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土山”有歧说,柳永葬何处

——北宋词人柳永墓所在地再探

2019-12-10 11:42

059aca05-77c9-4dc5-88b1-5f0f030fa1da

□ 乔长富

10年前,发表过一篇探讨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约980-1053)墓所在地的短文。当时,所见有限,率尔操觚,以为柳永墓所在之“土山下”就是今天的“云台山”下。最近,有论者援及该文,因而促使我反思。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柳永安葬于“土山”下,是镇江历史文化的大事。为求其“是”,因而再探其事。

柳永墓“在土山下”

柳永去世后,其葬地有“丹徒说”“襄阳说”“枣阳说”和“仪征说”。经词学专家考证,以“丹徒说”为是。镇江有学者也曾考证其事。对此,本可不必多说什么。但为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事实,所以先征引有关记载,并略作说明如下。

对于柳永去世后安葬于润州丹徒县(今镇江),最早记载其事的是北宋后期曾任丹徒县尉的叶梦得,他在《避暑录话》卷下里说:“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殡之。”王和甫即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他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出知润州,元丰元年(1078)十月改知湖州(李之亮《宋两浙路郡守年表》)。据此,柳永去世后,当在熙宁九年到元丰元年之间被安葬于润州。

而对于安葬柳永的具体情况,北宋后期丹阳人葛胜仲在《丹阳集·陈朝请墓志》中说:“王安礼守润,欲葬之。藳殡久,无归者。朝请市高燥地,亲为处葬具,三变始就窀穸。”(转引自《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十六“附记”)

上述记载虽明确说柳永葬于润州丹徒县,但未说明具体安葬地点。直到明代,柳永墓才被发现于“土山下”。明《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十六“附记”记载说:“近岁,水军统制羊滋命军兵凿土,得柳墓志铭并一玉篦。及搜访摹本,铭乃其侄所作,篆额曰:‘宋故郎中柳公墓志铭’(引者按:柳永官终员外郎,此处称‘郎中’,或系死后赠官)。文皆磨灭,止百字可读,云:‘叔父讳永,博学善属文,尤精于音律。为泗州判官,改著作郎。既至阙下,召见,仁庙宠进于廷,授西京灵台令。后为太常博士。’又云:‘归殡不复有日矣。叔父之卒,殆二十余年。’”此文见于《万历镇江府志》正文“屯田郎柳永墓”的“附注”,正文则明确说柳永墓“在土山下”。而且,《万历丹徒县志》卷四也明确记载:“屯田郎柳永墓:在土山下。”由此可见,柳永是安葬于丹徒京口(今镇江市区)“土山下”。

京口“土山”歧说略述

对于柳永墓“在土山下”这一点,人们未见有异议。问题在于,这个“土山”,作为一个历史山名,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著述之中,所指却有不同。为此,有必要考察一下相关说法,以便从中找到哪里才是安葬柳永的“土山”。

从现知记载看,京口“土山”山名,最早见于《晋书·蔡谟传》“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但所指并不明确。到了唐代,刘禹锡在《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诗中说“土山京口峻,铁瓮郡城牢”,显示此“土山”为京口的“土山”,但“土山”与“铁瓮”相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土山”所在或所指,也不明确。

到了北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中说:“甘露寺在城东角土山,下临大江。”这是现存最早明确说“土山”在“甘露寺”之下的记载。众所周知,甘露寺在北固山北峰(后峰)之上。那么,这里所说“城东角”的“土山”,就当是指北固山北峰。

但是,到了南宋后期,卢宪在《嘉定镇江志》卷三“攻守形势”中则明确说:“土山与蒜山相属。”元代俞希鲁在承接《嘉定镇江志》所作的《至顺镇江志》卷七“蒜山”中更明确说“土山在县西江口,俗呼竖土山(刘禹锡诗:‘土山京口峻。’旧志谓以其壁立数丈,故俗呼为‘植土山’。《续志》作‘竖土山’。《前志》虽以‘竖’音犯宋英宗嫌讳,故改为‘植’,然以‘竖’作‘树’字’耳。)旧与蒜山相属。(蒜山今虽在江中,然山脚脉犹相连属也。)今改名银山。(混一后,建佛寺于山顶,以其与金山对峙,故易名银山。今属金山寺。)”

到了明代,张莱在《京口三山志》卷一“北固山”中说:“郡治之北,特起为此山,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故谓北固。……北固乃京岘之一枝耳。其余又转南为土山。嶪然隆起,晋唐以来,郡治尝据其上。”其后,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王樵等撰《万历镇江府志》等都抄录其说。按照这一说法,是以北固山南峰(前峰)为土山,与《太平寰宇记》所说不同。

到了清代,谈迁在《北游录》“纪程”记顺治十年(1653)游北固山的记载中则说:“(甘露)寺南径直而峭如危脊,可数百武。土山旁属,意米芾海岳楼遗址。”按《光绪丹徒县志》卷七,海岳楼在北固山北峰南麓。则谈迁所说,显然是以北固山北峰南部为“土山”。其后,则流行着“土山”即北固山的说法。例如,《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就说北固山“一名土山”。所引以为证的是《太平寰宇记》和张莱《京口三山志》的说法(见前)。而这两种说法本来是相互矛盾的,清人却把它们“统一”为“北固山说”。杨棨的《京口山水志》更说:“郡邑志又以银山为土山,其误至甚。土山即北固山。”至此,柳永墓“在北固山”说,成为主流说法。

需要证实的推断

上述情况表明,历史上对京口“土山”的认定,有“北固山说”和“银山说”两种;“北固山说”又分为北固山南峰和北固山北峰两种说法。这些说法之中,如果单凭证据,则《至顺镇江志》所说证据确凿,位置明确。因此,很难否定历史上银山一度曾称“土山”或“竖土山”。相比之下,“北固山说”都只是显示了“土山”的相对位置,未见有其他证据,而且彼此间有矛盾。不过,这些只是就一般事理而言之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柳永墓所在的“土山”究竟是在哪里。从此出发,我们只能按照《万历镇江府志》的说法,推定此“土山”是指“晋唐以来郡治尝据其上”的“土山”,即北固山南峰。理由是:据《至顺镇江志》,与蒜山相连的“土山”,在元代已改名“银山”;而记载柳永墓被发现于“土山下”的《万历镇江府志》,只提到“晋唐以来郡治尝据其上”的“土山”,并没有提到京口还有别的“土山”。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逻辑推理,我们只能认为《万历镇江府志》所说的柳永墓被发现于“土山下”的“土山”就是指北固山南峰。

如此说来,论者说柳永墓在北固山就没有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万历镇江府志》等都说柳永墓“在土山下”,而如上所说,北固山北峰和南峰都曾被称为“土山”。北固山北峰是石山,峭壁临江,三面环水,柳永墓当然不会是建于其上,也不会建于其下。北固山南峰是“晋唐郡治尝据其上”,山四周建有城垣,柳永墓当不会建于城中,只能是在南峰之下。旧志说柳永墓“在土山下”也显示这一点。再说,上文所引《陈朝请墓志》明确说“陈朝请”是“市高燥地”安葬柳永,那么这“土山下”的“高燥地”就只能是在北固山南峰下的周边地区,自然也不会是在南峰之上。在这种情况下,笼统说柳永墓在北固山,分不清南峰还是北峰,山下还是山上,显然是不确切的,容易引起误解。所以,比较确切的说法应是,柳永墓在北固山南峰下的“高燥地”之中。至于这“高燥地”究竟具体在哪里,现在看来,这还是个“谜”,“谜底”的揭开则有待于新的发现。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