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圌山报恩塔塔额之谜

2019-07-19 10:03

b0fcb24b-7044-467e-a6ba-99a0349f3802

5d8db630-77ee-4ebd-8ecb-48e7976f1b6d

文/图 马阿林

镇江东乡的圌山之巅,有座报恩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塔高30.94米,壁厚1.75米,下有白石须弥座。塔依山势,地基坚实,江阔塔威,位置显要。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每年的黄明节(清明节后一天),镇江东乡都有十数万人登圌山的习俗。

塔面西的门上方有块塔额,刻有“报恩塔”三个大字,上款题有“陈贵阳建”,下款为“崇祯元年”(上图)。长期以来,没人在意过塔额上的内容是否有误。若干年前,有人指出碑上的十一个字,却包含了3个错误信息:建塔时间、建塔人名,以及塔名书写顺序。那么,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块塔额是原来的吗?笔者经过多方查考,以及寻访到自称是该塔额的制作人,但还是没能证实塔上这块塔额所书时间及制作人。除此而外,圌山报恩塔还有诸多谜团待解,比如塔名之谜、塔旁楞严寺之谜……望专家学者能予以考证。

建塔年代之谜

建塔年代本不应有疑义,不知现存塔上的这块塔额当年制作时是依据的什么资料,才做出的“崇祯元年”这一错误的建塔时间。

1961年9月圌山塔维修时,对塔下地宫进行了发掘,出土一置于石函内的铜盒(下图)。盒盖上方由右至左横向刻“坚固悠久”,纵向分六列刻有“大明崇祯柒年捌月 榖旦,直隶镇江府知府王秉鑑 通判刘泽宽 王修文 圌山镇塔宝藏 丹徒县知县张文光同安 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郡人陈观阳拜手谨识,督理善士郡人陆大观,监工典史郡人陈大德”。 铜盒内盛放佛珠、珍珠、珊瑚龙、金元宝、银元宝、宝石、太平通宝、瓷碟、玉符、玛瑙、水晶印和琥珀茄多件文物。

由此可见,圌山报恩塔确实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那么塔上现在的塔额上刻的“明崇祯元年”又是从何而来?此一谜也。

建塔者之谜

塔额上刻有“陈贵阳建”,陈贵阳何许人也?查找诸多资料,均无此人记载。网络上竟还有陈观阳建塔之说。而陈观阳建塔却在府县志及三知堂《陈氏宗谱》上都有记载(另有一部治安堂《陈氏族谱》系攀附、伪托之谱),而且也有有关他建塔的记载,民间更是有他的传说。

清乾隆《镇江府志·卷之三十八孝义》记载:陈观阳,字宾之,丹徒人。文之孙也,性至孝。父肖授徒维扬。宗氏逆徒,宗孙达憾师课之严,投毒饮食中,肖中毒死。观阳甫十六岁,誓报父仇。

清嘉庆《丹徒县志·卷二山水》记载:圌山……上有塔,明崇祯间吏部郎中陈观阳建……。

清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山》记载:圌山……山上有塔,明崇祯间吏部郎陈观阳建(旧志);《卷五十六·国朝文》录张九徵《重修圌山塔小引》:“吾润固所称名山大川之域也,长江之中金焦双峙,圌山下横……故郡前辈蕊亭陈公以年倡首拮据筑基,偕郡邑牧伯暨诸绅士义民合力成之。余先伯父修翁亦捐赀千金以助焉……”文中蕊亭陈公即为陈观阳,另据三知堂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版《陈氏族谱》记载:陈观阳,字宾之,号蕊亭,丹徒人,文之孙也。

清《丹徒县志·纪闻》:“陈吏部观阳,以形家言,为郡城培护风水计,矢愿为焦山建塔。以焦山旧有塔,经倭乱毁,故郡科举寥落不振也。因沙渚人先请以圌山建塔。先圌后焦,庶于郡于沙渚皆利。吏部从之。然圌已建,于沙渚果利;焦山塔则诎于资,卒未竟吏部之志云”。

《丹徒县志·第四章·文物胜迹》记载:圌山塔 位于圌山最高峰,8面7层砖塔,高30.94米。明代崇祯七年(1634)吏部郎中陈观阳倡建,光绪五年(1879)重修,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

