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记忆中的镇江文化馆和文化宫

2019-08-15 10:32

文/吴诚龙

镇江城市不大,以前文化娱乐的场地也少。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对镇江文化馆和工人文化宫这两个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却是印象深刻。

文化馆,就在大西路中段,在福音堂对过。工人文化宫(也曾叫工人俱乐部),在大西路西段,银山门北面,工人文化宫对面不远处就是镇江有名的五十三坡。这两处地方有些老房子至今还在。现在经过这两处旧地,眼前就浮现出当年这里热闹繁华的情景。

我童年时常去这两处玩,文化馆里工作人员不多,我和他们混了个熟面孔。至今我还记得他们的模样:瘦瘦的、文质彬彬的负责人老杨,会拉二胡;常板着脸的老尹,不太爱说话;白白皮肤的老康,后来知道他叫康新民,搞民间文学很有名气,而且他的夫人也是名人;传达室老罗,写得一手好字,当年福音堂东墙上,文化馆的宣传橱窗都是老罗抄写布置的。

文化馆地方不大,前后狭长。前面是小二楼,后面有个小礼堂和小戏台,礼堂里可以坐几十个人。前面楼上下是阅览室。楼上一间以杂志为多,楼下一间全是报纸。每天开放,晚上能开放到八、九点钟。我常白天连着晚上去那里看报纸杂志。我喜欢看《人民文学》,也喜欢看《大众电影》。记得那时《大众电影》评电影百花奖演员,很多人都关心。每期新《大众电影》一到,阅览室里人人都抢着看。每到周末,小礼堂里常有镇江业余曲艺爱好者演出相声,门票很便宜。每到这时,小礼堂里总是挤满了观众。我还记得几位镇江相声演员:顾正仁、杨希清、姚乾池,还有位姓余的,名字忘了,他们几位相声都说得很好。小礼堂一度还搞过“每周一歌”活动,我也曾参加过。学唱歌的人有二三十人,由一位老师教唱,唱前给每位学员发一张油墨印刷的歌纸。前年,我在整理家中杂物时,翻到夹在旧书里的一张油墨印刷的《马儿啊,你慢些走》,就是当年在文化馆“每周一歌”活动中学歌时发的传达室老罗刻钢板油印的歌纸。

工人文化宫,比文化馆气派多了,要凭工会会员证或工作证才能进去。即便进了大门,想参加里面活动也要凭会员证、工作证。工人文化宫里的活动内容就多了,除了有专门的电影院外,另有一栋四五层高的大楼,每层有好多个活动室。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室、化妆室、戏曲室、器乐室,室外还有溜冰场(后改为篮球场)。活动很多,特别是象棋表演和篮球赛,热闹非凡。

镇江曾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象棋之乡”,印象中的象棋表演是在工人文化宫室外广场上挂大盘讲解的,那大盘据说是当时江苏省最大的棋盘。室内比赛时,现场棋手每走一步棋,室外的喇叭中就报出这一步,大盘的工作人员就拿长叉按所报将棋子叉挂到位。大盘下,人头晃动,议论纷纷,有叫好棋的,有喊臭棋的,红方黑方互相不服,争得脸红脖子粗。等一盘下完,胜负分出,大盘下还聚集不少人在复盘,久久不愿散去。这种热闹场面,在上海象棋大师胡荣华有一次来镇江表演盲棋达到了高潮。那次胡大师的表演,工人文化宫大盘下观众熙熙攘攘,胡大师盲棋一敌五,最后是四胜一和,令人称奇。

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往昔的一些文化活动和场所,慢慢地销声匿迹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不再有往日的辉煌,门庭冷落,早已变了模样。现在的文化生活比以前更丰富多彩,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尽管如此,许多中老年人还是不太愿意坐在家中看电视,喜欢迈开双脚去接触社会。正因如此,我始终忘不了曾经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的镇江文化馆和镇江工人文化宫。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