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镇江新闻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吴江区桃源“量体裁衣”编织乡村新景

2019-11-26 18:52 来源:名城苏州网

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进程中,吴江区桃源镇的不少行政村碰到了一个相似的困扰:村级经济底子薄,村庄本身基础设施建设又落后,诸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因此受限,难以施展拳脚。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实的事,“量体裁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实现大提升,成为了各个村书记关注的焦点。

“修路书记”的坚持

让村里家家户户通公路,是宅里桥村党总支书记孙荣兴一直以来的心愿。

通往主干道的路不少于5米宽,通往村小组的路不少于4米宽,通往单户人家的路要修到3.5米宽,通往2户以上人家的路要修到4米宽……按照这样的高标准,去年宅里桥村拓宽、硬化村道面积累计达16000平方米,并且到今年年底还要再修8000平方米,真真正正把路铺到村民家门口。

18个自然村、700多户村民家庭——对于村级年收入仅约有250万元,尚在经济薄弱村边缘徘徊的宅里桥村而言,做到修路到户是一份不小的负担。而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号角吹响后,村庄乱堆乱放清理、河道保洁、违建拆除等工作被赋予更高、更新要求,相关人力、物力的投入又给村里带来了新的支出。

“路要不要缓缓再修,先把钱拿来在村里搞拆除、搞整治?”曾有人向孙荣兴这样提议,而孙荣兴的回答十分坚决:“整治要搞,路也要修,而且还要修到家家门前。”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宅里桥村将钱家里自然村作为试点,在家家户户门前通公路的基础上,以1.5米宽的统一标准再帮村民把屋后通往道口、桥口的路也浇筑硬化好,不过动工前村民首先得同意几个前提条件,比如房前屋后堆放的砖块、瓦片等建筑垃圾要移交给村里作为路的地基材料,外头随意堆放的柴火要全部摆放整齐,其他乱堆乱放的物什要通通进屋等。

这种“修路清物”的方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大家纷纷自觉地开展清理行动,过去尤为普遍的乱堆放现象很快不见了踪迹,整个村庄变得清爽整洁,这大大增加了孙荣兴继续推进的信心。

“以前宅里桥村的路况可以说是全桃源最差的,20多年来,经常有父老乡亲对我抱怨村子的路又窄又小,过去村里穷,在民生上确实有亏欠。”在孙荣兴看来,“修路清物”之所以能够走得通,是因为尊重了群众的意愿,相比盲目地搞大拆大建,一次性把路修到位,更能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要好好引导,他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人居环境整治,珍惜和维护共同的美好家园。

赛赛谁家庭院更美丽

在文民村,庭院成为了各家女主人的“主战场”,一场由村里牵头举办的“美丽庭院”比赛正在火热开展。

最近,家住文民村茅家浜的陈应凤主动把堆满木条、砖块、瓦片的自家庭院拾掇了干净,并且还请来几名工人浇筑上水泥,砌出花坛,然后在周围摆上一盆盆DIY盆栽,使得原本乱糟糟的庭院焕然一新,“颜值”飙升。

陈应凤打造的庭院既环保又有创意,像家里不用的编织篮、洗衣液瓶、塑料盆等都被她做成了花盆,而一些老旧的木架和废弃的石墩子、树桩子则被当作了花架,甚至连卫生间里换下来的浴缸也被废物利用,嵌在水泥里改造成小水池,打算栽种睡莲等水生植物。

“村里现在在搞‘美丽庭院’比赛,看着别人家把房前屋后都弄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我们也不能落后,而且平时一些舍不得丢的东西改造改造,还能在里面派上用场呢。”陈应凤笑着说,趁着比赛,把庭院理理清爽,自家人住得也舒心,等接下来花坛里栽上绿植,还会更加别致。

“庭院是家家户户的门面,同时也是考量村庄整体环境的窗口,庭院整洁美观了,人居环境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文民村党总支书记潘晓峰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后,文民村便把目光聚焦到了村民的庭院上,如果完全靠村里出资进行改造和整治显然行不通,必须得依靠群众的力量。

俗话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发动村民开展庭院治理的过程中,文民村创新形式,组织举办了村级“美丽庭院”比赛,并安排村妇女主任联系建立微信群,引导每家每户的女主人参与进来。如今,这个200多人的群基本覆盖了村里的“半边天”,经常有女主人晒出自家的“美丽庭院”,形成了互学、互比、互超的良好氛围。

“为了激励妇女参与,我们准备了超市购物卡、盆栽等奖品,每季度评比一次,除了庭院的颜值,打分内容还与人居环境整治标准相结合,房前屋后有乱堆放、违建现象的都会失分,借此培养村民的环境意识,效果非常明显。”潘晓峰说。

就地取材扮靓村庄

瑾下浜村苗木产业发达,辖区内分散着数百亩的苗木种植,每到秋冬季节,村里的空场上、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就堆满了捡来的树桩、树枝,十分影响村庄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如果强行清理掉这些木柴,村民肯定有抵触情绪,必须换个法子巧妙地做好引导。”瑾下浜村党总支书记吴明华思前想后,最终把落脚点放在了普惠群众上。

今年10月中旬,瑾下浜村在横埭佬自然村组织了一次木柴改造行动,聘请4名木匠现场带领村民就地取材,一起将堆积的木柴制作成篱笆、花坛等工艺品,用来装扮各家菜地、公共区域以及附近村道,受到了村民的一致欢迎,不仅有效去除了木柴存量,还大大改善了村庄的景观环境。

“通过一起劳作扮靓村庄,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我们也趁机组织志愿者向村民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号召他们爱护环境,自觉做到门前‘三包’。”吴明华告诉记者,接下来村里还会继续扩大木柴改造行动的范围,同时探索实践木柴变肥料的新举措,并加强后续长效管理,杜绝乱堆放现象。

“不可否认,桃源很多村经济底子薄、环境底子差,但我们决不允许这成为人居环境落后的‘挡箭牌’。”桃源镇副镇长陆艳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经济薄弱村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为此,桃源镇大力倡导各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推进整治工作,积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形成具有桃源特色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进一步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值班账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