除府县志记载以外,清光绪二十年(1894)里人周伯义所撰《修圌山报恩塔记》拓本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塔其颠四无障碍,创自明季本邑陈观阳吏部。”

由此可见,圌山报恩塔倡建者,抑或建造人确为陈观阳,而非塔铭上所写陈贵阳。周伯义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撰写《修圌山报恩塔记》,可见他当年是见到报恩塔原塔铭的,所以才写的这么明白无误。那么塔上现有的塔额何故写成“陈贵阳”?此二谜也。

塔名之谜

圌山报恩塔,民间有圌山塔和报恩塔两种说法。但是自明崇祯七年建塔以来,遍阅府县志上竟都未提及塔名为“报恩塔”之说,只是说圌山有塔或圌山塔,直至清光绪二十年邑人周伯义所撰《重修圌山报恩塔记》始称其为“报恩塔”,时隔189年。

据清嘉庆《丹徒县志·卷二山水》记载:圌山,在城东北六十里,土人又呼为徐山……上有塔,明崇祯间吏部郎中陈观阳建……清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山》记载:圌山……山上有塔,明崇祯间吏部郎陈观阳建(旧志);清《丹徒县志·纪闻》:“陈吏部观阳,以形家言,为郡城培护风水计,矢愿为焦山建塔。以焦山旧有塔,经倭乱毁,故郡科举寥落不振也。因沙渚人先请以圌山建塔。先圌后焦,庶于郡于沙渚皆利。吏部从之。然圌已建,于沙渚果利;焦山塔则诎于资,卒未竟吏部之志云”。民国《续丹徒县志·卷二山》记载:圌山、圌山塞、圌山营,塔下有三茅行宫。《丹徒县志·第四章·文物胜迹》记载:圌山塔 位于圌山最高峰,8面7层砖塔,高30.94米。明代崇祯七年(1634)吏部郎中陈观阳倡建,光绪五年(1879)重修,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

塔上明明有“报恩塔”三字,为何编写府县志的人却视而不见?是当初建塔时,没有这块碑额,还是有“报恩塔”三字而不能写?此三谜也。

塔铭书写者之谜

塔额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一般都是从右向左书写,而这块塔额上面从左至右的书写顺序却很少见。

那么如此确凿的建造年代、建造人记载,在塔铭上建造年代“崇祯七年”却变成了“崇祯元年”? 建造者“陈观阳”又为何变成了“陈贵阳”?按照古时书写习惯,“报恩塔”三字应该由右至左书写,这里为何变成了由左至右书写?是谁在什么时候镌刻了这块塔额?

据大路文化站原站长仲荣山老师告知,曾有人说过此石刻塔额是他所制。根据仲老师提供的信息,数年前,笔者曾和友人对此事进行了走访。在大路镇新华村后湾自然村,找到了当年负责制作塔额的石匠孟瑞才。

据孟老所说,他是六二届扬中县中高中毕业,没参加高考,就下放了。当时姐姐嫁在后湾,他就到这边来了。报恩塔那次修理是在1970年,塔上没有碑。看山的赵壮宝(已去世),给了他一张条子,说是县文化局的同志写的,上面写着“崇祯元年”“报恩塔”“陈贵阳”等字,让他按照这个制作一块碑按上去。

由于没有现成的石材,孟老就在山上找了一块墓碑,磨去原来的字。由于自己会点书法,所以就按照字条上所写的内容,自己写了之后刻在碑上,做成了现在这块塔铭,当时给了10元工钱。

为了印证他的说法,笔者当即写了这几个字,请他用毛笔书写。这距他当年书写塔额已经相隔40多年。孟老欣然应允,立马动手写了出来。后来笔者把他写的和塔额上的字,放在网上请网友比对,有说像,也有说不像的。但笔者以为,一个几十年没动过毛笔、多年没上过山见过这块塔额的老人能写成这么相像,已经足以说明他没说假话了。只是当年让他制作塔额的人都已作古,无人证明他说的话罢了。笔者以为报恩塔塔铭系他制作,有可信之处。

综上所述,至少可以断定该塔额不是建塔之初的原塔铭,而是后人补作。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