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在茅以升逝世后的日子里

2019-11-25 09:37

eda60ee4-82cb-4b6a-b4e6-9d9bb9bb7a82

茅老在二中

5159c7c1-c99c-4ca1-acdc-236da42aab25

茅以升纪念馆塑像

□ 霍义平

30年前,中央各大媒体同时刊登一则讣告:1989年11月12日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茅以升同志,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中央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按国家领导人的规格治丧。

从媒体上得知这一不幸消息,我找到当时的市政协副主席、市九三学社主委邬伯祥。我说,茅老是镇江人,又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九三学社主委,我们镇江应该有所行动。邬伯祥副主席让我与他一同去找黄选能主席。黄主席很重视,他说你明天下午到我办公室来,我把在镇的副主席都召集到办公室来,一起商议一下。

茅老有着浓郁的家乡情怀:1930年他毅然向教育部辞职,回镇江,出任江苏省水利局长,主持规划象山新港;1934年他安葬父亲于镇江蒋乔,1948年他从四川扶母亲灵柩回镇江,与父合葬;晚年,他爱乡思乡之情愈烈,曾欣然为《镇江科技报》题词、撰稿,会见镇江科技人员,勉励大家攀登高峰;他不辞辛苦专程来到镇江二中,听孩子们的汇报,看同学科技活动的成果,希望同学们面向未来,立志振兴中华;在镇江伯先公园和镇江的父老乡亲见了面,共度中秋国庆佳节;也曾祭扫父母坟茔,探望草巷祖宅,游览金山寺。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意在表达对家乡情深之至。

次日下午,经过商议后,大家形成的意见是:1.立即发出唁电、派员赴京吊唁。2.与茅老家属商讨征集茅老遗物事宜,尤其是要把他早期的博士论文、他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文本、各类获奖证书奖章作为征集重点,为日后举办展览打下基础。3.迎请部分骨灰到镇江。

随后,黄选能主席立刻跟其他市领导研究,决定以镇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九三学社、市科协、市二中的名义,分别发出唁电,并委派副市长应国根及其秘书小矫、邬伯祥和我,一行四人前往北京吊唁。

到北京安顿好后,我便直奔位于三里河南沙沟的茅老家。这里,我并不陌生,1981年我曾请茅老为《镇江科技报》题词,并向他征稿,之后我曾给这里寄出科技报样张和读者争相阅读的照片;1984年我陪同茅老看望二中的师生后,把活动过程整理成一本影集,也寄到这里;1985年初夏,我曾与文管会杨奎、刘昆两位主任到这里向茅老汇报举办纪念沈括活动、重建梦溪园事宜,邀请他担任纪念活动名誉主任委员,并请他为梦溪园题写园名,受到了茅老的热情接待。想不到,此次竟为治丧而来。

茅老家在一楼西侧,为我开门的是警卫员小孙。茅老的长女茅于美、四女茅于燕和五女茅玉麟都在。大客厅已布置成灵堂,哀乐低旋,西边墙上高悬饰有黑纱的茅老半身标准像,遗像前放置着西南交通大学、欧美同学会等机关团体敬献的硕大花篮,三面墙壁挂满了挽联。

向茅老遗像三鞠躬后,我正式向她们姐妹(当时茅老的儿子还在美国)提出迎请骨灰、征集遗物等事宜。此建议一经提出,她们顿觉突然,她们根本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一时不知如何应答。茅老的遗物很多,包括大量中外书籍、文稿、资料,红木书橱、旧式桌椅、写字台,四季衣帽、各式用具、卧具等等,如此众多器物怎样处置?也正是她们将要思虑的问题。茅老的七个子女,有四个均在国外,那时通讯全凭电话,我请他们慢慢考虑会商。

后来的几天时间,我每天都在茅老家,与她们共同讨论,回答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征得她们同意后,我把所有的挽联全部拍了下来,然后又到茅老的书房、卧室拍摄了茅老的著作、文稿,生前使用过的器物、用具,并且注明各件物品摆放的位置。

茅老一生低调,不爱张扬,许多作家都曾希望为茅老撰写传记,但均被婉言谢绝了。最后在展望出版社的一再请求下,由郑公盾撰写出版了《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一书。这本书按照时间的主轴,客观地再现了茅老的一生事迹。茅老看后比较满意,他在扉页上钤上了自己的印章。茅老的小女儿茅玉麟对我说,如果需要宣传,可以此书的内容为依据。说着,便从书橱里取出,三位姐妹在钤有茅老印记的扉页共同签名。站在一旁的茅老秘书郑淑娟也签下自己的名字。我双手接过,一直珍藏至今。

郑淑娟回忆她跟随茅老的30年,无限感慨地说,茅老对镇江的感情弥久愈深,在弥留之际还多次对她说,“小郑,备车,我们到镇江去!”无独有偶,茅老的亲弟弟茅以新也是我国铁道机械工程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与茅以升同住一个大院。时年87岁,因年事高,神志稍有不清,但对家乡念念不忘,总说“家乡来人了,家乡来人了”。两位老人对家乡的深情令人感动。

茅家经过几天的协商,一致同意将茅老部分骨灰安放在家乡,也同意将茅老的遗物捐赠给镇江文物保护部门收藏展出。11月26日,应国根副市长、邬伯祥副主席和小矫来到北京,向茅家三姐妹并通过她们向茅老全家致以亲切的慰问,同时向她们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离开茅老家前,在茅于美的陪同下,我们又去看望了病中的茅以新先生。

治丧活动结束后,我又与她们联系了几次。1990年1月4日我收到茅于美寄来一封信,她在信中建议:“我们姐妹商量,因为春节在即,交通拥挤,是否在春节后,天气较和暖时,你们来京办事好否。在这段时间内,小林妹在家整理遗物,略事准备也合式(适)。先父的文稿、手稿、相片、著作较多,整理费时。有一些手稿还须附加说明才有意义。办展览时,我们姐妹还须出一些力量,搞一些说明,待你们来后,可一同商量,尽量把这事办好,对后生有教育意义才好。请来前来信,以便恭候。”

后来,黄选能主席带领文化局相关人员亲自赴京接收各类遗物;再之后,润扬大桥公园内设立了茅以升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馆内展出茅老遗物800余件,生平事迹照片资料近200幅。市政协还编辑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并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1990年12月召开了《茅以升同志诞辰95周年纪念会》,同时举行《桥梁专家茅以升》首发仪式。接着,在栗子山公墓构筑茅以升墓,让茅老长眠于家乡的热土之中。

为纪念家乡先贤茅以升,促进家乡科技普及、教育和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奖励对家乡作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市政协会同相关单位从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单列了茅以升家乡教育奖和土木工程奖两个家乡奖项。此外还命名了“茅以升大道”,增挂了“茅以升中学”校牌。

茅老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不仅留下了不朽的业绩,更留下了与世长存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将永远纪念他。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