅有的6名记者新老搭配,组成两个小组,近处4人一组或再分成两小组,机动于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村和天山哈萨克族牧区;远程两人一组,负责高原和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采访报道。他独自一人挑起了省、市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报道任务。

根据闻捷的安排,在吐鲁番地区的4人小组从当年4月10日到20日,共写了4篇通讯特写、3篇消息报道。这7篇稿件全部来自基层第一线,洋溢着维吾尔族农村的生活气息。经过闻捷的修改发到总社,总社立即采用了5篇。闻捷喜出望外,他催促记者写书面采访总结,并亲自加了热情洋溢的按语,上报西北总分社和总社。

另一个两人小组尽管在路途遥远、人烟稀少的地区奔波,每隔十天半月也能发回一篇高质量的边陲农村通讯,例如《英阿瓦提的新生》《帕米尔高原的人民在欢笑》《驻守边疆 卫国的战士》等等,这些稿件形成系列,深刻反映了南疆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新变化、新面貌。经过闻捷的润色,这些稿件文风淳朴、优美,由总社播出后,几乎都被十来家省、市报纸刊用。

闻捷注重多渠道采访,坚持到第一线采访。他在新疆分社亲自写了许多精彩的稿件,其中有特别指导意义的是:《团结井——维吾尔族第一批采煤风镐手诞生了》和《两封信 一条心》等通讯,还有随当时的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一行视察伊宁等地写的《习仲勋、刘格平视察伊宁》《习仲勋、刘格平向阿哈买提江陵墓祭奠》《习仲勋、刘格平在伊

宁召开各界座谈会》和《习仲勋、刘格平赴天山牧区慰问哈萨克民族》等消息。这些文章虽未署名,但经当时与闻捷一起工作的记者、后任前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与研究生部主任杨克现的证实,为闻捷所写,《闻捷全集》未收入。

1952年8月2日,总社发出《表扬新疆分社吐鲁番和南疆报道工作的通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一时期新疆报道有生气,不是偶然的……可以看出,新疆分社的同志,正确坚定贯彻‘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方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采访报道,适当集中使用力量,所以能够得到成效。”

1952年,闻捷带领新疆分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总社采用173篇,约13万字;资料31篇,约20万字;其中,单播稿件为123篇,约12万字,占全部采用稿件的71%,总字数的92%。

3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闻捷改文章有许多独到之处。新疆分社记者许多来自一线的报道,经闻捷反复推敲、精心修改,真可谓妙笔生花、画龙点睛!

闻捷每次动笔改稿之前,总是端坐在桌前,将记者的原稿看上几遍,有时还站起来走向墙上的新疆地图,查看记者活动的方位,然后坐下来静思一会,才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字迹极为工整。改好了还要读给身边的记者或工作人员听,直到自己和听众满意为止。

一天,南疆发来了韩文辉、王立忱合写的通讯《砍土镘的故事》。闻捷读罢,满脸喜悦。这篇通讯说的是:春天来了,当地农民从供销合作社领到了一批崭新的砍土镘,像过节一样高兴。一位维吾尔族农民举起领到的砍土镘高呼毛主席万岁!因为解放前这个有138户的村子里只有38把砍土镘,且多为地主富农所有。全村110多户贫下中农穷得一把砍土镘都没有。因此,贫下中农靠租用地主富农的砍土镘做农活,受尽剥削,甚至家破人亡……

闻捷称赞记者抓住了这个看来极为平常,却有着社会变革意义的新闻素材。但他认为,这篇通讯一切都好,就是缺少一个点破主题的开头。于是,他动笔写了一个导语:“新疆南部缺少钢铁,那里的维吾尔农民将砍土镘看得比牲畜还贵重。解放前,一把砍土镘要480斤苞谷才能换到。广大贫农年年想念它,却年年得不到它……”

过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新疆南部,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矿产丰富,能说缺乏钢铁吗?”于是,他又把导语的开头这样写:“新疆南部农村很缺乏铁制的用具。”在写到砍土镘三个字时,又加了一个注解:“砍土镘,新疆农民过去的主要农具。”具有浪漫诗人气质的闻捷对待新闻稿件竟如此严谨,让身边的记者们由衷佩服。

半个月以后,南疆又寄来一篇通讯《拜城耧》。这篇文章说的是汉族农技员将内地条播密植的木耧推广到维吾尔农村的故事。闻捷认为,木耧在内地平平常常,成不了什么新闻。但对于以撒播耕作为主的维吾尔农村来说,选择这样的题材,正说明记者的历史眼光和新鲜事物感。

与此同时,闻捷觉得这篇通讯的背景写得缺乏鲜明色彩,于是,他将稿件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以后,写下了这样一段导语:“播种用的木耧在新疆还是一件新的农具。今年,新疆南部拜城县的维吾尔族农民都争着用木耧来种麦。他们亲切地称呼这种新农具为拜城耧。”接着,他又将一个在新疆民间广为流传的美丽浪漫的骑马撒种的故事当做背景穿插进去;“传说巴图(英雄)骑在马上创造了用骑马撒种的办法,一天竟撒了一千斛(一斛合5斗)种子,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千百年来,农民总是想怎么能撒播得多,从来没有想到如何改变这种播种方法……”

有了这个故事背景,便及其鲜明地将汉族技术干部引进木耧到新疆的双重意义表达了出来。它表明了新疆农业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的发展过程,更反映了内地与边疆文化技术交流的重要意义。据杨克现的回忆,当时由闻捷精心修改编发的新闻稿至少有48篇,我们已经在1952-1953年10个月的《新华社新闻稿》合订本中,找到了其中的28篇。

1953年夏天,闻捷带着他创造的辉煌的新闻业绩离开了新疆分社,因为他的肺结核病再次复发,总社调他回北京养病。闻捷在新疆的经历为他积累了文学创作丰富的素材。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